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何种方法才能做到勤能补拙
晚自习一切如常。
看书的看书,做题的做题,至于各人学些什么,各人说了算。
只是到了这个阶段了,每节自习课都有不同的任课老师过来看着,不是看着学习不学习,而是看看有没有同学有不懂的问题帮忙解答一下。
陆长风把旷课几天的试卷先找了一些做了一下,然后拿出同桌赵昆仑或者是前面两个美女同学韩雨佳和杨静雅的试卷再对一下,发觉错的地方还真有不少,发觉还是需要加把劲才有可能赶上去。
已经从辍学边缘赶回来的陆长风,已经逐步坚定了继续求学的念头,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属于他的学习方法。头脑也算不得多笨,基础也不是多差,错的地方除了一些马虎不仔细而出错的外,还有少数是难度较大,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按照以往的考试成绩测验,陆长风的成绩大约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以班里六十个学生计算,成绩好时可以进入前十名,成绩差时可以排到三十名以外,起伏不定,不是非常的稳定,属于考试发挥型的选手。
而在班里排名前几名的,成绩都非常的稳定,基本没有离开过前十,比如美女学霸韩雨佳,她的同桌杨静雅也基本上都是十几名左右。
虽然一次考试的成绩排名说明不了什么,因为但凡排名,总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也牵涉到考试的难度和临场发挥问题。但多次考试的排名就会说明问题了,它至少说明了一种趋势,数据总体反映出了个体在所有个体中的学习位置。
再比如女学生和男学生的成绩对比,都是一样的老师教的,成绩好的女生要远比男生多。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好像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的。
对照着同学们的试卷,陆长风把错的题都用红笔标了出来,这是班主任英语老师高方明教的一种方法。
高方明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常说,学习要有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不然没有好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
比如说学习,考试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这些考试覆盖了最后高考的大部分知识点。每次考试完,高方明都会把试卷从头到尾评讲一遍,说一说每道题到底考的是什么考点,考察的是什么技能。
而且,在评讲的时候,高方明总是特别说明,把自己做错的题,用红笔标出来,下次复习的时候,只复习这些曾经做错过的题就可以了。
因为已经做对的题目下次考的时候还会继续做对了,再看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那就是浪费时间了,而曾经做错过的题如果不能记住的话下次还可能会再次做错,需要特别记忆一下。
对此大家还是深以为然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会不会存在着这次做对的下次做错了呢?也可能存在着这种情况,但很少。做对的题目,可能是本来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或者是对正确的答案不是很确定而猜对了的,人虽然记忆不了很多东西,但这种猜对的题目下次再碰到的时候可能还是会猜对。
考试老是有出错的,这让陆长风稍微有些不爽。
不过,转眼一想,但凡考试,但有不出错的呢,全对的毕竟是少数。
人这一辈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再到就业,大大小小的考试身经百战,能有几回考个满分呢?
或许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很多人都会语文数学考一个“双百”回来,但随着学业的深入,考个满分越来越难了,尤其是语文在考作文这样的主观题之后以后,再想考个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偶尔考一个作文满分,也不可能次次都是作文满分的。
即使是全部选择ABCD的题目,或者全部都是客观题(即那种有明确答案的题目,不包括论述、简答、作文、翻译这样的主观题),也不可能次次都是满分。
学习,一方面靠的是天赋,一方面就是后天的勤奋,别无捷径。
其实主要还是后一种。
因为天赋这个因素都是差不多的,没有谁的大脑能够天生就异于常人,纵观古今中外,出身卑微的杰出人物他们哪来的天赋?父母都是默默无闻的人多了,不一样成功?这些成功也不能总归于基因突变身上吧。
所以说天赋这个东西是玄之又玄的东西,需要发掘,需要发现,需要点化,需要悟。或许每个人都有慧根,如果发掘的早了,可能成为旷世奇材,如果发掘地晚了或者发掘不出来,可能就成了朽木根了。
所以说在先天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比后天的努力了,正所谓勤能补拙。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如果觉得天赋不行,就比多人多花一些时间,多流一点汗水,这样也能够不断的缩小与先行者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实现超越。
但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不去干点娱乐健身的事情,也没有多少啦。而且在县中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了学习上,因为可供娱乐可供健身的事情实在是太少,宁可身体垮下去,也要学习搞上去。
大家都在拼命地学习,但每一场考试下来,成绩名次还是会分为三六九等。
这时候,班主任高方明也会安慰大家说,不必太过于执着过名次,因为高考是一个大考场,需要和全省的考生一起比,而不是仅仅是和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比。可能在本班中游的学生,到了其它学校说不定就是上游呢,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
陆长风也是对高方明的话一直琢磨,也在注意观察其它学霸的学习方法,他觉得,在相同或差不多的时间期间内,学习的方法和效率才是勤能补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