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篇第十章 姬旦遭囚

“旦儿你说什么胡话。”

姬昌的目光带着几分笑意,在一旁火盆的照耀下,他沉重的抬头纹似乎布满了沟壑。

“为父如何会杀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之间其实没那么多的感情,在我几岁时我就去了朝歌城。”

李平安平静地说着。

说实话,他面对姬昌,完全没有任何压力,他现在所想最多的,就是不给姬昌更多压力。

这位人前威风、贤明、开朗,会很多道理的西伯侯,实际上背负了太多压力,超过他自身承受能力的压力,以及……足以让他内心扭曲的压力。

李平安继续道:

“父亲,我知道你在惧怕什么,你怕我给家族招来麻烦。

“您眼中的商人是什么样的,我能理解,也能想象到,您眼中的商王就是商人这个群体的领头羊。

“但父亲,我并不是商人,我是周人,生于西岐、根也在西岐。

“您如果担心,稍后我能吓退神仙的消息传去朝歌城,会引发商王的猜忌,那我可以离开西岐城,去虞国躲避,或是随便去哪儿都可以。

“您没必要在这里杀死我,然后再对外宣布我被神仙带走了之类的话。

“虽然这样对您而言是件好事,您能趁机提升一下自己的威望,以及对其他诸侯的影响力,让他们看到……瞧,我们周国在神界也有人了。”

姬昌喉结微微颤动,他和煦地笑着:“你这个孩子在胡说什么?虎毒尚且不食子。”

“因为您不只是我的父亲,还是西岐之主,周人的王。”

李平安双手揣在袖中,轻叹了声:

“我不想与您出现什么争执,因为我觉得,如果换了是我面对这种强压,做的定不如您。

“父亲,我们可以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谈?谈什么?”

“灭商。”

少年姬旦的嗓音在这个地窖中来回飘荡。

姬昌皱眉注视着姬旦。

李平安的目光带着几分嘲弄,这让本打算暴怒说一句‘逆子何敢忤逆大王’的姬昌,莫名压下了火气。

姬昌沉吟几声,表情变得平静且冷漠,一双眼睛盯着眼前这个少年。

十分陌生的少年。

“你为何……为何如此聪明,比你大哥还要聪明百倍。你此次回西岐城,可是大王让你来试探为父?”

“父亲猜错了,”李平安笑着拱了拱手,“商王送我回来,只是因为我与他出现了意见分歧,朝歌城中发生的事,想必父亲已经知道了。”

姬昌淡然道:“不错,大王像是突然发疯了一般,杀祭祀、灭庖户,还宣布大典不准再用人牲。”

“其实,大王在此前就已这般明令禁止了,只是这次做的更直接了一些。”

李平安缓声道:

“孩儿不能说此间的内情,因为知道这些之后,会干扰南洲凡俗的正常运转。

“父亲可以当,孩儿其实也是天上的神仙,只是因凡尘众生皆苦,下凡来试着改变这一切。

“今日现身的那三位神仙,应该也能作为此间例证。

“所以,父亲今夜若杀我,那我不会反抗也不必反抗,这对我而言只是人世间的一次旅途,我可以有更简单也更直接的方式,像是那位大王一样,暴力地去解决这一切。”

姬昌许久没说话。

他在消化李平安的这些话语。

姬昌问:“真不是大王让你试探我?”

“父亲在大王身侧安排的人还少吗?”

李平安温声说道:

“父亲应该知道,大王发了这次疯之后,就大病一场。

“孩儿已预感到他性情将有变化,故提前回返。”

姬昌沉声道:“朝歌城的消息一个月才能传到这里,不过你说的这些,确实与你离开朝歌城时间都能对应,朝歌城那边群臣惊惧,都认为大王此次昏睡,就是神明在惩戒大王,天将降下惩罚。”

“那父亲觉得呢?”李平安轻声问。

姬昌道:“应当是触怒了神灵。”

“那父亲就这般理解吧,”李平安轻叹了声。

果然,中年人的理念是最难更改的。

“孩儿来凡俗有孩儿自身的使命,不为商,也不为周,言尽于此,孩儿当回去了。”

“站住!”

姬昌突然起身呵斥,袖中的匕首滑了出来。

他拿着匕首,注视着前方少年的背影。

姬昌的目光不断挣扎,极度的挣扎,手中的匕首微微颤抖。

李平安闭目等候。

如果姬昌决定杀了姬旦,那他并不会多做什么。

这個世界本身就是错误的,一切的源头都在于自己老师编造的神话,而当前这不过是他众多责任中的一件小事罢了。

噹、噹噹。

姬昌手中的匕首落在了地上。

他像是失魂了一般,愣愣地站在那,心底的阴影几乎要将他完全吞噬。

“你、伱如果是神明,那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姬昌低沉的嗓音带着几分无力、几分愤怒:

“我们为商人尽心尽力,尽心尽力的抓羌人,抓我们一千年前是同一个祖宗的人,给他们做人牲,去祭祀、去供奉他们的先祖!

“我的父亲就是他帝乙的一条狗!他就算是一条狗!也替他捕猎了那么多猎物,杀了那么多的强敌!

“结果呢?

“结果一具全尸都没留下。

“就因为他猜忌、他觉得,他觉得我们姬家对他不忠,他是王他就可以这么觉得,因为他是王我们就要去信奉他!”

姬昌双手像是抱住了滚烫的铜柱,怒吼的嗓音在此地回荡:

“我们周人变强就是有错,我们人越来越多就是有错,我们威胁到了他们商人就是有错,我们早就不得已把一半的族人分出去,他们还是觉得我们有错!

“这是王吗?这是王吗!他配吗……配吗……”

李平安闭目不言。

姬昌在后不断喊叫着,释放着,最后跌坐在了地上,双眼不断流泪。

“旦儿,我真的快被他们逼疯了!我真的、真的。”

“父亲,”李平安低声道,“你如果要杀我,我并不会怪你,动手就是。”

“你知道的。”

姬昌看着那把匕首,终究还是仰头叹息。

“国若灭,家必亡,这么多周人在看着我……我不能把周人的命搭上去。”

李平安闭上双眼。

凡人诸悲莫过父子相残。

他静静等着,听到了那缓慢且无力的脚步声。

单凭姬昌现在的状态,少年姬旦想反杀其实很简单,但李平安此刻并未动弹。

他眼前不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天地残骸;

众生在灭世的火焰中沉沦苦海;

一次次开天,一次次注定的命运。

没人知道他的迷茫,没人知道他的愤怒,而活到了现在,合道了的他,只能一步步前行,被推着前行,在一个被设计好的甬道中。

他现在只想去完成这一切,去打破前方那一面面墙壁。

在这里离去,或许也是好事,他可以更专心去谋划封神,去领悟诸多大道,去走这条他不得不走的路。

不用或许,这就是好事。

东皇选择用遗忘和消失来对抗他的命运。

而他,必须想办法去尽量治愈那个一走了之的老人所留下的创口……

哒。

一只大手摁在了姬旦的肩上。

李平安在等匕首刺他背部的痛感来临。

另一只手突然摁在了他的胸口,用力向后摁着,让他落入了一个不算宽阔的怀抱。

李平安愣了下。

背后姬昌的哽咽声,让他有些回不过神。

“我怎么会杀我自己的儿子,我怎么会杀我自己的儿子……你告诉我该怎么办,旦儿,你告诉为父,为父到底要怎么办,我怎么办才能保护你们……商人有那么多先祖在上面啊。”

李平安没有答话,心底暗自一叹。

那夜过后,姬旦再未出现在西伯侯府。

西伯侯姬昌对外放出消息,说自己的四子姬旦被神仙接去。

只有西伯侯身旁的几个亲信老侍卫知晓,四公子就在西伯侯府,只是在地下呆着,脚上多了一副沉重的铁链。

这几个老侍卫负责给姬旦送饭,且每个都是不识字的聋哑之人。

……

被囚禁了。

李平安着实没想到,姬昌会用这样的方式。

不过,姬昌的目的也完全达到了。

根据他在天道中的观察,姬昌放出四子姬旦被神仙接走的消息,再加上西岐城内外盛传的姬旦可梦中会神明的消息,西伯侯姬家在八百诸侯中的威望直线上升。

这般消息渐渐传去了朝歌城。

商王帝辛对此并未有太大的反应,而帝辛身旁的几位大臣,却联名上奏。

“大王,西伯侯四子之事如今在各地传的沸沸扬扬,此事若不加以处置,恐怕诸侯人心思动,酿至灾祸。”

“哦?”帝辛口中念着姬旦之名。

他总觉得这个名字十分熟稔,心中也有些亲近,但仔细思量,终究觉得,此事如大臣们所说那般,并非什么善事。

帝辛道:“如今各家诸侯如何评价姬昌?”

“这个,”商容道,“都在说姬昌贤德,有上古遗风,西岐城风调雨顺乃是有神明护持,姬家当兴。”

帝辛眉头微皱:“姬家当兴,那我商人是不是要让位于周人啊?”

几位大臣接连开口:

“禀大王!先帝斩季历,便是忌惮这周国国力太盛,姬昌本就怀恨在心,不臣之心定当是有的。”

“大王,先帝斩季历已让诸侯颇有微词,最少有半数诸侯都道先帝残暴,若再对姬昌起杀心,怕是有诸侯思及自身,定要反矣!”

“臣以为,我大商已是失却了镇服他们的实力,且过去十数代以来,我商人之兵、甲、车、骑等军术,皆为诸侯习得,此事乃如今社稷动荡之根本!若不展我商军之威,如何能定诸侯之心?”

“嗯。”

年轻的帝辛面露纠结,抬头看向一旁比干。

“皇叔觉得如何?这姬昌,该如何处置?”

比干笑了笑,缓声道:“杀也可,不杀也可。”

“哦?”帝辛不解,“皇叔此言如何解?”

“杀姬昌,就要灭那周国,灭周也要灭虞,此两者需动我商军主力。”

比干慢条斯理地解释:

“故,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姬昌只能死、不能活,不然朝歌城后续必被诸侯联军吞没。

“大军一开,诸事退避,兵器甲胄粮草必须充裕。

“若不杀,那就简单一些,若陛下不放心姬昌,不如就让他来朝歌城中,做那诸侯之表率,东西互制。”

帝辛略微沉吟,皱眉不语。

他扭头看向了一侧石柱前坐着的身影,最近刚见识过这位太师‘真本领’的帝辛,嗓音都变得有些温柔。

他问:“太师以为如何?”

其实帝辛有三四位少师,他登临王位之后,少师自动晋为太师,太师更像是一种敬称。

而闻仲,自金鳌岛修行归来不久,额头修出了神眼,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更是有一群神仙道友为伴,帝辛自是有三份惧怕。

闻仲睁开眼道:“大王,此事臣不敢多言语,只是臣觉得,姬昌乃诸侯交口称赞的贤明之人,若贤明之人被大王所杀,大王自会背负骂名,但若贤明之人先失其名,后得其罪,众人何敢异言?”

帝辛缓缓点头,闭目思索,随后便缓声道:

“寡人大婚在即,传令四伯侯提前入朝歌城中,待寡人大婚之后,自会与他们分封。

“东西互制,不失为妙策。”

众臣大半松了口气。

大王可能不太关心这些,但他们却是知晓的,如果是征讨一些小方国,或者离着朝歌城比较近的大诸侯,其实想都不用想,灭掉他们十分轻松。

可若是远讨西岐,陷入苦战,粮草都是巨大的问题。

比干心底暗叹。

王室各支脉规模太大,就如无底洞般,吞噬着商国之热血。

不过,他也非没有解法,稍后只需给他一个合适的机会,他自当为商人革新旧制。

闻仲坐回了自己单独享有的座椅,额头竖眼闭合,抚须作出一幅高深莫测之状。

其实……

‘唉,离开朝歌城太久,国事有点不擅长了,莫要露馅才行。’

……

西岐城,西伯侯府,地下密室。

李平安捶打了几下有点发酸的肩膀,将那重重的竹简放回书架,带着铁链走回自己的简单床榻。

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姬昌虽然囚禁了他,却对他更信任了,还给了他一个任务。

坏消息是,姬昌想让最聪慧的儿子姬旦,继承他的六十四卦,以及各类推演之法、治世理念、养民之策,还要定期考核抽检。

李平安是真的没想到。

他堂堂天帝,合道之道主,超脱者之执念,竟然还有应付考试的一天。

这事还真别说,他的众生道,每日感悟源源不断,那叫一个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