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更名
中午的时候,田佳妮又来了,她知道了何向东准备到工商局和文化局去登记注册,她表示可以同去,她对这里面的门道比较清楚,知道怎么登记注册。
何向东自然也乐得如此,田佳妮说她懂,这真不是胡吹的,在后台就开始展现出现代优秀女性的风采了。
她说整个园子就三个人,先不要注册公司了,不然到时候还要专门找会计分账,每年还要报备审批太麻烦了,公司是法人,交的是增值税,各方面处理起来会很麻烦。她建议弄去登记一个合伙企业,这个交的是个人所得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内部管理以合伙协议为准,处理起来很简单。等以后人多了,壮大了,再成立公司不迟。
后台三个人是听得一愣一愣的,这几位都是醉心艺术的人,对里面的门门道道不甚清楚,张文海虽然做过生意,但那时候跟白捡的似得,可不跟现在还要注册登记什么的。顿时,三人对田佳妮惊为天人,立刻让田佳妮来处理了。
田佳妮在后台就直接开始写起了合伙协议,这几位都是特别随性洒脱的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分红的比例也都是平均分的,好吧,其实没红好分,现在还在亏本,把每人投入的金额写一下,再把其他必备条款写一下就好了。
当天下午,田佳妮就陪着何向东去工商所登记了,在注册名字的时候,却发生了分歧。
田佳妮看着何向东,说道:“你真想用向佳这个名字啊?”
何向东笑道:“对啊,当初不就这么定的嘛,嗨,不就一名字嘛,叫阿猫阿狗也行,再不行叫大老王相声社。”
田佳妮道:“别开玩笑,我说认真的。”
何向东也收敛了笑意,道:“我们相声这一行都是人保活不是活保人,一定是要演员本事高才行的,你看电视上有些相声演员求个编剧给他弄一个好笑的本子,红了。人家以后不给他写了,他就得死,这可不能算是真正说相声的啊。当初张先生和我师叔说这个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让我回归到相声的本质,别弄虚的。”
田佳妮道:“那也别把我名字弄进去啊,我又不是你们园子里的人,之前那俩老先生随口说说也就算了,这会要登记了可不行啊。”
何向东也笑了:“你可是我们园子的大股东啊,还给了我们两万块钱呢,就当买这个这个叫,冠名权了,对冠名了。”
“这算借的,是要还的,还要算利息的。”田佳妮翻了一个漂亮的白眼,继续说道:“张先生和师叔这两位老先生都是很洒脱的人,他们很随性,但是你不行啊。”
何向东一怔,道:“不明白。”
田佳妮都快无语了,道:“小时候挺机灵的,怎么越大越笨啊,你何向东学艺成长到现在,谁对你的帮助最大,第一个毫无疑问的就是你师父,我方大爷是吧。”
何向东点点头,继续倾听。
田佳妮也继续在说:“还有这个相声园子的创立,虽说现在是不怎么样吧,但这的确是你的第一个事业吧,这里面是谁一直在帮衬着你啊。是范文泉和张文海这二位老先生啊,他们可没拿你一分钱啊,放着退休日子不过,都过来帮你捧你。现在房租涨了,人家把养老钱都拿出来补上了,这份情咱们不能不记啊。”
何向东解释道:“我何向东不是个没有良心的人,二位先生还有我师父对我的恩情我当然记得,我会记一辈子的,也肯定会尽我所能去报答的,但这跟相声社的名字没关系啊。”
田佳妮笑了,用手指戳了一下何向东,道:“还急了,我又没说你没良心。我的意思是咱们相声社以后肯定是要发展壮大的,当有一天红了,大家都来问向佳社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你总不能跟人家说这是我们老先生当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不像话。现在企业公司都讲究形象文化,咱们传统行业更应该把尊师重道的理念加进去,把几位老先生的文字加进去吧,就叫向文社。”
何向东想了想觉得田佳妮说的有道理,他道:“你说的没错,但是就算把文字加进去,也不能排我后面吧,我一个小辈,要不叫文向社好了。”
田佳妮道:“文向社还蚊香社呢,把你名字放在前面是有道理的,老先生年纪大了,你是顶门的。而且我相信以你的本事,以后一定可以成为相声行的顶梁柱。是顶梁柱就一定要能站的出来,顶着好几层楼的压力站出来,不敢出来,你这根木头再粗再硬,那也只是一根木头罢了。”
“还有这个‘向’字也是‘想’的意思,提醒你永远想着别人对你的好,想着前辈们对你的付出,做人不能忘本了,这以后就是咱们向文社的门风了。以后你收弟子的时候,就可以把向文社这三个字的意思解释给他们听,让他们做一个有良心不能忘本的人。”
何向东听的很认真,看着田佳妮眼神都变了,是真的越来越贤惠了,他道:“好,我以后就跟我徒弟说这是他们师娘说的道理。”
“去你的。”田佳妮一脚踢在何向东小腿上。
……
1996年要过去了,这一年相声界发生了几件大事,对相声界影响巨大。
第一件事就是96年的春晚,这一届春晚出了四个相声节目,相声名家齐聚,齐齐整整来了四段大活儿,一众名家死磕赵丽蓉,可惜惨败。
这四段相声早就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中了,或者说是过完年就没人记得了。而赵丽蓉的打工奇遇,二十年后依然在重播,还有无数人追捧。
相声和小品的死磕,又败了一把,境况愈加雪上加霜。
第二件事就是解放后第一家民间相声团体成立了,向佳社,现更名为向文社,拉开了“让相声回归剧场”的大幕。
第三件事在天津,1996年,天津广播电视学会、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开发中心开始联合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