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芭比Q了

【芭比q了】挂帅灭蜀的王全斌遭贬,背景音是“完了,完了,芭比q了,完了完了……”他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真是掌握在一次芭比q中。那是灭蜀后临近春节的一个雪夜,赵匡胤突然造访智囊赵普家,赵普急忙拜迎,二人在堂中席地而坐,积炭烤肉,赵普的妻子为赵匡胤倒酒,赵匡胤尊其为“嫂”。吃了几块儿肉,喝了几口热酒,赵普开始引出正题,说陛下为何有此闲心,大冷天的来我家串门?赵匡胤叹口气,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只因卧榻之侧全是他人酣眠,我睡不着啊。赵普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便问他接下来打算收复哪里。赵匡胤挑了挑木炭,火焰烧得更旺了,“滋滋啦啦”烤肉的香味弥漫厅堂,激情的火光把赵匡胤的脸庞映照地黑里透红,如铁铸般刚毅,“我想取太原。”此话一出,赵普立刻默不作声,只顾低头挑弄炭火。许久之后,赵匡胤率先忍不住了,“你倒是说话呀。取太原,有何良策?”赵普微微摇头,“我也不知道。”听到这话,赵匡胤哑然失笑,“你还有不知道的时候?我不信。”赵普并未停下手中动作,突然,他将搁置肉块儿的网板抽走,已经烤好的馋得赵匡胤一直偷咽口水的肉块随之落入炭火中,把赵匡胤吓了一跳,“你这是干嘛?”赵普终于停手,缓慢解释道:“太原高悬西北,是我们与契丹及西北各部的缓冲区,倘若我们一举将其收复,那么边患问题将由我们独挡。不如暂且将其搁置,先把南方统一,到那时,区区北汉可一战而擒,倘若外部势力干涉,我们也无后顾之忧,可全力应对西北之患。”说罢,赵普将那块儿已经烧成焦炭的烤肉叉起来,毕恭毕敬地放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开怀大笑,说我岂会忘记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指导思想?刚才只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的态度而已。重新架好烧烤架后,赵匡胤没有着急往上面添肉,而是夹起那块儿烧成焦炭的肉块儿,举在面前,若有所思道:“王全斌在蜀地滥杀降卒,我虽不予追究,但一直耿耿于怀,此人不可再用!”说罢用力一甩,将这块儿焦炭丢到一旁,“依你之见,谁人可用?”赵普夹起一块儿新鲜肉块儿搁在网板上,“曹彬,”随后又夹起一块儿,“潘美。”赵匡胤不再说话了,赵普也选择了沉默。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张贵妃的外甥,张贵妃是曹彬的姨妈。张氏嫁给郭威后,郭威将曹彬安排在养子柴荣身边。作为后周的皇亲国戚,曹彬格外低调内敛、谦卑谨慎,从不党附任何人,尤其是与赵匡胤集团保持了距离。赵匡胤登基后,曾忍不住私下问他,说我一直想跟你交朋友,总是想方设法地接近你,可你为什么总是故意疏远我?你为何如此矜持,如此傲娇?曹彬赶紧跪下谢罪,解释说自己是周室近亲,又掌握宫内职务,只担心自己会有工作上的闪失,瓜田李下的,不敢与任何人交往过密。赵匡胤于是更加欣赏他,从此对他大加提拔。无论是平定两湖还是平定川蜀,赵匡胤都把最重要的岗位交给他。但曹彬毕竟不是“自己人”,他忠于朝廷,是国之栋梁,是社稷之才,却不是赵匡胤的脑残粉、爪牙鹰犬。潘美原先也是柴荣的亲信,史籍说他与赵匡胤的感情也很深厚,但他没有参与“陈桥兵变”,因为他当时在陕州。按照君臣二人的既定战略方针,接下来该是对两广、江南、两浙、福建的收复工作,而这些地区全是中原势力自唐末以来就未曾触及过的地方,久离教化,不像河东、川蜀、幽州那样,无论是山川地貌还是风土人情,中原都了如指掌。军事素养过硬,政治立场坚定,既要认真贯彻落实朝廷怀柔之恩,又要灵活果敢随机应变不辱王师之威……太懦弱的老实人不行,太残暴的社会人不行,太迂腐的书呆子不行,太滑头的老油条不行……赵普于是夹起了曹彬、潘美两块儿小鲜肉。赵匡胤默默地翻动着这两块儿肉,片刻之后,露出了笑容,“哟,熟了。来——”“来!”“香。”“香。”赵匡胤对北汉的态度非常微妙。首先,北汉毫无疑问是非法割据伪政权,刘崇、刘承钧父子为“晋独”分子,中原从来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出兵北汉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其次,北汉的实力在“十国”中是垫底的,名副其实的战五渣;最后,北汉向大辽国称臣,背后有契丹爸爸的撑腰,这也是影响中原天子北伐决策的最关键因素。然而辽国自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国力稳步下降,特别是在“火神淀之乱”中登基的辽穆宗,是辽国历史中最昏乱的皇帝之一,然而偏偏在位近二十年,使得辽国进入了结构性大熊市,综合国力长达二十年低位横盘。这些故事将在后文详述。也正是在辽穆宗在位期间,中原人能够完成祖国的基本统一的重要原因。赵匡胤登基之初,就派间谍秘密地与刘承钧进行接触,赵匡胤表示我知道你跟后周是世仇,割据太原也是事出有因,不过现在中原变天了,咱俩素无瓜葛,往事早就翻篇儿了,你为什么不回归祖国呢?如果要是铁了心要当天子,那就请速下太行,与我争鼎中原。刘承钧托间谍捎话,说我们河东地狭民贫,实力不及您的十分之一,当然不敢冒犯天威,自招灾祸,我之所以困守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只是想留一个祭祖的地方。听完这话,赵匡胤的表情从轻蔑变成哀叹,心说人家孩子也真挺可怜的。沉默片刻后,对间谍说道:“回去告诉刘承钧,我给他留一条生路。”刘承钧的苦情戏打动了赵匡胤,所以史籍说“故终其世,不以大军北伐”,意思是赵匡胤履行了承诺,在刘承钧活着的时候,没有发动针对北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政治家会动恻隐之心?“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早就是既定国策,不以赵匡胤的个人情绪为转移。而且史官又在这里玩儿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不以大军北伐”,不是不北伐,只是不以“大军”北伐,小军还是可以有的。事实上,就在赵匡胤收复两湖、川蜀的这段时间里,大宋与北汉的边境冲突就没有停歇过,双方一直在边境拉锯。就在赵匡胤灭蜀、筹划下一个打击目标的时候,北面传来一个好消息:刘承钧死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北汉两次乘丧出兵,风水轮流转,也该中原人乘北汉之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