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震撼的主题曲
瞿学彦戴上耳机,然后点击了播放的按钮。
黎星若的钢琴水平不错,虽然开头只有单纯的钢琴伴奏,但是这首歌旋律的凄美在开头的几个音符就已经被黎星若的钢琴声给勾勒了出来。
虽然人声还没有开始唱,但是听到这个前奏,瞿学彦当即忍不住就眼前一亮。
冲着这个旋律,再加上有黎星若的歌声打底,这首歌绝对差不到哪里。
在前奏一响起的那一刻,瞿学彦就知道这就是自己需要的主题曲,内心激动了一番后瞿学彦又继续往下听。
短暂的一段前奏过后,开始进入人声阶段。
黎星若的歌声带着一丝丝的悲凄,若有若无的哭腔更是把这首歌凄美的演绎的丝丝入扣。
更绝的是那歌词!
这首歌的歌词,简直就是完美的契合了自己电影里面的剧情。
瞿学彦越听越觉得兴奋,果然写主题曲这种事情还是得找张松年。
他太懂自己了!
这首歌的歌词写的相当的画意,甚至于让瞿学彦觉得这么一首好歌只是单纯的拿来当作一部电影的主题曲,甚至有那么一丝丝的浪费。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瞿学彦巴不得张松年给自己的主题曲有金曲奖金奖的水平呢。
第二段副歌之后,黎星若的吟唱打断了瞿学彦的思考,让人为之精神一震。
清亮而忧伤的吟唱把整首歌悲伤的情绪彻底蔓延开来,在钢琴伴奏的交织下,吟唱从沉浸克制到暗潮汹涌,一层层蔓延而来的情绪如同海浪,让听者的心随之一同起伏沉没。
随后吟唱转变成海豚音,直接把听者的情绪彻底代入,瞿学彦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电影中的狐妖女主角,在面对爱人看向自己惊恐的神色的时候,内心那种毁天灭地的挣扎、撕心裂肺的难过。
瞿学彦感觉整个人头皮发麻,这段海豚音真的彻彻底底把他给震撼到了。
这首歌简直就是给自己的电影量身定制的,合适得不能再合适了。
他甚至升起一种自己的这部电影配不上这首歌的感觉。
这首歌,真的写得太好了。
歌词写个好,曲子更是绝,再加上黎星若那宛若的歌声。
光是听这首歌,就足以让人在脑海中想象出来一段感伤唏嘘的悲剧。
听完之后,瞿学彦的嘴巴嗫喏着一直喃喃自语。
这首歌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黎星若在歌曲最高潮处的那段海豚音,这是一首能够引起共鸣的歌。
瞿学彦很难想象如果这首歌有了完整的编曲,并且在电影院里面配合着电影画面播放的时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瞿学彦忍不住带着笑喃喃自语了一番。
感慨完之后,瞿学彦直接给张松年打了一个电话,直接了当的跟张松年说这首歌自己非常的满意。
并且希望张松年和黎星若能够尽快把这首歌给录制出来给到他这边。
瞿学彦深知好的主题曲对电影的加成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够用这首歌搭配着电影的剧情做一个宣传片的话,没准能把不少观众骗进电影院,谁说文艺片不能高票房?
自己要打破这个魔咒!
听完这首张松年写的这首量身定制的主题曲之后瞿学彦感觉自己自信满满。
------
-----------
因为这首歌的编曲运用了大量的弦乐伴奏,编曲的工程量非常大,显然不是张松年能够自己做到的。
于是张松年在公司作曲部找了专业的人士专门帮忙完成编曲的工作,花了接近三天的时间,张松年总算和编曲师还原了张松年印象中的编曲。
接下来的内容就相对简单了,黎星若在第二次唱这首歌的时候就能够很轻松的完成,再加上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练习,录制这首歌的时候也只是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其实黎星若在录制第一次的时候就已经唱的很好了,不过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两人一直都认为可以多录制几次,力求做到更好,因此黎星若又录制了三四次。
不过在最后在众多版本的选择中,张松年黎星若甚至包括旁边的录音师和编曲都一直认为黎星若唱的第一本更有味道。
张松年笑着对录音师和编曲感谢道。
对面的编曲师一脸惶恐的摆手说道:
张松年笑了笑,点点头。
金羽的作曲部虽然作曲拉了一点,但是编曲的水平真的是没得谈。
在张松年只给出原曲的简单旋律之下,仍然能够完美的还原了自己印象中那版复杂的编曲,这个水平绝对是行业内顶尖的。
而不管是编曲师,还是录音师这几个人。
对张松年都抱着一种看变态的眼神去看着他。
从跟张松年这几天的沟通过程中他们可以很确定,张松年绝对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作曲,甚至是声乐张松年有没有学都是一回事。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随口能够写出一首又一首的经典金曲。
张松年展露在世人面前的时间也不过堪堪一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
张松年给黎星若写了好几首影视金曲,又在竞技音综上通过一首又一首原创歌曲的优势助力黎星若拿下冠军。
最后又用一张足以封神的新专辑把黎星若推倒华语乐坛一线歌手的位置。
除此之外,张松年甚至还抽空给F4这个组合写了几首歌。
在这个过程中,张松年至少输出了二十多首歌曲,其中有一大半以上,按照当今华语乐坛的标准,绝对是妥妥的金曲。
一年二十多首歌不是没有人能够做到,写的比张松年更多的大有人在。
但是目前为止,还很难有人能够做到一年写出十几首金曲级别的歌曲。
哪怕是咖位再高的词曲人,都没有张松年这般恐怖的效率和质量。
张松年绝对是华语乐坛上历史级别的音乐人。
不仅如此,他还是词曲双位一体的音乐人,这就更加的难得了。
更恐怖的是,张松年目前才二十多岁,如果参考他以往的效率,明年的十大金曲评选很快就会成为张松年的个人秀了。
录音师和编曲师目送着张松年和黎星若走远的身影,几人沉默良久。
片刻之后,编曲师忍不住先感慨了一句。
录音师则是在一旁撇嘴道:
编曲师很是遗憾的说道:
录音师上下打量了一眼编曲师,有些不屑的说道:
编曲师本来也只是想文青一下,没想到被自己的好友怼的这么惨,当即一脸尬笑。
编曲师生硬的转移话题道。
不过说道这首歌,录音师显然也没有再和好友开玩笑了,而是直接附和道:
编曲师有些遗憾的说道。
录音室再一次看向自己的好友,用一种看制杖的眼神说道:
编曲师竟然沉思了好一会,摸着下巴思衬后说道:
录音师当即紧张的说道:
-----------------
带有编曲的完整版的在录制完成之后,很快就给到了瞿学彦手中。
瞿学彦当即把剧组的宣传部门还有副导演等人找来临时开了个会议。
瞿学彦看向众人,说道:
负责宣发的宣传部门负责人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副导演则是笑呵呵的说道:
这段意见就突出一个圆滑。
瞿学彦看了一眼众人,然后默默的拿出了黎星若录制好的。
一段凄美的旋律在会议室内响起,歌曲一上来就是用大提琴音作为主旋律,中间穿插吉他的弦音和钢琴滑音,回肠荡气的旋律,哀怨凄美的歌词,再加上黎星若华丽的海豚音把整首歌的悲凄情绪彻底引爆,这首歌的凄美就突出了一个淋漓尽致。
众人听完后沉默了许久。
瞿学彦也跟着沉默了。
第一次听钢琴+人声的简易版de的时候,瞿学彦就已经觉得足够惊艳了。
但是万万没想想到,这首歌在有了完整的编曲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强烈。
在管弦乐的加入之后,整首歌听起来磅礴大气中透露着无比的悲怆,再加上黎星若哀怨幽幽的歌声,很有遐想空间。
毫不客气的说,光是听这首歌,真的就足以在脑海中脑补画面了。
在场的各位都是看过电影剧本的,刚才听这首歌的时候,众人或多或少都跟着这
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代入了电影的剧情。
瞿学彦环视众人,淡定的说道。
宣发部门的负责人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赞同。
副导演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说道。
瞿学彦满意的咧开嘴笑了笑说道:
随着瞿学彦的一声令下,在临时决定更换主题曲之后,电影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宣传了。
此刻正是暑期档的末尾,国庆档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的样子,属于是票房市场的低潮期。
瞿学彦本身就没有打算一定要冲击什么票房成绩,通过这部电影挣多少钱之类的。
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为了圆梦,自己想要冲击金熊奖而拍的。
不过即便如此,在拿到主题曲之后,瞿学彦还是决定尝试想要通过主题曲这个点去宣传一下,看下能否获取更多的票房成绩。
虽然没打算靠着不电影挣钱,毕竟谁会嫌弃钱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