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唇亡齿寒
王韬看了这名大臣一眼,然后起身对徐公躬身一礼,这才说到:“韬此次前来,的确是前来求助,却非是要将徐国拖入其中。”
“而是徐国本身处其中却不自知,韬此次前来,是为了向徐公陈述利害!”
“狡言惑众,我徐国乃是东方大国,邦周前来是与淮国交战,与我徐国何干?你不过是想要让我们徐国出兵帮助你们罢了!”
王韬再次冲徐公一礼道:“徐公,难道徐国都是这种短视之人吗?”
“你...”听到王韬的话,周围的大臣顿时义愤填膺,怒气冲冲的看向他。
“好了,尔等都坐下!”徐公的声音响起,周围的大臣纷纷偃旗息鼓,坐了回去。
“王相,还请直言!”徐公继续说道。
“徐公,徐国乃是夏君所封方国,与邦周并无干系,也无亲缘。如今邦周大军前来,难道只是来对付淮国吗?”王韬不等众人回答,继续说到。
“徐国并未向邦周称臣,此番大军前来,如此好的机会,徐公觉得邦周会怎么做?徐国和淮国之间就如同人的嘴唇和牙齿,若是嘴唇没有了,牙齿还能保住吗?
徐国是东方大国,东方众多方国以徐国为首,有三十二国朝贡,视您为盟主,天下间能有此威势者,只有邦周天子。徐国有此鼎盛,这已经威胁到了周天子的威严,邦周尊崇周礼,徐国已经威胁到了周礼,如今邦周大军前来,周天子会放任徐国不管吗?
或许周天子为了对付淮国,暂时不会进攻徐国,若是淮国被灭掉,邦周还会放过徐国吗?到时候徐国要怎么办?”
“没有淮国挡住邦周诸国南下,徐国能够安然自处吗?徐国和淮国相互为羽翼,等到邦周剪除了羽翼,没有羽翼遮挡,徐国还能独存吗?”
“徐公,韬认为邦周大军前来,这对徐国和您是不利的,若是您放任邦周攻灭周围的方国,任由邦周做大,这对徐国很危险,希望您能慎重考虑。”
徐公认同了王韬的说法,只是对于出兵帮助淮国依旧有些犹豫。毕竟邦周十万大军的威慑力还是很高的。
看到徐公的表情,王韬知道徐公心中已经意动,当即说到:“徐公,先主文王薨逝之前,已经预料到了邦周会大举来攻,已经留下应对之法,邦周大军敢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文王当年留下了应敌之法?”听到这话,徐公大为惊讶。对于子珏的威名,他作为徐公可是一清二楚的,要知道当初子珏仅靠千余人就屡次大败邦周。东方诸国数十年不敢南下,可谓是威名赫赫。
后来淮国东征西讨,吞并诸多淮夷部落,从无败绩,五十年间,就成了地方三百里,人口五十万的大国。很多人都认为他得到了天命。现在子珏薨逝不过五年,他的威名更容易让人相信。
在得到确认答复之后,徐公没有犹豫,果断答应下来。
订立了盟约之后,王韬并没有在徐国久留,直接返回了淮国,接下来的事情,会由王钊派人联络。
淮国,淮安。
对于邦周趁着子珏薨逝大举进攻,子珏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预料,当初还特意和大臣进行过推演,以及应对之法,所以王韬说的也并非是假话。
子珏清楚淮国的优势劣势,同样清楚邦周的优势劣势,只要避免用劣势和对方优势对抗,用自己的优势对敌人的劣势,基本上就立于不败之地。大军作战,很多时候并不是依靠奇谋妙计,而是比谁犯得错误更少。
淮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大城五座,城邑三十座。因为子珏的战略,淮国一直在往南发展。最南端已经到了长江。北面发展的虽然没有南方快,但子珏同样重视北方。
在淮安北方建立了几座坚固的城邑,这是用来应对北方邦周方国南下的。当初子珏在建造这些城市的时候,都是互为犄角,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城中还有水源。依照这个时期的攻城技术,想要攻下这些城邑,至少要数万大军长期围困才行。
王钊只要按照当初商议的应对之法来防御周军,胜算很大。
在得到徐国愿意联盟之后,淮国众人信心更充足,当即国家机器开始发动,为接下来的大战进行准备。
......
扫除了一切障碍之后,姬璧可谓是意气风发,这短时间以来,他一扫登基以来被束缚的感觉,很是肆意了一番。然后等到粮草筹集完毕,带领大军向东方进发。
在姬璧看来,天子六军乃是这个时代装备最好的军队,而且人数众多,淮国不过区区蛮夷,打败淮国有什么难得,不是有手就行吗?
大军花了一个月时间,来到东方,然后分别驻扎在齐、鲁、郯三国中休整,准备接下来发动讨伐淮国之战。
而在大军休整的时候,其他诸侯也带着自己的士兵应召前来,整个东方,已经汇聚了超过十万大军。
与此同时,淮国也完成了秋收,坚壁清野,所有的粮食和人全都已经进入各个城邑或者大城之中,完成了战前准备。
三万大军也已经全部召集完毕,与此同时,王钊还征发了大量民壮,这些民壮虽然战斗力比不上那三万大军,但是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
王钊知道自己军略只是尚可,因此将大军指挥权交给了大将卫翼,卫翼正是羽的儿子,当年羽俘获单侯,被子珏赐姓卫,算是嬴姓卫氏。
卫翼从小就很有天赋,又经过书院学习,跟着子珏几番历练,精心培养后,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将军。
子珏查看过他的属性,他的军略属性巅峰为92,统帅为90,武力略低为78。可以说是极为出色的统帅。这也是为何子珏一点都不担心邦周趁他薨逝后大军征讨的原因。
有卫翼在,只要王钊不去瞎指挥,搞什么微操,邦周大军根本赢不了。
卫翼接过虎符,当即命令大军坚壁清野,同时派出细作前去收集邦周大军消息。伴随着军令下达,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东方。
王四年,天子伐淮,淮相韬使于徐,谓徐公曰:淮、徐国之表也,淮亡,徐必从之。徐淮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也。徐公乃发兵。——《左传·剌王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