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难以拒绝
方翰民跟于冬梅既是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又是来自同一个县的老乡,他们原本是同窗好友,因为两人之间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自从去年底参加了方翰民的婚礼,在这一年中,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想当年,两人的感情虽然算不上轰轰烈烈,却也充满温馨甜蜜,但是,通过一年多近距离接触,方翰民逐渐发现两人志趣相差太远,为了对双方负责,他几经权衡,最终决定给两人的感情画上休止符。尽管方翰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十分痛苦,但于冬梅并不打算原谅他。
虽然当初的决定完全出于好心,但方翰民也觉得自己的行为给于冬梅造成了伤害。自那以后,每次见到于冬梅,方翰民都感到问心有愧,时间一长,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畏惧心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四年,于冬梅仍然耿耿于怀,每当跟方翰民打电话或见面,她都要敲打对方几句,因为一直觉得对不起她,方翰民当然不跟她计较。
面对于冬梅的戏谑,方翰民并未在意,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啊,好长时间没联系了,冬梅,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呢?”
“本来没想给你打电话,刚才在电话里跟宋玉萍说了一件事,她让我最好直接跟你说,我是万不得已,才来打扰你。”
“说打扰就见外了,你有什么事?”毕竟是昔日同窗,听说于冬梅有事,方翰民不能不重视。
“嗨,我哥从报纸电视的新闻上,看到好多农村人都到城里务工,他嫌在老家种田挣钱太少,也想到城里找事做,虽然已经跟我说过多次,可我只是个老师,上哪儿给他找事做呀!”提起这件事,于冬梅也很无奈。
“到城里找事做......”方翰民也从报纸的大标题看见过类似消息,对此并不觉得新鲜,但他理解于冬梅的难处,“是啊,你一个教中学的音乐教师,怎么能有这种社会资源?”
“我从媒体上看见,你们红星制药厂不是正在招收合同工吗?”于冬梅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们厂招收合同工?你今天打电话,就为了这个?”
“怎么,难道红星制药厂人事科发布在报纸电视上的招工广告还有假?”
“不,招工广告千真万确,我们厂确实在招合同工。但是,招收对象仅限于符合条件的城市青年呀!”
于冬梅显得非常失望,“哦,只招城市青年?我没注意还有这个条件,不过话说回来,不就是一个合同工嘛,又不是多高端的职业,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把农村城市的界限分得这么清?好吧,这件事算我没说,不打扰你工作了,再见。”说完就要挂断电话。
“于冬梅,干嘛这么着急呀?”因为没给对方帮上忙,方翰民觉得有些歉疚。
“怎么,还有话说?”
“我......我的意思,你哥这件事,让我感到很突然,要不你给我点时间,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
除去两人曾经同窗的时间,从确定恋爱关系到最终分手,再到后来的普通朋友,两人至今交往也有三四年了,于冬梅从未跟方翰民提过任何要求。
但是,在他们结束那段感情不久,当时于冬梅还未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她的情绪正极度沮丧,方翰民新交的女朋友想从老家中学调到市里的学校任教,虽然符合条件,但没有合适的接收单位,方翰民的希望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的昔日同窗吕辉出了个主意,请于冬梅帮忙寻找有编制的学校,毕竟于冬梅已经在市里的教育系统工作了好几年,而且交际甚广,她比局外人熟悉情况。
帮前男友的女朋友调动工作?这件事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简直就是找挨骂,于冬梅开始也埋怨吕辉管闲事,当吕辉讲明道理以后,她还是答应尽力而为,这说明于冬梅是个深明大义的人。
为了给方翰民的女朋友寻找接收单位,于冬梅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发现目标单位,并通过交易,最终让宋玉萍顺利调入位于市区的双菱六中任教。
知道了于冬梅为此付出的努力,方翰民跟宋玉萍十分感激她的帮助。
但于冬梅仍旧不肯原谅方翰民,面对他的谢意,于冬梅冷冷地说:“感谢什么?我帮的是宋玉萍,又没帮你。”
说完,于冬梅“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自那以后,她跟方翰民便不再联系。
去年底,在方翰民的婚礼上,于冬梅不请自到,虽然还带着一些情绪,但她并未掀桌子,而是以昔日同窗的身份送上祝福。
又过去快一年了,说实话,于冬梅刚才在电话中提到的事情,确实让方翰民很难办,但他如果一口回绝,未免显得太无情,毕竟当初在帮宋玉萍寻找接收单位的时候,人家于冬梅即使正在失恋的痛苦中挣扎,也竭尽全力相帮,今天,面对于冬梅的请求,方翰民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太失望。
但是,于冬梅本性清高,不愿让别人为她的事犯难,“你是大厂长,我可不想让你为这种事违背原则。”
“违背原则的事当然不能做,我现在也不能给你任何明确的承诺,而且,还要给我一些时间。”在城乡差别明显的年代,为一个农村人在城里找事做,在缺乏人脉资源的情况下,谈何容易?但方翰民没有马上拒绝,免得别人说他无情无义。
“那......好吧,时间不是问题,我哥在农村生活了那么多年,也不在乎再等一年半载。”
为了双方在面子上过得去,方翰民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给于冬梅任何承诺,他认为时间可以淡化一切,便决定采用拖延的办法,如果长时间没有结果,于冬梅又不好意思催问,她也许就主动放弃了。
下班回到家里,在晚餐的饭桌上,宋玉萍随意问了一句,“冬梅姐今天给你打电话了吗?”
因为感激于冬梅帮忙调动工作,宋玉萍对她一直很尊敬,当面背后都称她冬梅姐。
虽然于冬梅仍然记恨方翰民,但她知道他们之间那段感情的终结,完全是方翰民的决定,跟宋玉萍毫无关系,因为据她所知,方翰民是在跟她结束那段感情以后,才跟宋玉萍认识的。冤有头债有主,于冬梅是非分明,她跟宋玉萍还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于冬梅......打、打电话了。”方翰民有点心不在焉。
“怎么样,她说的事情好不好办?”
“你是说她哥想进城找事做吧?哪有那么容易啊!她哥进城能干什么?”
“从报纸电视上看见有些农村人进城务工,不知道他们都干些什么工作。不过,我也从双菱日报上看见了,你们红星制药厂不是正在面向社会招收合同工吗?”
“是有这回事,但招工条件规定得很清楚,只招收符合条件的双菱市区城市青年,于冬梅她哥是农村人,也不符合条件呀!”
“只招收本地城市青年?哟,我真没注意这一条。”宋玉萍停了停,“我看你们连续十几天在报纸上刊登招工广告,今天还在双菱日报上看到你们的广告,难道现在还没招满?”
“嗨!”方翰民已经吃完饭了,他放下碗筷,“一共才招一百五十人,倒是有近二百人报名,但符合条件的只有一百来人,还差四五十人呢。”
“不对呀!红星制药厂是双菱市的明星企业,在社会上口碑很好,职工收入名列前茅,怎么会招不到人呢?”
方翰民摇了摇头,“很多城市人认不清形式,思维停留在多年以前,还想成为所谓的正式职工,他们也不打听一下,全国各地多少年都不招收正式职工了!”
“我算明白了,人家城市青年瞧不上你们招工的合同制身份,怪不得招不够人。”
“合同制怎么啦?其实那仅仅是换了个称谓,在合同有效期内,合同制职工跟正式职工享受的待遇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没有违纪违法行为,合同到期后自动续签,直到正常退休。”
宋玉萍也是满腹疑惑,“既然如此,这也没什么不同呀!可城里的待业青年为啥不感兴趣呢?”
“他们的父辈都是所谓的正式职工,到了他们这一代,却要当合同工,似乎觉得低人一等,所以宁愿继续待业,也不愿适应新的形势,我估计有类似想法的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这道弯。”
“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招不到需要的员工,你们的新项目怎么开展呢?”
“红星制药厂有七千多职工,在现有人力资源中挖潜,完全可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但是,前段时间刚实行了岗位定员,如果频繁抽调原有岗位的员工,又怕影响老产品的正常生产。”
见方翰民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宋玉萍不以为然地说:“其实,你们完全是自己捆住了手脚,跟自己过不去。”
“这话是什么意思?”
“谁让你们厂的招工条件中非要规定只招收本地城市青年?如果把这一条去掉,只要符合其他条件,城市农村不限,保证你们不仅能招到足够数量的员工,因为选择范围扩大,还能招到素质更高的员工。”
方翰民顿悟道:“哎哟,虽然我们没往这方面想,但你这主意倒是提醒了我,不过......”
“不过什么?方大厂长,难道你忘了?你就是从农村来的,当初你还是临时工呢,现在还有谁关心你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借着方翰民的履历,宋玉萍现身说法。
方翰民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道理是不差,我也反对身份歧视,但我当初是作为临时工入厂的,红星制药厂随时可以辞退我,如果现在大批招收农村人,而且跟城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我觉得在厂里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作为厂长,你不能只顾钻研技术,也要关心国家政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