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一 果然是师徒(上)
在掌门还像当时的阁主大人一样年轻的时候,也曾是一群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后起之秀之一,而他在这些后起之秀之中。又是因为他的“足智多谋”和“满脑子都是鬼主意”而闻名的,更是不知道凭借着这门仙法坑杀过多少因为大意而败在了这一招上的强者。其中虽然也有些是他无法和未曾打败过的对手,但也凭借着第一击给人家的下马威,以至于在此之后仍然可以虚张声势。而这又不知让掌门曾在多少次和强大到自己无法打败的对手之间的对战中屡屡成功生还。可以说,他能平安无事的活到现在,可得多亏了这一个由数代掌门苦心专研而出的地品仙技,这一传到了掌门的手中,别说“发扬光大”了,就连“名扬天下”都未必是件难事。
宗门仙术,掌门也曾有意传授给阁主大人,但结果却是很爽快地失败了。
本来在世人的眼中,能够自创出如此强大的仙技的阁主大人可是一位罕有的天纵之才,像这种仙法可以说是一学就会,怎么可能会是像结果那样失败得如此之快呢?
原来,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一个足以令无数人抱憾终身的一个遗憾——天赋。
除此之外,位居第二的原因同时着一个令无数仙法无法大肆传授下去的巨大阻碍——门槛。
在这两者的相辅相成下,本有着绝世天赋的阁主大人就这样被轻轻松松地给刷了下去。似乎在得知了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之后,梨花落口中的那位阁主大人的地位似乎也因此而大幅度下跌了不少,甚至还有一段时间并没有拿出对他应有的尊重。
实际上,关于这门法术,与其说是梨花落并不知道多少,倒不如说是她其实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否则的话,她就会明白,这非但不是阁主大人的错,反而还是一种旧仙界的天妒英才的表现。
天赋,他早就已经足够了,甚至是超越过它了!
门槛,他也早已跨过了,甚至是达到了堪称一跃千里的程度!
可也真是因此,反而使他终生无法习得这门仙法。
阁主大人本就是世间罕见的纯冰灵根资质,又在自创仙法的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但似乎,一旦到了他修炼起这门仙法来,却成了他无法甩去的累赘。
这个仙法的天赋要求和门槛高度都是及其怪异,甚至堪称是仙法界的一朵奇葩。
梨花落也曾听过阁主大人亲口提起过修炼其仙法的天赋要求和门槛高度,大致是这样的。
天赋要求:达到复合灵根的资质。
门槛高度:需要在修炼这门仙法前先习得五门仙法,且第五门的仙法要达到灵品。
这乍一听,梨花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知道后来当她明白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她的想法竟然是如此的天真。而且,这个天真的想法也成了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之一。因为,她一清二楚的听到了阁主大人口中说出了的一个略显陌生却又记忆深刻的名词:“死条件。”
所谓死条件,就是无法打破的一道死规矩,在整个仙界的万千仙法之中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而且,还是十分鸡肋的一个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天赋要求和门槛高度,根本就不是从一般的角度上的字面意思,用阁主大人的说法,一共如下:资质必须要是复合灵根、必须刚刚好习得五门仙法、第五门的仙法必须是灵品仙法。这三个“必须”,就是这样碾碎了他修炼并将这门仙法在他手中发扬光大的全部希望。
首先,阁主大人的资质是纯冰灵根,是在所有灵根中资质排在第二的灵根品级,和复合灵根可以说截然不同的两种。其次,“刚好习得五门仙法”,这即使是在其他人眼中也不是一件什么容易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修仙者选择的也不过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和“以技胜力”两种。几乎非常少的人会专门只习得五门仙法,这其中也自然而然的包括了在此之前便习得了五种以上的仙法的阁主大人。当然了,如果是恰好的话那要便另当别论了。第三点,也是和前者息息相关的一点,同样的,也是阁主大人没有满足的一点。
早在阁主大人的习得了第三个仙法的时候,就已经是达到了地品品级了,在此之后更是没有修炼过任何低于地品的法术。
也正是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阁主大人连最后的一个条件都未曾满足。无法习得这门仙法似乎也就成了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
自此掌门一拳击毙数个长老后,其余的长老纷纷开始忌惮起他那恐怖的实力,几乎已经没有几个长老敢上前去继续拖延他,掌门也借此机会,全力提速。转眼间,掌门和三长老之间的距离便被其缩短了整整一半,似乎过不了多久,三长老就要无可选择地和掌门全力一战了。
三长老本来就不是什么喜欢和比自己还强的人较量的人,更别说先前那一拳给他手下的那些长老所造成的威慑的效果都是如此显著,恐怕自己要是不能赶紧想想办法的话,自己可就真的得一个人对付这个连大长老都不敢孤身一人挑战的强敌了。
“你们这些家伙都是干什么吃的?你们还不快都给我拦住他!拦不住他的话我们全都得死!”见掌门里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近,三长老连忙向一众长老怒喊道。
众长老虽然不满三长老的态度,但又不能说他的“建议”是在强词夺理,毕竟,掌门对待他们这些政敌的心狠手辣可是在整个门派里都是出了名了的!
若是自己被他给活捉了的话,那么,估计自己就别想再能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着了。
两种恐惧相互驱使着他们,有的人选择了前者,有的人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前者的人没有轻举妄动,他们在等待时机。而选择了后者的人,则是一个个视死如归地冲上前去,冒死地再次阻挡其掌门前进的步伐。试图将其再次放缓,以此为三长老多争取一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