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陈家搬迁

民国八年,因社会动荡,陈家大搬迁,从徽州南下广东,当时三十辆大马车塞的满满当当,据说陈东家有四个儿子,有点小家业的陈家在一声声锣鼓声中,拖家带口开始南下;

离开了这片土生土长的徽州,实话说当时的徽州百业兴旺,只不过东家生意受挫,加上自己的货物运往西南交易时总是遇到山匪;

为了节约经商成本,离开徽州也是东家逼不得已的抉择。

七月的天气越是往南越是变幻莫测,一下太阳高照,一下乌云密布下雷阵雨,大雨让高温的空气变得异常炽热,像蒸笼一样,

路旁两边的植被也是月往南走便越来越茂盛,知了在林子深处喳喳作响,炽热的风一吹,路边的狗尾巴草飘得漫天都是;

这时正是响午,几十辆马车咿呀咿呀的在路上行走着,此时东家已经在马车上熟睡,其他几辆车的孩子和仆人也都在摇曳的马车上昏昏欲睡,

只有管家在外面指挥着仆人吆喝着赶马,就在经过一片竹林时,竹林山上传来口哨声,紧接着马蹄声从山上往下赶;

管家见状,连忙跌跌撞撞跑到老东家的马车前,正拉开帘子想仓促的汇报情况;

显然老东家早已醒了,正在慌张的眯着眼盯着往山下赶的山匪,便告诉管家说道:“山匪从来都是要钱不要命,让下人们不要慌,牵住马不要乱了阵脚”;

于是管家马上让所有下人都牵住了马,不一会儿几十个山匪就围了上来,有的蒙着面,有的还有绑着小辫子,

可能山匪人比较少,第一次抢那么长的车队,边嘞着马徘徊边拿着那50长的砍刀指着前车,张口就要钱;

东家常年经商,而且走的都是大路,虽然想好了说辞,但是还是有点小紧张,怕是山匪没什么文化,一激动把他给嘎了,

“各位兄台,再下老陈,从徽州搬迁过来广东经商,相见一面就是缘呐”东家站在马车前悠悠喊道;

老陈的布匹工艺在徽州是出了名的,以往货物经常走这条道,山匪一回来二回熟,东家的货也是养了这一路的山匪几十年,

今天也是东家第一次见到山匪,平时生意上都是管家汇报山匪截货,今天是当面给截货,东家又怕又愤怒;

山匪听道,两个人也喃喃自语最后喊道:“陈东家,您名声远扬,今天路过我们寨子,不得给我们寨子来点好处?”

东家听了高兴的吆喝着管家过来说道:“去后面的车里拿两袋大洋过来”,管家听道连忙到后车拿了两袋大洋屁颠屁颠往山匪走去,

结果刚到山匪马前,冰凉的砍刀就挂在了管家的脖子上,

山匪笑着喊道:“陈东家,今天不是你给多少就多少,而是我要多少你就要给多少”;

当然了靠着这大路上的山匪讲道义,不会全部要完,一般也不会杀人灭口,

这也是东家选择走这条大路的原因,要是选着偏僻点的道路,很有可能山匪上来就杀光抢光了,这时的老东家也是龇牙咧嘴的问道:“那各位大爷,您们要多少?”

“200个大洋!”,

老东家一听那是真的憋了一口气,200个大洋的过路费确实高的离谱,

但是到了人家地头,自己也有点家底,只好让两个下人去抬了一箱大洋给了对面的山匪,

山匪也是爽快的人,验了钱装上马一声吆喝几秒钟就全跑光了,一句多谢也没留下。

就这样一路过来到了八月份,一路下来给山匪的过路费也两万多个大洋,一辆马车都空车了都,东家属实是没想到搬家还要搭上这样的成本,不过在这样的年代,不出人命东家也是欣然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