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执掌盐铁司

这次盐税清查,总共查抄了现银两千八百多万两,还不算上查抄出来的一堆田亩宅院。这其中田亩宅院的固定资产带不走,便交由当地衙门封存。等到朝廷旨意下达,自然是该发买的发卖,该赏赐的赏赐,这就和李皓没多大关系了。至于现银就是由李皓给运送回汴京,虽然朝廷给李皓补充了人马。但这么大批量的银两,走陆路不太好走,再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还是走漕运,直接通过汴河入京。正好李皓刚趁着机会把漕帮清洗了一遍,如今正好合用。在征用了大量漕运船只之后,李皓便带着人押送着银两和一干人贩踏上了回京正式起行。历经了一月有余,才在腊月二十二日,临近正旦才赶到汴京。直到这里李皓才是真的放心,毕竟守着这么多银两,心里总是不踏实的。同时也为了接收这批银两,三司和户部在这封印放假之后,被拉起来全员加班。负责将银两清点查验,确认数目无误后,才能收入府库。所以这才一靠岸,欧阳修便带着人走了过来,随后李皓将账目交给欧阳修。顺便先把犯官都给带了下来,交给了大理寺的人,让他们先把人带人。等着之后,交接便正式开始,李皓和欧阳修看事情进入正轨后,便将事情交给了下面的人。两人则离开了码头,入宫去详细禀报巡盐之事。在路上,李皓便向欧阳修问起了,那个怎么也没想通的问题:“叔父,我不明白褚东阳为什么会被任命为转运使。按说,他终究是被牵连了进去的人,就算是说得清,也不该留任淮南,还升至转运使吧。”欧阳修则回道:“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但这事是韩大相公提的。官家也想着要安定人心,便也答应了下来。”听到这个,李皓心说怪不得褚东阳那么澹定,原来他是韩琦的人。不过韩琦在淮南埋下这么个人,却一直没用,是有什么用意。正当李皓想着的时候,欧阳修打断了李皓的思路:“对了,你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你知道吗?”李皓惊讶的问道:“这我从哪知道去,我这刚到汴京,都还没回府呢。中间一路上压着那么多银子,也不敢和外面多交流。对了,我母亲和英国公家定下来的是哪天。”欧阳修说道:“定得三月十九,估计是怕你中间又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定下日子之后,就基本上全部通知到了,这下官家也不好再给你派出巡的差事了。”李皓却无奈的说道:“那合着我哪天成亲的消息,其他人都知道了,就瞒着我一个人呗,这也太惨了。”这话一出,倒是把欧阳修给逗笑了。随后又聊了些李皓出京这段时间,朝中发生的大事,便到了皇宫之外。等两人到达垂拱殿时,富弼和韩琦也都在这里坐着,等着听李皓的回报。而且这次李皓的待遇相当不错,刚进门时。赵祯就说道:“朕的大功臣回来了,你这次清查了一趟盐税。带回来的银子,就相当于给朝廷挣回了小半年的税赋。”李皓回道:“这不是臣一人之功,除了下属得力之外。主要依仗的还是官家庇佑,还有三位大相公的支持。否则我此行哪有如此顺利,所以这功劳是官家和大相公们的。”听到这话,赵祯顿时笑了,说道:“好啊,要按这么说的话,那朕也就不用给你们多少封赏了吧。毕竟主要功劳是朕和大相公们的,你说是不是。”这话接的就让李皓傻眼了,只好苦着脸说道:“官家所言有理。”看到这幅模样,赵祯笑的更开心了,说道:“好了,该是你们的功劳,少不了你们的。坐下说,把这次清查的情况给朕和大相公们介绍一下。”李皓取出此次清查的具体记录,交给了赵祯查看,并介绍道:“此次臣亲自巡查之后,才发现淮南私盐贩售的情况,远比臣之前想的恶劣的多。这次除查抄的两千八百万两现银之外,查封的田庄铺子折合成银两,总数加起来超过五千万两。”听到这话,众人心中一颤,没想到这一查不是小半年赋税,而是快到一整年的了。欧阳修也直接问道:“那按照你的估算,接下来每年的税银能增加多少?”李皓答道:“要是能严格管理,我预计每年盐税能增加七百万两。”这下众人是真的坐不住了,虽说你这个数字相比刚刚的,是差了不少。但这是每年都会有的,那差别可就大了,而且这还只是清查了淮盐,要是把井盐和解盐也都清查一遍,那每年税赋是不是就能涨一千万两。这么想着,赵祯突然有股子冲动,想把李皓直接排出去接着去查盐税之事。但李皓此时却给赵祯浇了泼冷水:“虽说如此能增加赋税,但此举却过于消耗民力,在没有解决如今官盐存在的问题,臣不认为这样是件好事。”这话就让几人有所不解了,欧阳修问道:“你说官盐存在的问题,具体是说什么。”李皓答道:“此次巡盐,我在走访一趟之后,感触颇深。首先是盐户问题,私盐之中很大一部分盐户私下向盐贩售卖的,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情愿冒着杀头之罪,如此做。本来我也不太理解,但当我清查之后再去到盐场,才了解到真实情况。因为盐户的盐只能卖给官府,所以负责的官员就刻意压低收盐价格,抬高售盐价格。竟令盐户自己都吃不起盐,这生计难以维持,他们也只能另谋出路,将盐偷偷卖给盐贩。二来是官员与盐商勾结的问题,盐商直接堂而皇之的从官盐里面拿货。而后为了保证重量,相应官员便会在官盐之中掺杂沙子或者小石头,导致官盐的质量极差,都比不得私盐好。而且私盐不用缴纳盐税,即使加上贿赂官员的费用,其价格依然比官盐低,但质量却优于官盐。这两相对比,百姓自然会转而购买价廉质优的私盐。另外地域专卖制度,也有问题,而这些问题绝非是撤换一批官员就能解决的。若不能真的解决这些事情,单一去禁绝私盐,很难达成效果,而且于民有害无益。”听到百姓因此受苦,赵祯陷入了沉思,从本心中赵祯绝对是个爱民的好皇帝,可官盐收入占事朝廷税赋的近三成,也是绝不能出问题。没想明白的赵祯,便出言说道:“盐税乃国家大事,决不可轻乎,但百姓生活不易,也不可过于苛责,对于这件事要如何处理,卿等可有什么想法。”赵祯说完便望向了对面的四人,巡视了一下见没人开口,便又望向了李皓。见这情形,李皓只好答道:“此事臣倒是还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若给臣一点时间,让臣好好想想。”赵祯这时也意识到李皓这是刚忙回来,便说道:“也对,你这刚刚回京,马上还得准备成亲的大事,也不该太劳累了。反正如今淮南的盐务刚清理过,短时间能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你可以慢慢想想。正好盐铁使一职出缺,年后你便来就任盐铁使一职,正好来处理盐务之事。至于正式的封赏,也等年后开衙再说,你回去后也给其他人说一声,让他们安心。”知道自己又升官了,李皓便起身感谢皇恩浩荡。随后便先行告辞离开,等到李皓走后。赵祯又说道:“关于盐务的事,朕有个想法,就是把榷货务之权划归三司之中,统一管理。正好诸位卿家不是一直觉得官员冗余嘛,此次便借着这个机会罢掉榷货务。”听到这话的欧阳修自然高兴,一旦榷货务之权归到了三司之中,意味着他手里面的权利陡然加大。只是韩琦此时却有话要说:“若是将榷货务归于三司,那三司的权柄是否过大了些。欧阳学士刚正不阿,统领三司自然没有问题,但难保之后的历任官员也能有如此能力。一旦所托非人,到时再没有了钳制,岂非容易坏了朝廷大事。”听到这话,欧阳修自然不好辩解,毕竟韩琦说的是以后的官员,这事谁能保证,而且当众挣权也不是欧阳修的风格。于是欧阳修便望向了富弼,看富弼是什么意思。但显然富弼,没打算掺和进来,一直闭口不言。韩琦见此,便想接着再劝,让赵祯改变想法。但赵祯对此颇为坚持,说道:“韩相公所说也有道理,但也不可因噎废食。就像是如今你们在推行的新政一样,总要先去试行一番,才知道好坏,你们说对不对。”听到赵祯把此事都和新政扯上关系了,富弼对合并之事本就没有意见,于是便转头支持。随后欧阳修也顺势表明了态度,见其余人都同意了,韩琦也就不再说什么。见事情已经定下,赵祯说道:“好,那这事便这么定下了,等到年后便开始处理此事。另外这次李皓还押回了不少犯官,也也都押起来,等年后大理寺会同刑部审理。”说完赵祯便把记录给了富弼,让他来处理此事,而后便离开了。等赵祯走后,三人便相继离宫。在路上,韩琦找到欧阳修:“永叔,我刚刚只是为了未来着想,不是针对你的。”欧阳修说道:“稚圭,你的品性我自然是知道的,大家都是为了朝廷着想。”听到这话,韩琦很是高兴,便和欧阳修约着一起去吃酒了。而且李皓此时已经回到了码头,毕竟税银没有完成交接,李皓终究是不太放心。忙到天色将黑之时,税银的清点才刚刚过去三分之一,于是只能重新封船。李皓带着人接着睡在船上,一直等到第二天又接着清点,并征用了所有停泊点加上抽调的人员。忙碌到天黑,终究全部核验完毕,确认了没有问题。李皓便把众人喊道一起,说明了封赏会在年后进行。殿前司的人马有杨文远带回西郊大营,其他人则可以直接归家了。李皓自然也是直接回府,不过很显然,这次似乎回来的好像不是时候。府里面没有李皓想象中的嘘寒问暖,一进府门只感觉到这气氛尤为不对。第一时间,李皓便打算去找符登问问情况,但还没找到人。就发现小蝶直接走了过来,说是卫氏叫自己过去问话。这把李皓搞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己这刚回来,怎么就惹到她了。于是在跟着小蝶过去的时候,问道:“府里面这是怎么了,谁惹我母亲生气了,还是说与英国公家商定婚期的时候不顺利。”小蝶答道:“这事和英国公府无关,大娘子生气的是盛家的事情,也就是明兰姑娘的婚事。”这话一听,李皓心底马上想到,八成就是顾廷烨在这段时间搞出了什么动静。但还没等李皓问清楚,就已经到了卫氏门前,李皓也就不好再问了。只好硬着头皮在门外说道:“母亲,孩儿回府了,前来拜见母亲。”然后只听卫氏冷声说道:“进来,正好我有事问你。”等李皓进屋之后,卫氏问道:“顾廷烨要娶明兰的事,你知不知道?”这刚一进门就被问到这个要命的问题,李皓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且没和顾廷烨对上答桉,鬼知道顾廷烨有没有乱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抱着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的原则。只沉默了三秒便直接否定道:“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以前也没听他提起过啊,母亲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听到这话,卫氏盯着李皓的眼睛,说道:“你真不知道这事?”看到卫氏重复的问话,李皓顿时放心了,看来卫氏是真不知道自己掺和进去过。于是赶紧反问道:“是这段时间汴京发生了什么事吗?母亲从哪听来的,说顾廷烨要娶明兰表姐。”卫氏没好气的说道:“我还能从哪听来的,当然是盛家了。他们盛家还敢说是书香门第,一个个的女儿都被养的不成体统。”然后便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大体流程就和剧里面一样,顾廷烨先去找了盛长柏,说明要求娶盛家嫡女。最好还不知道怎么的,把他爹给请动了,亲自去了趟盛家。本来盛紘不在,这事不应该定下的,但也不知道顾廷烨是怎么说通的王大娘子,竟让王大娘子先行同意了。所有事情都商量过了,基本上只等盛紘回家,走个流程就行。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廷烨自导了一出如兰和文炎敬玉清观私会的戏码,然后顺势把婚事推到了明兰头上。这次因为是盛紘不在才弄出的事情,所以王大娘子着急平事,想在盛紘回府之前就把事情给定下,帮如兰逃过一劫。这伟大的母爱爆发起来也是厉害,导致王大娘子在这时候雄起了一把,府里应付老太太,外面对付卫氏,战斗力爆棚。当然最后没有老太太点头,王大娘子终究是没有做成此事,估计等今天盛紘回了府,盛家还有的闹呢。说明了情况之后,卫氏说道:“顾廷烨原先就在你麾下任职,你如今既然回来了,就给我去找他说说,把这事解决掉,不要让你表姐嫁过去。”既然已经了解具体情况,那李皓便知道怎么答了,直接说道:“我自然能和顾廷烨说的上话,但这事如今也不是顾廷烨能做主的,否则盛长柏说的肯定比我有用。现在的问题是,顾侯已经出面了,盛家也已经答应了。这事要不成,宁远侯府的颜面不好看,盛家的颜面名声只怕也不好看。”其实卫氏也明白这一点,但他就是不想让明兰嫁给顾廷烨那个浪荡子。对于卫氏的心思,李皓其实也明白,便顺势给顾廷烨说起了好话:“其实顾廷烨这个人也没有传言的那么糟啊,当年他在咱们家读书的时候,您也和他打过交道的。他的才华斐然,就连欧阳学士也是大加赞赏,若不是阴差阳错,早已金榜题名。可就算是如此,他如今也算是建功立业了。那些寻花问柳的勾当,自他用功读书之后,也就没有在做过了,您如今应该也没听过他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吧。”看到卫氏在想,李皓心里不由说道,小秦大娘子如今都已经死了,没有了他这个谣言制造机,汴京哪来那么多消息流传。见卫氏说不出来,李皓又说道:“而且您想想,顾廷烨那个大哥身体不好,膝下有没有子嗣。未来宁愿侯爵不还是顾廷烨的嘛,表姐要真嫁过去,那就是正室嫡妻,未来说不定还能当上侯夫人,得个诰命。而且宁远侯府如今连个嫡母都没有,嫁过去了都没有婆母管着,多自在。”听到这里,卫氏颇有些意动了,但很快反应过来,觉得情况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