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志向远大的同学昆仑

陆长风的出现并没有在教室里引起太多的关注。

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

比如:大家现在都在复习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知道未来的高考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至于班里的同学有几天没来了,如果不是座位附近的同学,可能并不能够很快的觉察到。

再比如:陆长风本来也不是班级里的风云人物,学习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颜值不是最帅,也不是最丑,不是最讨人喜欢,也不是最讨人讨厌,总之,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来更多,陆长风就属于那类中不流秋的人物。

但陆长风座位附近的几个人还是比较惊讶于陆长风的突然出现。因为陆长风的突然失踪是渐进式的,一上午不来觉得可能下午就来了,一天不来觉得可能明天就来了,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来,就让人们觉得奇怪了。

好在班主任知道消息,有人从班主任那里知道了,也就不觉得陆长风的短暂离席有些太突然了。但陆长风以前也很少出现过这样子,所以他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一点点的骚动。

陆长风的同桌,赵昆仑,正埋头于做英语习题,看到陆长风来了,稍微惊讶了一下,把放在陆长风桌上的书本子拿回了自己的一边。

因为赵昆仑并不和陆长风一个宿舍,所以陆长风回来的消息他并没有提前知道,不过知道了他也并不会很激动。赵昆仑是那种学习非常非常用功的人,简直就是死学了,只是现在和陆长风一桌,显然表示了成绩并不是太好。

到了这里,有必要将陆长风的班级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一下了。

陆长风的这个班,目前正处于高二的下学期,马上就要高三了,而东海县城的规矩是,到了高三再进行文理分科,再由此进行高考前的填报志愿。

而班里的座位分布,并不是每个人随心所欲分的,也不是班主任自己分的,而是按照成绩排序。每个学期会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考完一次,将全班六十个人名次进行排序,成绩最好的优先挑座位,以后的按照成绩好坏依次挑位置。

这样基本上成绩差不多的就坐在了一起,除了那种人缘特别差的,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外,基本上都是自由组合。也记不清是陆长风选择的赵昆仑呢还是赵昆仑选择的陆长风呢,总之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可能同桌坐的时间长了,有的人想继续下去,有的人还想换换口味。

这个时候的高中,虽然也有男女一个桌的,但也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是男的和男的一个桌,女的和女的一个桌。倒不是说思想保守之类的,只是两个同性在一起,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再说一说陆长风的这个同桌赵昆仑,也是农村出身,比陆长风要胸有大志的多。赵昆仑从来没有想到过再回到农村去,他的志向就是考上大学,然后在某国家机关里端起来铁饭碗,再往下想如果祖坟上烧高香的话,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乡长县长之类的,不仅光宗耀祖,也是为国家作贡献了。

而且赵昆仑偏科偏得严重,只喜欢文政史地之类的文科,对于数理化却造诣不深,这也使得未来的分科,赵昆仑上文科班的面大,不过这也正遂了他的心意,想去学个政治之类的,到党委行政机关去谋个一官半职的。

数理化的水平是靠积累的,如果一开始基础打不好,往后也很难办,就象万丈高楼一样,如果基础不牢,那将会是地动山摇的。而政史地之类的就好说了,起码死记硬背的话,怎么也能考个一般的成绩。

所以说赵昆仑看起来就象是一个书呆子,整天在那里背书,这常常让陆长风讥笑。说要看清楚最近几届的中央领导人都是理科出身,最好去学什么水电啦、机电啦之类的,哪有几个文科出身的呢。

赵昆仑听了也不以为忤,然后是继续背他的书,看那神情,仿佛第一个文科出身的领导人要从他开始一样。

说笑归说笑,每个人可能都有每个人的目标,虽然在于别人看来,目标并不一定合理、正确、合情,但对于个人而言,至少还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奋斗的目标。

陆长风和赵昆仑在一个桌,彼此就各忙各的,上课的时候说话、小动作比较少,这或许也是两个人能够坐在一起的原因吧。

不知道赵昆仑怎么想,其实对于陆长风而言是无所谓的一件事,和谁一个桌不一样啊,他觉得和谁都能够合得来。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还没有到了和所有人试一遍一个桌的感觉。

赵昆仑的家里也是农村的。对于县中而言,城里的同学是少数的,因为城里的人口少,绝大多数人口还是有下面的乡镇里面。而对于东海县城来说,只有这一所高中,再有高中,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只有这一所高中,那只能是到这里来上了。

所以能够考上东海县中的人,都是各个城区、乡镇初级中学的佼佼者,谁在原来的初中里都不弱,只是上学就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可能在原来是尖子生,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成了一般了。

因为大家都是尖子生,到了新阶段,所有的尖子生到了一起,势力要产生分化。因为一个班里不可能全是尖子生了,所以要重新筛选,总有第一,总有倒数第一,谁都得接受这样的现实。

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设置是不同的,可能有的人能够适应小学的课程,却适应不了初中的课程,有的人能够适应了初中的课程,却适应不了高中的课程。

象赵昆仑,本来初中的时候数理化就学得并不是很好,到了高中以后,化学突然从无机化学转移到有机化学了,完全突破了那种分子式平衡的态势,这让他感觉到无所适从,疲于应对,偏科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今后的分科倾向。

而陆长风则比较平均,没有说偏向哪一科,看起来文科理科都可以的那种。至于到时候选择哪一个科,他还没有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