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玻璃照进屋里,洒在书桌前闷头吃肉的少女身上。

“我们每个月都给家里交伙食费,这是你姐夫自己掏钱给我买的。”

“我们俩人一天一块钱,在家里连几块肉都吃不上。”

“你给我留点!”

……

陶玉书在少女耳旁的喋喋不休对她没有任何影响,房间里只有牙齿咀嚼动物纤维和脂肪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半个饭盒的红烧肉被陶玉墨一扫而光,她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隔老远都能闻到肉香味儿。

陶玉书连忙端来水:“漱漱口!”

陶玉墨心安理得的接过水,喝了一口,又把手放在口鼻前,哈了一口气,确定闻不到口气,才说道:“好了好了。不就几块肉吗?瞧把你给吓的!”

陶玉书一闻见肉味就开窗,陶玉墨吃完肉喝水漱口遮掩异味,说这姐妹俩不是一个妈生的都没人信。

一看就是偷吃的惯犯了!

陶玉书肉疼的看着被吃的一干二净的饭盒,心中后悔不迭,早知道刚才应该把饭盒收起来的,被这丫头敲了个竹杠。

吃饱喝足,陶玉墨颇为豪气的抹了抹嘴,“还是大饭厅的肉香!”

“我跟你说的话你都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陶玉墨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潇洒离去。

等陶玉墨走后,陶玉书还有些气闷,平白被讹去半盒红烧肉,是应该生气。

不过更让她生气的是陶玉墨那有恃无恐的态度,很明显是拿捏住她不敢声张。

林朝阳在旁看的一清二楚,陶玉书平时在家怼天怼地,人设立的贼稳,偷吃这事如果张扬开,对她在家里的形象打击不可谓不沉重。

别的不说,至少以后在与丈母娘的言语掰头中这就是个劣势,陶玉书肯定不会让丈母娘抓住这种话柄,故而便间接成全了有恃无恐的小姨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虽然大多数时候陶玉书表现的很有乃父之风,但偶尔还是会暴露出身上来自母亲的遗传。

可这种小性儿不仅没有让人厌烦,反而更让她添了几分娇俏可人。

“以后得防着点这丫头!”陶玉书吃一堑长一智的总结道。

林朝阳很配合,“以后出去吃。”

“嗯!”陶玉书认真的点头,深表赞同。

红烧肉版“辛丑条约”的风波过去,陶玉书又恢复了惯常的落落大方,与林朝阳讨论了好一会儿她给《伤痕》写的那篇文学批评。

聊了好一会儿,林朝阳看着写满文字的信纸晃了个神儿,突然说道:“对了,来了这么多天都忘了给家里报平安了。”

陶玉书白了他一眼,“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林朝阳立刻意识到,以陶玉书的周到,必然已经善后。

果然,陶玉书接着说道:“前几天我就写信给爸妈寄过去了,估摸着过几天应该就有回信了。”

“好媳妇!”林朝阳揽过陶玉书的脸蛋亲了一口。

“烦人!”

临到晚饭的时候,因为下午吃了半份红烧肉,陶玉书根本不饿,所以只有林朝阳一个人出现在饭桌上。

陶玉墨倒是坐在了饭桌上,可即便她竭力表现,还是能看出来对晚饭的恹恹。

少了两个人分肉,大舅哥的筷子夹的飞起,几筷子之后便被陶母教训了。

“都多大的人了,就不知道记挂着点老婆孩子!”

“妈,我最近用脑过度,得好好补补。”

大舅哥的发言永远是那么出人意料。

“你那脑子补了有什么用?”

林朝阳非常确定,陶玉书的毒舌就是继承了母亲。

“你当写剧本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大舅哥嘴里嘟囔着,却不敢大声声张。

在这个家里,谁惹到他,那算是踢到棉花上了。

明年是建国三十周年,在中国人的传统里,老人家生辰逢十是大寿,对国家也是如此。

每逢这个时候,如电影制片厂、话剧团等国内的各个文艺机构和单位总会鼓捣出一堆献礼作品,属于是老传统了。

大舅哥工作的地方是中戏,在这种时候也会凑个热闹。

不过中戏是个清水衙门,不像电影制片厂拍一部电影可以动用几十万资金,基本是学校动员,象征性的拨点款,更多的是依靠教职工和学生们出工出力。

最近大舅哥就在撰写为建国三十年献礼的话剧,不仅没有稿费,而且还得往学校报,选上了才白给人家用的那种。

要是放在林朝阳身上,他是打死都干不出这种自带干粮上战场的事来的。

可自家大舅哥……

林朝阳瞥了旁边一眼,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林朝阳非常清楚,而立之年过半的大舅哥不仅有一颗少年的心,更有一颗文青的心。

林朝阳有时候也会好奇嗡嗡嗡那十年大舅哥到底经历了什么,感觉跟其他人的苦大仇深完全不是一个画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聊聊。

晚饭过后,林朝阳拉着陶玉书出门遛弯儿,她却不想动弹。

“你都在家憋一天了。学习归学习,也不能耽误了锻炼。”

朗润园是前清旧园,西山那边的水流经挂甲屯,注入朗润湖,湖中有岛,岛上亭台楼阁,在晚夏之际颇有些湖光山色的美景。

夫妻两人在朗润湖周边散步,碰见一位老者。陶玉书同老者打了个招呼,又把他身旁的老人介绍给林朝阳。

“这是东语系的金克莯教授。”

“金伯伯,这是我丈夫林朝阳。”

金克莯微微颔首,面带微笑,“听说了。”

双方寒暄两句后告别,陶玉书对林朝阳说道:“金克莯教授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他当年家境贫寒,小学毕业无书可读,后来硬是靠着在我们燕大图书馆‘偷学问’,认真钻研才学有所成,学贯中西。”

一开始,林朝阳还没在意,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金克莯是小学文凭,他是初中文凭,大家同在燕大图书馆工作,林朝阳的起点比他还高呢,媳妇这是望夫成龙啊!

林朝阳心中不解,来燕京也好些天了,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

到底是什么误会,才会让你对我产生了如此不切实际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