第2542章:孙仲谋夺权,司马懿之谋

第2542章:孙仲谋夺权,司马懿之谋

不出孙权所料,在他返回建业的当天,孙坚就以太子孙策莽撞无智,致使伐楚大军损失惨重,自己被擒让吴国蒙羞为由,下旨废除了孙策的太子之位。

当然,这仅仅只是为了救会孙策的手段罢了,在孙坚心中孙策依旧是他唯一的继承人选。

随后孙坚又选了个良辰吉日,册封自己的二儿子孙权为太子,可为了不让次子多做它想,在册封太子大典之前,孙坚专门找孙权进行了谈话。

父子两人聊了一整夜,孙坚的话总结起来只用一句就能概括,那就是:不要奢望其他,等你大哥回来之后,你的太子之位就做到头了。

孙权听完后心中可谓是愤恨交加,父亲的想法他心中自然清楚,却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直接,连一丁点的希望都不给自己,心中也不再报有任何的侥幸,同时对于孙坚的怨念也彻底转变成了恨意。

孙权清楚的知道他要做的事有多大胆,可是他现在已经不能回头了,他暗中所谋划的那些事,无论哪一件被孙坚知道了的话,都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无论是为了权利,还是活下去,孙权都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有坐上吴王之位他才能活下去。

“我孙权对天发誓,绝不会对王位有想法,待大哥回来后,就自请辞去太子之位,若有如违此誓,就叫我死于万箭穿心之下。”

孙权表面上恭顺的答应孙坚,并义正言辞的发起了毒誓,绝不会和大哥孙策争位,等孙策回来就让出太子之位的姿态。

可实际上,孙权此时心中所想的却是在成为太子之后,该如何架空父亲孙坚,以及让孙策永远都回不来东吴。

只要孙策回不来,那他也不算违背誓言。

孙坚见孙权被他逼得发此毒誓,心中也不禁有些愧疚,说道:

“权儿,非父王不给你机会,而是如今乃是乱世,唯有善军事者,才能让我东吴在此乱世走的更远。

而权儿你在军中的威望又太低,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是不会服你的。”

孙权不由低头头,沉声道:“父王所言,儿臣岂能不明白,大哥哪怕有被擒之过,在军中的威望也依旧非儿臣可及,也唯有他才能继承吴王之位。”

见孙权的神情不似作伪,孙坚也彻底放下心来,拍了拍孙权的肩膀,一脸欣慰道:

“权儿,你有此觉悟,吾心甚慰,父王的身体每况愈下,这吴国早晚要交到你们兄弟手中,父王别无所求,只希望你们兄弟不要手足相残。”

“父王还请放一万个心,儿臣早就没了和大哥争的心思,无论是为了东吴,还是为我孙家,儿臣今后定当一心一腹辅佐大哥。”

“好好,有你们兄弟二人这一文一武,我东吴必定更加兴盛。”

孙坚带着爽朗的笑容,大笑着离去之后,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面若寒霜,双拳不由自助的紧握了起来,指甲扎进肉里都感觉不到疼痛。

“父亲,我会向你证明的,我孙权比他孙策强。”孙权咬牙切齿的自语道。

次日,吴王孙坚当众下诏,册封次子孙权为吴国太子,而孙权也搬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太子府,哪怕只是暂时的。

孙坚虽相信了孙权的誓言,可并没有放松对孙权的监督,显然是怕孙权在成为太子后,权欲之心加重,从而违背自己所发的誓言。

可经过一段时间段监督后,孙坚发现孙权成为太子之后,一没有拉拢军中将领染指兵权,二没有拉拢朝中文官染指政权,反而一门心思的扑到额楚国谈判,赎回大哥孙策的种种事宜上,完全没有任何要掌权的迹象。

至此,孙坚心中再无任何顾虑和怀疑,遂将和楚国谈判一事,都全权委交给孙权去办理。

孙权接过重任后,一边前往江夏主持谈判事宜,一边则在暗中谋划夺权事宜。

孙权想要掌权,孙坚是最大的阻碍,可他手上一没兵权,二没政权,唯一拥有的只有太子的头衔,所以政变夺权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在这种情况下,以孙权的智慧也想不到,如何以和平手段接受吴国大权,不过他手下的司马懿已经为他谋划好了接下来的路。

就在孙权离开建业的第五日,孙坚在处理政务时突然吐血晕厥,昏迷不醒。

经过多名江名医的诊断后,都只得出了孙坚是积劳成疾、旧伤复发,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才会吐血晕倒的结论。

孙坚昏迷不醒,人虽然还活着,但也只能躺在病床上养病,显然是无法在处理政务了。

孙吴群臣见此,连忙召太子孙权回国,主持东吴国内的大小事务,在另遣大臣负责谈判事宜。

孙权才一回国就露出了他的獠牙,他以保护孙坚为由,不许除孙家之外的任何人探病,同时以太子的名义大肆拉拢国内文武,开始正式接受吴国的军政大权,并得到了吴国文官一系以及江东世家的一致拥护。

吴国武将们虽更加认同被废的长公子孙策,可如今孙策被俘深陷他国,孙坚又病危随时可能殒命,王叔孙武又在国外未归,吴国内部除了孙权外无一人能主持大局,只能默许孙权来接管部分军政大权。

眼见孙权在吴国的权力越来越大,心向孙策的将领都开始担忧起来,毕竟若是孙权的权势继续增大下去,孙策回来后孙权不放权怎么办?

可是孙权现在才是吴国的太子,孙策一系的将领既没有理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阻止孙权接管大权,于是干脆传讯给国外的孙武,希望孙武能够回国制衡孙权。

远在章陵郡的孙武,在得知孙坚病倒后,由新太子孙权主持国内事务,当即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于是果断上书请求率军回国,可是却被孙权以楚吴谈判尚未结束为由拒绝,

此时正直孙权夺权的关键时刻,而孙武又是东吴除孙坚外,军中威望最高的人,孙武在这个时候回来的话,难免会影响道孙权的计划,所以孙权自然不会让孙武回来。

所以,孙权以吴国太子,以及监国的身份,直接命令在吴楚谈判结束前,孙武不得回国。

孙武身为吴国大都督,而且有着王叔的身份,就算违背命令,擅自回国,孙权也根本奈何不了他。

想通这点之后,孙武就准备和黄飞虎、曹彬等人告别,而后向宋国借道,从汝南郡绕道返回庐江,可在临行之前孙权的使者却来了。

孙权也知道自己的命令,对于孙武没有说什么约束力,但又害怕孙武会回来,于是命大舅子步骘为使,前区区章陵郡游说并稳住孙武,让他先不要回来。

孙武这等人物,一旦下定了决心,又岂会轻易被步骘说服。

无论步骘如何好言相劝,孙武都决定要先回回国,步骘见此也没了折,只能打出自己的王牌。

“大都督此时回国,莫不是见新太子地位不稳,也想去争一争这吴王之位?”步骘严肃道。

听到此言后,孙武不由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算是明白侄儿孙权为何不同意自己回去了。

孙武也是孙家嫡系,而且功勋卓著,威望仅次于兄长孙坚,他也有继承吴王之位的资格。

所以,孙武若是不尊命令,强行回国的话,一旦孙权认定他是去夺位的,那么东吴内战将会立即爆发。

孙武并没有成为吴王的野心,他想回国只是怕孙权镇不住局面,以及还怕孙权权利欲望扩大后,等孙策回来会不把权利还给孙策,最终造成手足相残的局面。

可若是他回去了,反而引起孙权的误会,从而造成吴国内乱的话,这是孙武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一想到孙策的莽撞性子,以及在江夏的糟糕表现,孙武心中对孙策也有些失望,心中不禁产生一种孙权继位也不错的想法。

孙权的军事能力虽远不及孙策,但也正是因为他无能,等他继位后在军事方面必定会仰仗自己。

到时自己掌兵在外征战,孙权主政坐镇后方,这对于吴国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

可要是孙策继位的话,以他对行军打仗的酷爱,必定会亲自领军作战,那自己领军的机会也就少了。

孙策要是真能打赢也就算了,可他的军事能力虽比孙权强,但比起刘秀郭子仪之流还是有差距,否则也就不会被郭子仪轻易生擒了。

为何东吴这些年来对楚作战连连获胜,可是两国的国力却一直都差不多,甚至楚国国力还比吴国强一点?

还不是孙坚孙策这父子两,都喜欢自己亲自领军作战,反而让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孙武做副,唯一的一次让孙武当主将还因其他原因而失败了。

若是孙坚一直让孙武担任主将伐吴的话,就算不能彻底灭亡楚国,也肯定不会让楚国强势至此,又哪还有现在这么多事啊?

所以,若是孙权成为吴王的话,对吴国,对孙武来说,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一念至此,为了表明自己对王位并无觊觎之心,孙武决定暂时不回国以自证清白。

吴国现在对楚形势虽大好,可内部政权却有可能更迭,若在这个时候爆发内乱的话,大好形式将彻底断送。

见孙武打消了回国的念头,步骘心中也松了口气,当即飞鸽传书向孙权汇报。

孙权得知消息后,自然是大喜过望,笑着对身边的司马懿道:

“哈哈,钟先生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王叔得知本太子怀疑他觊觎王位后,果然决定暂时不回来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孙武大都督乃是君子,君子可欺以其方。”

孙权赞同的点了点头,孙武不回来,他掌权最大的障碍也没有了。

接下来,只要大哥孙策不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孙坚不醒过来,以及对孙坚下药的事不被发现,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孙权夺权了。

“太子殿下,秦国驻吴大使向条,说有要事想要见主公您。”一黑衣侍卫汇报道。

“秦驻吴大使向条?”

孙权的眉头不由皱起,不解的自语道:“他找本公子作甚?让他进来吧。”

“诺。”

不一会,一身大秦官服的向条走入大殿,对孙权行礼道:“大秦使节向条,见过二公,不,现在应该称为太子殿下了。”

孙权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故作自嘲之态,说道:“向大人不必多礼,况且吴国谁人不知我的这个太子之位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