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二女争镜
不料花似菁听罢,却是啧啧两声双手环胸道:“哦~”她将尾音拉得悠长,随即眉毛一挑道:“你还不如编那夜旭是你表哥呢!”
平白无故,夜氏怎会如此好心!花似菁犹记得,几年前她与三师兄去十万大山历练时遇险,路过的夜氏族人可是丝毫没有要伸出援手的意思。
若非大师兄及时赶来,她和早就交代了,说不定储物戒等一应法宝还会落入夜氏之手。
如今这个女修更是谎话连篇,这样的人竟然还入了她们玄天宗!她想到二师兄在自觉误伤云青洛后愧疚的样子,是越想越气嘲讽道:
“身份可真多啊,一会儿是与表哥走散的散修,一会儿是夜氏,这会儿倒成我玄天宗弟子了!”
云青洛:“......”
我的母语是无语。
云青洛不知道这姑娘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莫名其妙的敌意,她不想再回答,目光微微转向林叔玉,见对方的表情与花似菁如出一辙。
唉!可惜通情达理的段北没来。
不过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云青洛见她这副拷问的架势,林叔玉也没有劝慰的意思,无语了几秒后终是回呛道:
“我,现在是玄天宗弟子!再说了,我是何身份与你何干?!我倒是想问问,素日无冤近来无仇,花似菁今天站在这里对我阴阳怪气个什么劲!?”
云青洛的声音不小,在俞月区这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多少引来些看好戏的目光,被人当猴看不会是什么好体验,云青洛当即准备离开。
却被花似菁拦住,她气道:“你、你......”
就在这时,一道比两人还要响亮十倍的怒喝声在近处响起。
“放手!”
两人齐齐望去,云青洛一眼就看到声音的主人。
好巧,又是认识的人!
苏梓宁和顾舒竹怎么争执起来了?
云青洛视线下移看向两人手中的东西,只一眼,她就双瞳猛缩。
——墨绿色镜子!
她们争抢的竟然是那面古怪邪门的墨绿色镜子!
苏梓宁死死握着镜身,双眼燃烧着一团火,愤怒如有实质,她对一身嫩黄的顾舒竹又道:“我说,放开!”
为了不错过这次机缘,苏梓宁足足来这里耗了十天,虽然老者摆摊的位置是与前世不同了,但她最后还是成功找到了这面镜子,岂料她方碰到镜子,顾舒竹的手就伸了过来。
苏梓宁一时气极,明明刚刚还没有对方的身影,她是如何找过来的?想到前世的羞辱,苏梓宁手上力道加重。今天,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再放手!
顾舒竹也固执地拽着镜座,她今日一定要得到这面镜子!
她刚刚和宋雨栀在附近逛时,仇老感受到此处有他需要的东西,她便匆匆赶过来,甚至都没来得及和宋雨栀说一声。
没想到还是稍晚了一点,且看来面前的女修也看出镜子的不凡。但顾舒竹不会让步!原本她只是一名不能修炼的凡人,是仇老和母亲以秘术给她换了这具资质绝佳的身体,又助她良多,这是仇老第一次开口言明自己的需要,她岂会放手。
于是,顾舒竹倔强地握着镜座,声音带着委屈道:“姐姐,我真的很喜欢这面镜子,而且我们几乎是同时拿到的。”她们碰到的镜子时间相差极短,即便是摊上的几位,也未必看得清楚。
顾舒竹生得极美,樱色的唇,小巧的鼻子,虽然只是七八岁的小脸很稚嫩,但那双鹿眼甚是灵动,此时更是因委屈蒙上了水雾,秀眉微颦,更加显得楚楚可伶,很容让人心生怜爱。
再加上苏梓宁原本就比她高一个头,在路人看来,更像是可恶的女修仗着修为和年纪欺负小女孩。不少看不清情况的路人甚至在一旁小声地说苏梓宁无耻。
又是这副作态,苏梓宁冷冷盯着顾舒竹,上辈子也是这样,可那时候她只当这是面普通的镜子,也没带够灵石,便让了去,之后也没顾舒竹使用过镜子。但她在死前两天,在和萧凡离误入的地宫内,竟发现一张画像混杂在一堆法宝中。画像里的东西,赫然就是这面镜子。
虽未弄清是什么法宝,但肯定不一般。
并且,因为雾隐秘境中得到的髓魂果治好了流霜真君独女的旧疾,苏梓宁现在也是元婴真君的亲传弟子,不再是前世那个无依无靠的外门弟子了。
“小竹,发生什么事了?”清凌凌的女声破开喧闹,一身白衣的宋雨栀来到顾舒竹身旁。
宋雨栀也注意到两人手中的镜子,朝灵兽袋内的寻宝鼠传音道:“妙妙,这镜子可是什么法宝?”
“妙妙闻着味道一般,没什么特别的啊。”软糯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回响,宋雨栀看着两女争执的场面,当即也猜测她们可能也拥有特殊的法宝来识别,修士有机缘一说,或许小竹和那位女修都与这镜子有缘。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宋雨栀见两人谁也不肯相让,她自然是站在小竹这边的,于是她朝老者郑重行了一礼道:“既然小竹与那位道友都未曾支付灵石,那么这面镜子就还是前辈您的,我家妹妹又极少会碰见心仪之物,还望前辈成全,为表感激,我们出原价的两倍,前辈,您看如何?”
宋雨栀原就生得极美,一番话又在充分重视摊主的同时说得得体有度,另周围不少人心生好感,摊主却只是放下手中书卷,面色始终平和宁静。
“前辈,我出四倍!”苏梓宁冷冷扫了一眼宋雨栀,用灵石证明自己的决心。她这次有备而来,莫说四倍,就是十倍她也出得起。
这本该就是她的机缘。
场面陷入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老者,等他作出决定。
老者静静看了两人片刻,然后拿出两枚空白玉简,分别递给苏梓宁和顾舒竹:“这是老朽从一处险地所得,参详百年,始终不知它为何物。今日你二人相争,想来应是对此物知之甚详。烦请两位小友将所知写上,谁写得合老朽心意,老朽便将此物赠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