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要当好人’

别学坏这事儿挺容易的,换一种通俗说法,就是别挣大钱。李算穿过来的时候收入还不错,年入千百万,靓女随时换。

他入行的第一个师傅曾跟他说过,人成功的标准有三层。

第一层,你得有本事。

第二层,得有人夸你。

第三层,夸你的人得牛逼。

十年后,李算也总结出三个年入千万的三层标准。

第一层,你得当奴才。

第二层,你得比别的奴才金贵。

第三层,你得告诉主子,随时能换个主子。

别嫌话难听,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李算做了十年编剧,特别善于观察人间百态,也被剧组的各路爸爸们,调教的相当‘懂事儿’。

回了酒店,李算住的标间也就二十个平方,在燕京,不管几星级的酒店都是这個标准,他都没说去找什么发财的法子,而是拉上厚厚的遮光窗帘,准备先睡上一场。

这有三点考虑:

第一,咱万一是做梦呢?

第二,要有哪路神仙弄错了,得给他修正的机会。

第三,这一切真要是真的,万一有神仙想聊点啥交易,别让人家等的难受。

‘懂事儿’,是李算被圈里用十年时间调教的看家本能,堪称是炉火纯青……然后……

没神搭理他。

闭眼静思了半个小时,连如何成为世界首富都换了好几个方案,可是睡意迟迟不来。

李算睁开眼睛,对着虚空中说出一句。

“那我就,随便了?”

没人说‘请便’,那就是默认。

他随便的拉开窗帘,随便的打开电脑,然后随便的列举了几个挣钱的生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BTC,俗称比特币,现在已经发售,最高点是央视都报导的八年后,那就是八年定存?

还是房地产吧。这东西,国民发财神器,制造无数巨富……但高点是哪年?最赚钱的是哪个楼盘?哪儿能马上拆迁捡漏?或者……就是个大额存单?

李算从列表中逐个挑选,不行或者暂时不行的就删除,把那些门槛高,难度高,不清楚细节的都去了,剩下的果然都是老本行。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要不是当编剧的头两年都混在张老师手下,类似这种情情爱爱的小说,哪怕李算是编剧也记不了这么清楚,后来他渣神附体忽悠姑娘的时候,经常当面背诵一段经典台词。

没睡之前:‘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起床之后:‘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熟啊,太熟了。

这本书是以睡前故事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发表取得关注,不但没有门槛,而且还创造了图书领域的出版奇迹:即便已在互联网更新了全部故事,却还是在十八个月内行销五百万册,带动了言情鸡汤文的风潮。而它的作者张嘉佳甚至因此书成为了同名电影的导演,颇受资本青睐。

虽说那电影毁人不倦吧,但杜家鹃跟天王嫂,梁家朝伟和金城家武等全明星阵容,却让票房大卖,最有意思的,是它让大导演王家家卫亲自下场监制,然后罕见地丢了大人。

这书的影视版权,应该不会低于五千万吧?

卖不上价也没关系,赚点小钱,买点BTC,然后回家喝茶钓鱼、会所嫩模去。

当《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被敲击在文档上,李算已经选好了购买别墅的地址,然后……空白的文档依旧空白。

李算盯着空白文档,抓耳挠腮,实在忍不住了从口袋里掏出那不到十块钱的家乡品牌‘长白山’。

叼在嘴上,点燃火机,但他没有点燃烟草。

上辈子,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在功成名就之后还突发了一次脑溢血,幸好身边有女朋友,靠着年轻也没什么后遗症。

李算把买来的存货,整整四条‘长白山’全部丢入安全通道的大垃圾桶,回到房间,重新坐回电脑前,然后习惯性的把手伸入书桌下的小冰箱,取出一罐红牛。

刚打开,熟悉的味道立刻让他精神百倍,思如泉涌,如文圣附体……但是好在入口之前他就已经清醒。

很难说啊,自己上辈子身体成那样,跟手上这些工作时的‘续命神药’没关系。

等把两箱红牛全部丢入刚丢了‘长白山’的那个垃圾桶,然后他又回到电脑前,看着空白文档,再次犹如老僧入定。

不应该啊。

二十四岁的自己烟瘾没那么大,咖啡因也应该没来得及上瘾,怎么戒烟戒功能饮料,弄得跟戒毒一样。

李算按照记忆,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到文档上,虽然将来还得改,但肯定得先有个大纲……然后微信提示音响起。

三番四次的打断让李算想要骂人,但来讯息这人,却是亲手把他从助理提拔成编剧助理的张老师。

张老师在编剧群中留言:‘兄弟们加油!我从美国回去,给你们带纪念品。’

同组另一个,如李算一般的编剧助理已经发出了一句‘谢谢张老师’,可李算看着微信界面,半晌没有动作。

没错,此时他正在剧组,为《别了,拉斯维加斯!》担任随组编剧,行内管他这种,叫拿得少、没署名的代笔。

记忆中这戏对十年后的李算那就是个噩梦,它拍了,成片了,甚至卖剧合同都签了,但就是没播。

没播,堪称编剧生涯的最大陷阱,即便已经把钱揣兜了,作品没播也会让编剧脊背发凉。

你这作品既然成片了,也卖给电视台了,那就是审核通过了,现在不播是不是因为有什么敏感问题?

电视剧可是先播出,后结账,这剧不播,那投资人就是一分回头钱都没有,你拿着投资人给的稿酬可以吃香喝辣,但你安心吗?

李算记得很清楚,虽然没播,但导演、制片屁事儿没有,因为他们一个是名气不菲的五代导,一个是跟管虎导演合伙开公司的金牌制片,唯一怕事儿的,也就现在剧组担任总编剧的张老师了。

张老师这人,是李算的第三任师父,说是恩重如山过了,说是拔毛吸血也重了,圈内都自嘲剧组是草台班子,哪怕十年之后,除了阿里腾讯,也没有哪个公司能挑战圈内的师徒制度。

不过这一切都没关系,因为他是重生的,犯不着为了钱干活,也犯不着为了什么前途卖命。

所以,现在摆在李算面前的有三个选择。

一,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辞职走人。

二,跟着慢慢混,反正怎么写都不挨骂。

三,救人于水火,当一个人见人爱的傻X。

李算‘懂事儿’的想了想,觉得这事儿也好解决。

他抬眼看了看天花板,还是没人搭理他。

‘要不,咱就别懂事儿了?’

他想着。

……

李算在心中默念三遍‘别学坏’,然后拨通了总编剧,张老师的电话。

上辈子跟在这位老师身边没发财,但有幸看着她买房子,看着她开玛莎,又看着她随便一个电话,编剧费用都几百万,说没眼红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看她顶着胆结石的剧烈疼痛写剧本,又看着她在被甲方涮了之后还笑脸相迎,生生把鸽子蛋大小的胆结石拖成乒乓球大,然后特意挑大年三十,这个没活儿的时候去医院……

李算就觉得,如果他穿过来的时候是因为猝死,有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张老师,因为他们编剧工作室那‘干活不要命’的传统,就像是能培养出一个预备猝死小团体。

李算的电话接通了大洋彼岸。

“有事儿?”

“张老师,这个戏播放的时候会有麻烦。”

电话那头张老师应该是很纳闷的,一个刚入行的小编剧,上哪儿去知道什么导向问题?

他接着说:“是赌,咱们这个戏,起承转合都跟赌有关,而且还是在美国赌,这问题,挺明显的。”

电话那头没声了,李算能推测到张老师的反应,一个刚刚晋升的年轻人发表了万言书,痛斥集团问题,张老师肯定也跟任老一样,觉得这小子肯定是发了精神病。

他继续说:“张老师,您有时间的话,咱们详细聊聊?”

“不用了。”

张老师的声音明显冷了下来,“有什么事儿等我回去再说吧,但是李算啊,我知道伱有顾虑,可咱们的进度不能停,你是签了合约的,咱们先把手头的剧本写完,行吗?”

有您这句话就行。反正播不了跟他李算没关系,提醒一句,就是报了当年的提携之恩。

“好吧,我试试。”李算说。

张老师说:“第十一集晚上就能交吧?咱们这个戏投资挺大的,制片人催得急。”

挺大的?这戏一共投资1.2个亿,请了五代导,当然是挺大的。

李算顺嘴胡诌:“没有问题。”

“好,那我等你。”

电话挂断,张老师的领导艺术由此可见一斑,从没有抖音上那些小领导的‘今天晚上必须完成’,而是一句‘我等你’。

交稿的压力给到,下属心里也没什么反弹,领导艺术到家了,将士怎能惜命啊。

打开文档,文档抬头:《别了,拉斯维加斯!》。

这戏后来待播的时候,叫:《啊,故乡的云!》

瞧瞧这俩名字吧,这戏为什么不播,还不明白吗?

李算对着文档相面,然后对这知道结局的东西,一笔也写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