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我是来消费的

会员?张扬当然有兴趣。前提是,这个副总裁愿意白送一个会员账号。要缴纳会费?还要攒经验升级?那打扰了。虽然佳士得的会员,没有“超前拍卖”等其他收费项目,但张扬还是觉得不划算。现在知道,青铜匕首是拍卖行的资深会员送拍的,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了。张扬只要把资料给到老楚,告诉他:几天后拍卖就要开始,这事儿老楚你管不管?剩下就看老楚的责任感强不强了。“这些资料我可以带回去吗?”张扬问沈小姐。“当然,这些资料本来就是对外的。”“刚才问您的,那两场拍卖会……”沈洋玲提醒道。“参加,除了第一天的近现代画的拍卖场次,其他的我都要参加。”张扬笑容灿烂的答道:“最近搬砖挣了点钱,消费一下。”“好的,我这就给您拿请柬。”沈洋玲微笑着从包里拿出三份烫金的邀请函。张扬接过来看了一下,三场的座位都是vip,不错嘛。回到酒店后,他赶紧把资料拍照,发给了老楚。五分钟后,急不可耐的文物局前任局长,电话就打了过来。“张扬,这个就是你直播切片里,出现的那把青铜匕首吗?”电话那头,楚振民说的话,说明他已经看过张扬的直播录像了。他现在有点急。“是呀,这情况你还看不懂吗?”张扬不紧不慢的翻动着桌面上的资料,慢悠悠的说道:“反正还有三天时间,这把青铜匕首就要开拍了。”“现在就看伱这边给不给力了。”“三天?这么赶?”“你现在人就在香江,准备参加拍卖会吗?”楚振民问。“是呀。”张扬告诉对方:“你赶紧过来吧,多准备点资金,这边好东西可太多了。”“这里的青铜器,有些虽然不是最近几年出土的,但肯定是国内之前流失的文物。”青铜器几乎没有传世一说,只分挖的早、还是挖得晚。有的拍品,信息一栏上,连东西是什么时候、在华夏哪里出土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要是放国内,拍卖行直接会被连人带锅端走。楚振民听张扬说文物很多,他的反应有点微妙。话里紧张的情绪消失了,反倒语重心长的劝张扬:“那些很早之前就流出去的文物,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买回来,放博物馆供起来的话,真没这个必要。”“我今天打电话给你,是因为你判断那件青铜匕首,是最近几年违法出境的文物,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追回,而不是花钱去买。”“买怎么了?”张扬有点不理解:“之前不是有鼓励文物回流的政策吗?”之前直播里,每出现一把青铜剑的真品,弹幕都会激动不已。现在光这场拍卖会,就有三把,还有一把龙纹的戈。说没有文物价值,肯定是自欺欺人。“文物回流的政策,又不是我定的。”楚振民苦笑着说道:“局里一年只有5000万的专项资金用来回购文物,但海外流失的文物有1000多万件,怎么买得过来?”“我不建议你买,是因为……”“这些高古文物,人家把它抢走,再高价卖给你,等于抢了两次啊。”“就算现在有钱,也不划算。”楚振民说完,忍不住叹了口气,听起来有点沧桑。“我懂了。”张扬认真的回答道:“我一定量力而行,要买也是买孤品。”“好。这件青铜匕首,你就别管了,我联系文物局的人来处理。”“放假了,在香江玩得开心点。”楚振民笑着说道。“是!队长!”“哈哈哈,你小子……”……挂断电话,张扬看到手中的资料,突然想起来,被老楚一煽情,有件事忘说了。就是这个欧派·哈里斯的身份,很可疑啊。说不定是“盗墓贼销赃专用小马甲”。一年几十万的会费,换一个安全、稳定、价格高的销赃渠道,怎么看都很赚。不过他转念一想,老楚他们是专业的,肯定不会错过这么重要的信息。其实不光是欧派·哈里斯,张扬发现,这次拍卖会,好几个佳士得送拍的会员,身份都有点问题。可能是因为地点在香江,和深城就隔一条河,偷运东西出去比较方便?有个叫波比的,送拍的都是华夏的高古玉。他的拍品介绍这样的:【红山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500-3000年,青玉鸟形佩】【良渚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000-2500年,玉神人兽面纹琮】【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3500-2500年,青玉璇玑】【仰韶文化……】晚于公元前1000年的,人家都不玩儿。这样的物品简介,放在国内,那就是纯纯的国宝帮。但出现在佳士得的拍卖资料里,就得考虑一下,是不是考古队出内鬼了。毕竟这些古文化的遗址,都是上个世纪下半叶发掘的。要流出,只能是考古队流出。至于最后一天的【佛教艺术精品】场次,那更是群佛乱舞。被切割的石雕佛头、鎏金的佛手、无头观音像等等,张扬完全无法理解。这些东西请回去祭拜,晚上起来不会害怕吗?……到香江的第三天,拍卖会正式开始。“vip第三排,八号座位。”张扬拿着邀请函进场时,多少还是有点兴奋的。不过当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兴奋马上就变成了愕然。“啊?倒数第二排?”原来所谓的vip座位,是场地里最差的席位。前面一点的座位,属于高级vip。最前面三排,应该就是沈洋玲口中的资深会员们了。那“资本”呢?资本都在右侧委托席的电话里。“怪不得那个沈小姐推销我充会员。”反正没花一分钱,张扬很快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白票党的心态必须好。很快,随着身着旗袍的沈洋玲缓步上台,意味着拍卖会要开始了。第一件拍品——唐寅的《溪山月景》设色绢本手卷。画分为上下两卷,每一卷宽半米,长五米。上面有款“正德丁卯秋九月之中浣,写于绿阴亭,吴趋唐寅”。除了有唐伯虎自己的印章,上面还有历任藏家的鉴赏印章。比如明代的王世贞、晚清的杨士骧、近代的吴昌硕等人。这些都能证明画作是传世真品。“唐寅,《溪山月景》,起拍价二十万,单次加价五千,有人要出价吗?”沈洋玲话音刚落,张扬直接举起了牌子。“二十五万。”能不能买到另说,先加速!有点卡文,争取明天把缺的更新补上,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