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再就业情况

挂断邹副馆长的电话后,张扬继续拆快递。一个年轻的千万富翁,不应该过多的卷进这些旋涡里。就应该先享受一下生活。他面前有七八个装着快递的纸箱子,都是群里脸熟的老粉丝们,寄过来的“特产”。桌面上已经摆着一件了。是陇省的宝友寄来的,一件仿齐家文化的古玉琮。和良渚文化的玉琮不同,齐家文化的玉琮是圆柱状的,而且以深青色的玉石为主。同时,这类玉琮上,往往刻有人脸。比如张扬眼前这件,上面刻着一个瞠目结舌的人脸纹饰,被称为【神人面玉琮】。“来看看晋省的特产……”张扬自说自话的打开眼前的快递箱:“果然,晋省还得是木雕佛像啊。”晋省的宋金元木雕,在国外各大拍卖会上,都是绝对的宠儿。国内的仿品市场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张扬把箱子里的观音像取出来放好,放到神人面玉琮旁边,气势稳稳的压过了玉琮。可能这就是法相吧。“接下来是南皖蚌埠……的汉代玉璧。”“这水平,还可以哦!”曾经,蚌埠的仿古玉,可是大名鼎鼎的仿古“三绝”之一。和秦省的青铜器、扬州的古字画齐名。现在嘛,没落了很多年了。不过宝友寄来的东西还是很给力的,装在精品礼盒里不说,里面还有鉴定证书。用来送礼再好不过。据说当年这种大的玉璧,可以卖三万。现在只能卖三千了。“下一件,粤省的外销瓷……”“老板,我已经准备好了。”徐杰推着新买的摄像机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跟着三位看热闹的女士。“行,你对准茶几,我把东西搬到上面,你慢慢拍。”张扬让粉丝寄特产,还花钱报销,是为了做一期特别节目。节目的名字叫:《当年古董造假最火的地方,现在都怎么样了?》十年前,有艺术站发布了一张“华夏文物造假地图”。里面基本把各地文物造假的情况给介绍全了。在当时,你拿着这张造假地图去古玩市场,就能给地摊上的古董们找到籍贯。也因为太专业了,所以对地图上重点标注一些地方的仿古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南皖的蚌埠玉器,据说第二年的出货量直接腰斩。现在,张扬就是要根据这张图,给大家看看,那些款式经典、销往全世界的仿品,都是什么样的。……【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没落了,那现在市场上的假货到底是谁在生产啊?】直播间的观众,在观看了唐绮韵制作的小短片后,都冒出了类似的问题。“假货也分两种,一种是高仿,一种是地摊货。”“地摊货,有的来自苦苦支撑的家庭式小作坊,有的则来自后来入场的、仿古工艺品工厂。”张扬还是做了点功课的,当然,主要的功劳要归功于陈彦光。他直接给张扬贡献了一份,河东集团之前的市场调查报告。这可是当年程家人吃饭的依仗,所以调查得能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主播,以前那么多造假的人,现在都去哪儿了?】“如果伱问的是那些挣了钱的老板,那他们的去向,可海了去了。”“可以明确的是,当初很多做仿古玉雕刻的师傅,现在转行做翡翠、和田玉去了。”【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翡翠是机雕的呢?】“哥们你说的翡翠,应该是满棉的那种吧。”“两三百块的东西,人家不可能给你手工雕刻,最多是机器雕完,手工修整一下。”直播间的观众全是问题大王,差不多满屏都是问号。张扬看了下时间,差不多该鉴宝了。没有一丝丝防备,宝友的脸出现在了直播的画面里。“啊?这就到我啦?”宝友一脸懵比:“我还在扣弹幕呢!”“到你了,赶紧拿点假货出来,我帮你看看是哪个地方产的。”张扬拿起刚才展示过的地图。这东西打印出来,以后就是“教具”了。“假的我没有啊,我的都是真东西。”宝友说话间,镜头翻转,对准了桌面上的一件青花碗。“哦?青花莲子碗?”“是永乐、宣德、还是雍正乾隆仿的?”张扬一看宝友这件东西的纹饰就懂了。像这种像斗笠碗的青花瓷碗,外面是细长的一瓣一瓣的莲花,正是明三代青花碗里名气最大的“莲子碗”。又叫“鸡心碗”。“是宣德的。”宝友把碗翻了个面,果然是宣德六字楷书款。这件的款,“德”字没有心上面那一横,不是一眼假。不过张扬却注意到了一个、和其他宝友的藏品不一样的地方:宝友这件莲子碗,上面贴了两张标签纸。一张是红色的,写着编号;另一张被撕毁了,隐隐也能看到红色的印章。这种标签,张扬可太熟悉了。“宝友,这是拍卖的吧?花了多少钱?”“这一件,十四万,按宣德官窑拍的。”“不错啊,这个价格不算高,是最近成交的吗?”“就上个月买的,在燕京的一个拍卖会。”上个月?燕京的拍卖会?不会吃瓜吃到自己家吧?张扬赶紧看了一下宝友手里的东西。我去,还真是个假的!十四万,从拍卖会买了件假的宣德青花回来。从上面的标签纸,能看的出来是正经的拍卖。张扬越想,越觉得像是车礼军他们进去之前搞的坏事儿。他直接问:“宝友,你这是哪个拍行拍的?”“这个……是可以说吗?”宝友有些犹豫:“我怕老师说我打广告,已经特意把标签纸给撕掉了。”“宝友你人不错哦。”张扬赞许的伸出大拇指。既然他人不错,那就更不能“见死不救”了。“你这件东西,从视频里看的话,不太对。”“苏麻离青看起来没啥问题,有铁锈斑。但是这个白釉的部分,透着一股贼光……”听张扬鉴定说是假的,宝友马上不磨叽了。直接说出了拍卖行的名字:燕京大华拍卖公司。“什么野鸡公司啊,没听说过!”“这个是我在逗音上刷到的。”宝友解释说:“有个博主,经常参加这个公司的拍卖会。”“哦?”张扬眼睛眯了起来:“你说说他的名字,我们一起去围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