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重返南阳
“这边准备的怎么样?”
自从新郑沦陷之后,竹叶青与黑羽除了顺带事先下了点药,药醉婚宴上的宾客。事后又顺手拿走他们身上的令牌,交给王翦。
基本就无事可做了。
‘封口费’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到账,所以左思右想,最终竹叶青与黑羽决定索性先返回南阳,帮熊大、熊二把他这边的事情解决再说。
当晚‘墨鹰’将新郑城门告破的消息传到竹叶青手中之后,位于姬无夜将军府后院的那场混战便自动停止。
以白亦非的实力,现场在缺少白凤与黑羽的情况下,如果他一心想跑,基本没人拦得住他。
竹叶青也不想白费功夫。
不过天泽一行人在白亦非逃走之后,倒是毫不犹豫的追了上去。显然亡国的血海深仇没那么容易化解。
而盖聂与黑白玄翦打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没了踪影,至今毫无消息。
“已经差不多了。”
熊大伸手为竹叶青、黑羽各自倒了一杯茶,开口道。
熊大最初来到南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迁移灾民,为汉中增添一些人口。
但后来因为南阳当地一些地主贵族想要趁着战乱时期大发战争财,而熊大的所作所为恰巧阻碍了他们的行动,导致迁移灾民的事情一直都不太顺。
原本为了大局考虑,熊大并未轻举妄动。
直到墨君传来消息,让他趁机在南阳这边弄一笔钱,熊大这才开始了行动。
“接下来怎么做?”
“只需要等待便可以了,这段时间我已经派人查到了他们的老巢,等到晚上我们直接动手便可。”
墨君与嬴政行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嬴政身为君王,很多时候需要顾忌秦国的脸面,以及大国间的外交关系,所以有些事情不好做的太明显,就算暗地行事,也需要带上一层面具。
但墨君却不需要这些。
不管事情的起因如何,从南阳这些地主贵族敢来刺杀熊大的那一刻起,就等同于向墨君宣战,所以墨君展开报复也是天经地义。
当然了。
像这种‘小心眼’的报复传扬出去,对于墨君的名声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在某些有心人的宣扬下,墨君的‘圣人’之名会被大泼脏水也说不定。
但这一点墨君从来不在乎。
倒不如说。
这样反而正中墨君下怀。
“圣人”的名声唯有死人才能承担,活人承受这样的名望,极大概率会从物理层面折寿。
······
入夜。
南阳城外某处偏僻的院落之中。
一道内衬华服,外面套着一件兜帽大衣的人影悄然进入,此时院落内已有七人在此汇聚。院落大堂内烛火不算很亮,但美酒美食却丝毫不缺,看起来就像是正在举办一场小型的宴会。
“你来晚了。”
“哼!我可不像你们住在城外,如今秦军在南阳实行军备,老夫能找到机会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来者冷哼一声,走进大堂,伸手将头顶的兜帽取下,露出一张苍老但双目却炯炯有神的面容。
“好了,都别废话了,时间不多,还是直入主题吧!”
等到兜帽老者入座,就听见一名位于前列的白发老者直接道:“最近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看情况,他们似乎已经打算离开了。”有人回道。
“离开?哼~~真是一群老鼠屎,若不是因为他们,我们现在又岂会需要做的这么麻烦。”
这些人口中的‘他们’指的自然就是熊大、熊二所率领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等同于灾难。
但对于他们这些扎根南阳数百年的地方宗族而言,越混乱的时候,反而机会越多。
土地兼并、暗中劫掠、拐卖人口、屠杀生命······
战争期间死人本就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只要抓住机会,在这期间无论南阳死了几千人还是几万人,他们都可以将罪名全部推脱到开启战争的秦国和韩国头上。
原本南阳沦陷后,他们这些人都已经做好了派人把水搅浑,然后趁着灾民四起,民怨沸腾的时候浑水摸鱼,大发战争财。
可却没想到。
还没等灾民泛滥,一支从秦国前来的商队,居然开始免费赈灾,甚至还把南阳整整三万灾民,全部打包带走了。
导致南阳明明刚刚才陷入战火,可等到战争结束后,整个南阳不仅没有混乱起来,甚至秩序比以前还要清明许多。
毕竟对于南阳而言,少了三万灾民,本身就减轻了一大负担。何况这一次帮助秦军管理南阳秩序的人中,有一个正是南阳原本的郡守。
浑水才能摸鱼。
要是在水清的时候动手,真当王翦派遣驻扎在南阳的军队是纸糊的不成。
因此抛开事实不谈的话,还真是先断了这些地主贵族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这些人要想继续浑水摸鱼,就必须让南阳重新乱起来。而要想让南阳乱起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赈灾的。
所以他们之前才会屡次派出人手刺杀熊大。
“不能让他们就此离开。”有人再次开口道。
“不错。至少那三万多灾民必须留下来。”
估计就算是这些南阳贵族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居然会亲自开口,要留下这些以往一直被他们视为‘贱民’与‘垃圾’的灾民。
往日无论是他们,还是南阳的上层官员,可是一直以来都是视这些灾民为负担累赘的。
而听到这些话,八人中也有人忍不住担心道:“但是我们要怎么做?我之前派人调查过,这支商队可不简单,要是情报没有差错的话,他们的背后极有可能是秦国的那一位圣平君。那个人可不是好招惹的,如果继续下去,说不定我们会彻底得罪他的。”
“是啊!如今南阳已经归属韩国,甚至不久前我还听说就连新郑都已经沦陷。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这片领土就会属于秦国,在这种时候贸然得罪秦国的那一位,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