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绿林

“这么多年过去了。”

“李师侄,你还是一如既往,没什么变化啊。”

垂象楼二楼。

满脸风霜,近年来越发显得苍老的田道人。

打量着给他倒茶的李真,语气里有些说不出的感叹。

这人啊,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这些年下来,他为了复兴宗门法脉。

被赵兴当做驴一样的使唤。

头顶上吊着一根又大又粗的胡萝卜。

却永远只能看,吃不到。

现在回头再想想当年在王府藏书楼里的旧事。

恐怕愚蠢的,是自己才对!

“哦?”

李真定了定神,摸着自己蓄起来的胡子。

似乎,自从留了胡子之后。

就很少有人再说起这事了。

让他都有点忘了。

自己的容貌,比起十年多年前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许是成了先天的缘故吧。”

轻笑了下,这样解释。

闻言,田道人眼中更多了一抹失落。

再度看向李真那张笑吟吟的脸。

心中,就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厌恶、嫉妒、羡慕......

种种交杂起来,让他只想快快离开这个地方。

“这次来,我是想和师侄你说一声抱歉。”

“关于你那道童,我的人过后再次搜寻了他当时失踪时的地方。”

“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倒是意外的发现了一些生活痕迹。”

“由此可见,他人应当是还活着的,只是......”

他没有明说。

但这些年,也和不少老狐狸打过交道的李真。

顿时,心有所悟。

眼下看来,万物的失踪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其一,就是其真的失足掉落悬崖,侥幸未死,但也下落不明。

其二,无非就是他不愿意继续在朝廷里当差了。

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闹剧,戏耍了所有人。

“这点小事,让师叔费心了。”

李真端起杯子,向他敬了一杯茶。

“无事、无事。”

“就是同你说清楚,免得生了什么误会。”

田道人摆摆手。

浅浅的抿了一口茶水,起身告辞。

只是,当李真亲自把他送出垂象楼大门的时候。

他忽然回过头,似是不经意的说了一句:

“最近南边也不太平。”

“许多在收取武道典籍上极度不配合,旋而被剿灭的宗门余孽开始上蹿下跳。”

“搞了一个什么绿林大会,号称三十六路义士,商量要一同起兵作乱,眼下的朝廷暂时无力搭理他们。”

“不过其中有一路的头领,是个突然冒出来的江湖新人。”

“听说,叫什么无忌。”

话语未尽,意有所指。

说完,就示意李真无需再送。

一个人,慢慢悠悠的离开垂象楼所在的偏僻之地。

没有对言语里的内容太多在意。

李真只是看着田道人离去的背影。

忽然间,回想起当年他在王府藏书楼里招揽自己不成。

离去时候,那个意气风发的身影。

比起当时。

眼下的他,似乎真的有点变了。

“时光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啊......”

悠悠兴叹一句。

李真转身回到楼中。

正准备收拾东西,去钓上几杆。

忽然看到,赵高这個小子躲在角落里。

背对着他,肩膀一耸一耸的,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好奇之下,就走过去瞅了一眼。

还好,书名是《佞幸列传》。

脸上升起一抹好笑的神情,李真拍了下他的后脑勺。

“楼里这这么多正经书你不看,看这个?”

“嘿嘿!”

赵高看到是李真,转过来憨笑一声。

“道长,这不是担心俺家哥哥。”

“看这玩意,有用?”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嘛。”

他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

“看看,万一俺家哥哥做错了事,还能提醒他一二。”

“辰公公有你这个弟弟,可真是太令人安心了。”

有些神色古怪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真转身离去。

宫里大太监的弟弟,准备看奸臣传来提升自己的兄长。

不得不说,这要是成了。

还真就是兄谦弟恭,值得流芳百世。

但往往来说,事情却又总非如此。

聪明的前人早就看清了一切。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作为这世间拥有权力最大的人。

皇帝有追求他一切爱好的权力与底气。

但,如果这个爱好换成追求长生。

那可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因为当年有意无意的一句话。

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李某人,并没有什么负罪感。

他不是神仙,也不会催眠术。

如果不是赵长真的相信,谁也无法劝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去追求一个事情。

不过,最近的田道人有些倒霉。

被皇帝寄予厚望的他,这些年虽然也有些成果。

但是,比起皇帝想要的。

还是差的有点太多了一些。

并且是药三分毒!

经过这些年不间断地服食丹药,即便赵长曾今是位一流武道强人。

却也禁不止如此的摧残,早已经被种种金石药物腌入了味。

尽管在当年落水一事后反应过来了一些。

凡是葛道人炼制出来的丹药,都让李真这个新晋先天鉴定一番。

得到的都不是什么好的评价后,这几年吃的少了一些。

不过到此时,赵长依旧仍旧相信世间真的有长生不老的金丹!

葛道人炼制不出来,是他本事不行。

而自己修道修了这么多年,他准备自己来。

于是乎,不顾眼下大周的动荡。

赵长依旧在一边发兵平定叛乱的同时。

下令在外的王总管,让他加大收取金石纲的力度。

并且隐秘的发给他一份清单,让其收集其上东西,秘密运输。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周的天下似乎愈发往不好的一方面发展过去。

同时,享受了十多年圣眷的葛道人。

第一次,尝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

一向高傲惯了他,哪里能忍受的了这个。

便想着要在皇帝面前露一手,再度夺回圣眷。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

天宝十二年春。

大周南方绿林聚众上万,以三十六位头领为首。

举着灭昏君、伐无道的旗帜,起兵反周。

皇帝大怒,发兵镇压。

而京城百官,为了祛除这几年的晦气。

也为了给外面做做样子,让他们认为眼下发生的动荡对于大周而言不过是疥癣之疾。

故集体上书,请求大肆操办皇帝的五十五岁寿辰。

赵长欣然允之,并且邀请周围诸国前来观礼。

在这场大会上,着急找回关注的葛道人表演了一个节目:

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