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忠心报国 密室暗筹谋

房源书房之中,尉迟涛与房源相对而坐。

“贤侄!陛下登基大典你虽未能前去,然期间详情我都与你赘述。

老夫以为,当今陛下绝非前任那等酒色纨绔之徒。

只是李家势大,陛下处处受制,无法君临天下。

老夫身为国之宰相,即便拼上身家性命,也务必扳倒李家,请陛下君临。

贤侄,老夫视你如己出,此事你务必助我。”房源语气激愤,说到激动处几乎拍案而起。

“世伯切勿动怒,当心身体。小侄苦读圣贤书多年,本就是为国尽忠而来。

世伯所言,正合吾意。烦请世伯吩咐,小侄必以世伯马首是瞻。”见尉迟涛表态,房源甚是满意。

“贤侄,眼下有三事急需处置。

其一,碍于李家,老夫无法直接觐见陛下,自然无处得知陛下真实心意。

若要悄悄进宫,难于登天。太后执掌禁宫,水泼不进。

唯一机会便是,陛下每月都去龙居寺为生母上香。

老夫与龙居寺普惠方丈交情莫逆,却不敢贸然在寺内与陛下相见。

老夫行踪,李家十分在意。老夫怕贸然行事,牵扯普惠方丈遭受无妄之灾。”

见房源发问,尉迟涛略微一想,随即答道:“世伯,小侄以为,世伯与陛下无需直接见面。

只要双方会意,可互通声气便好。见面不可行,万一疏漏,后果难料。”

“那以贤侄意思,该如何互通声气?”房源精神一振,追问道。

“世伯,陛下驾临龙居寺,普惠方丈必须接待。

世伯可在方丈禅堂内布置一副字画,据说陛下冷宫之中读书破万卷。

闻弦歌而知雅意,陛下想必理会得来。”尉迟涛胸有成竹,淡然说道。

“如此甚好,贤侄果然聪慧过人。老夫有贤侄相助,何愁大计不成?

其二,太后与陛下让老夫任命十三使节,安抚各地诸侯王。

此事李家并无私心,确是国之要事。

十三使节之中,吴王与长沙王之处非常难办。

这两位诸侯王年纪与老夫相仿,老奸巨猾,一般人恐难对付。

若是安抚不好,恐有暴乱。陛下刚刚登基,北遒大军未退,经不起内外受敌。”

见房源一副求助之相,尉迟涛连忙答道:“世伯之意,小侄明白。

若世伯不见弃,这两处使节由小侄一人担当便可。请世伯放心,小侄此去,必保这两位三年安静。”

房源如释重负,握住尉迟涛双手,郑重说道:“贤侄,此去危机重重,务必小心从事。

凡事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其三还需贤侄帮忙。

如今都城军权,左龙武卫和羽林卫被神武侯李严牢牢控制,军中大半都是李家亲信故旧。

右龙武卫大将军马涛乃是李家乘龙快婿,军中李家故旧更是极多。

唯有金吾卫归永安王司马醇掌握,然司马醇此人心机叵测,并非无有野心之辈。

陛下若要当权,无有军权一切都是泡影,犹如镜花水月。”

书房陷入沉寂,尉迟涛沉吟半晌,开口说道:“世伯,此事关系甚大,必须小心从事。

小侄以为,可三管齐下。其一,世伯向太后与陛下上奏,奏请开设尚武轩,与崇文馆职能相仿,为国家遴选武将。

北遒大军压境之时,此提议李家断不会拒绝。

崇文馆与尚武轩负责之人世伯需选好,遴选出佼佼者,世伯可挑选忠义可靠之人,暗自结纳,以作后备。

其二,朝廷即将派兵救援幽州,世伯可向太后与陛下上奏,救援幽州兵员俱是临时招募,战阵不熟,战力难保。

可由左右龙武卫,羽林卫,金吾卫各抽调半数兵将划入军中,此四卫所缺兵将,由新兵中补足便是。

援军由李龙山率领,想来李家不会反对此事。

这样一来,李家与永安王对于四卫控制,必然松动。

世伯担任兵部侍郎不下十载,可阴选人员投入四卫之中,分化瓦解。

其三最为关键,世伯久居兵部,自然对京城武将颇为了解。

其中必有不少为李家打压之辈,这些人要么职位低微,要么赋闲在家。

世伯需慢慢笼络,阴与之结。待到起事之时,这些人必是主力。”

房源茅塞顿开,神情释然。连声夸奖:“贤侄乃经天纬地之才,尉迟兄泉下有知,当可瞑目矣。

这丞相之位,日后非贤侄莫属。老夫厚颜,想高攀一门亲事。

老夫幼女女莹莹,姿色尚可,幼读诗书,女红粗通。

莹莹正是二八佳龄,贤侄若是不弃,老夫便把小女许配贤侄。

老夫三子两女,小女若是高攀贤侄,老夫今生无忧矣。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尉迟涛闻言,起身跪地,口称:“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房源哈哈大笑,将尉迟涛拉起。

“令姐莲儿知书达理,老夫贱内十分喜欢。想收为义女,如此一来,你我两家也算亲上加亲。”

房源看向尉迟涛眼中多出几分亲切。“在下愧对姐姐,姐姐因我沦落风尘,实为一生之憾。

世伯对我姐弟恩同再造,在下无以为报。”

尉迟涛感激涕零,落难之时遇到房源这位贵人。人之感触最深者,莫过雪中送炭。

“贤侄,你我一家人,不必如此生分。老夫能有莲儿这位义女,有情有义,乃是三生修来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