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齐孟之怒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宋国大司马就这样被齐孟一刀两断了。

唐鞅死的太冤,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戴偃亲手杀死。

昨天他还是戴偃手下第一宠臣呢。

接过宫女递来的布帛,擦去脸上血迹。

齐孟环顾四周,缓缓道。

“诸位之中,有与唐鞅交好的,想找寡人索命,尽管来!寡人奉陪到底!”

说罢将沾满血迹的青铜剑哐当丢在地上,群臣被宋君震住,都不说话。

荆叔段拱手上前。

“唐鞅祸国殃民,死不足惜!”

“死不足惜!”

申不害赵定国等诸位大臣跟着附和,更多的人则是低头不语,脸色很难看。

齐孟已经清楚意识到,他手下这些宋国群臣现在分成了两派。

看来很有必要进行一场大清洗啊。

然而现在还不是考虑如何清除异己的时候,毕竟齐军已经兵临城下。

“君上,齐军距离商丘不足百里!是战是和,还请尽快定夺!“

到这步田地竟然还有人想着和齐人媾和,齐孟当然希望世界和平,可是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是穿越者,齐王也不会饶了他。

“齐人此次来攻,为的是荡平宋国,谁若敢议和,有如此案!“

手起剑落,精美案几被宝剑削去一角。

底下大臣们还是不说话,在他们看来,现在国君性情大变,变得更加凶残,近乎疯了。

齐孟手下的这些大臣们,用成语朝秦暮楚来形容这些人最合适不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早上在滕国做官,晚上就可以成为戴偃的臣子,很多人有奶便是娘,简直是无节操无底线!

宋国大臣在商丘多有产业,有鱼肆,布肆,收入不菲。

“诸位就不想打败齐人,保护商丘!保护自己的产业么!”

齐孟扯着嗓门喊。

应者寥寥,群臣不知道国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然不敢随便表态。

“邹国灭了,逃到滕国!滕国灭了,逃到宋国!宋国灭了!还能逃到哪里!去齐国么!”

齐孟开始向诸位大臣洗脑,想让这些人相信,只有抗争到底,才有生存的希望。

旁边赵定国早已听得血脉喷张,他本来是魏武卒,流浪商丘,戴偃见他武艺高强,忠心耿耿,便将留在身边,赵定国为人豪爽,孔武有力,很受戴偃其中。

赵定国只知道忠于戴偃,投机敛财,投机倒把,确实不是他愿意做的事情。

“君上,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齐孟微微一笑,就等赵定国说出这话。

“眼下大敌当前,诸位可有什么良策御敌?“

不出齐孟意料,这些人还是都不说话,是时候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寡人想要和楚人交好!”

齐孟高昂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了好几圈,群臣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楚国?

与楚人交好?

与楚国结盟?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果说刚才在处死唐鞅问题上群臣还有分歧,那么在结盟楚国这件事情上,所有人可是空前一致啊。

“宋国不可与楚南蛮结盟!”

“宋楚势不两立!”

“襄公就是死在楚人手上的!”

宋国当下的形势,齐孟十分清楚,宋国周边是魏国楚国齐国等大国,要想在这些大国中生存下去,只有投靠其中之一。

简单来说,宋国必须联齐抗楚或者联楚抗齐。

“寡人决定与楚人交好,对抗齐国。“

群臣惊骇,纷纷摇头,连申不益赵定国等人也摇头表示不能接受。

在宋国人眼中,楚人是等同犬戎百越之流的蛮夷,是异类。

更不要说宋楚世代为敌。

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之战(今河南柘城西北),当时楚兵强大,大司马子鱼劝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时截杀之,此时襄公却大讲“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才攻击之;当楚军上岸时,子鱼又劝宋襄公趁楚军此时阵列尚未成形时袭杀之,襄公再拒绝。结果宋师大败,襄公被射中了大腿,次年因重伤而薨。

晋楚争霸,宋国投靠晋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经受至少40次战乱,死伤惨重。

齐孟知道这段血腥历史,也知道宋楚之间的血海深仇。然而想要生存,就必须做出选择,尽早投靠大国。

对宋国来说,投靠齐国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宋国紧邻齐国,宋人受齐文化影响较深,国民对齐国颇有好感,齐孟也想过派出使者与齐人谈判,努力化干戈为玉帛,然而齐孟的前身,那个自以为是的戴偃,为了一点粮食竟然去攻打滕国,将宋齐交好的道路彻底断绝了。

除了齐国,魏国也是选择之一,可是这会儿魏国正遭受秦国攻击,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东边的小弟。

接下来的选项只有南边的楚国了,据齐孟所知,楚国一直备受中原诸侯歧视,这几年楚国并不太平,东部越人叛乱,西边被大秦威胁,正北方与中原诸侯敌对。

齐孟目视群臣,冷冷道。

“楚威王薨,新王继位,内政不稳,越王无疆在东部叛乱。”

“因此,”齐孟继续说道:

“楚人希望在北边出现一个盟友,而不是仇敌,结交楚国吗,完全可行,”

群臣哗然,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臣,脸色十分难堪。

“君上忘了宋国的大仇么?”

“君上,当年襄公可是被楚人害死的啊!“

“君上与楚人结盟,莫非是要与越人为敌么?”

“君上,越人猛于虎啊!”

当年吴越争霸,吴人北伐,一路攻城略地,中原诸侯一溃千里,国土沦丧,宋国差点被灭国,后来在齐国支援下,才勉强复国。

因此在商丘城中,越人越国越王等词汇具有制止小孩夜哭的功效。

齐孟连忙安慰文臣,生怕他们被越人吓死。

“宋国不与越人为敌,诸位放心,宋国只是与楚国结盟,别无他意,”

“若是楚王驱狼吞虎,让宋人去攻打越国呢?“还是有大臣不无忧虑问道。

齐孟彻底无语,群臣想象力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

“多言无益,宋国存亡,在此一举,谁愿为寡人出使郢城?说服楚王与宋国结盟。”

楚怀王元年,屈原还在大巴山里放牛,郑袖正在与楚王滚床单,楚国朝堂之上,遍布奸臣。

齐孟还没有亲自出使楚国的勇气,倘若楚怀王一时大脑短路或听馋人挑拨,拿住宋君斩首祭旗,齐孟也只有哭的份了。

所以他不能冒这个险。

群臣默然不应,没人愿意去楚国找死。

“谁敢去楚国?!”齐孟提高嗓门又喊了句。

却见人群中有人上前一步。

“君上,末将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