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为什么不可能

沧海扬帆第一卷风起云涌第三百章为什么不可能高凡这话,要是让毕主任听见,只怕要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他信口开河了。

什么,光刻胶没有技术门槛,你说的是贴春联的浆糊吧?

光刻技术,被称为人类工业成果的集大成者。光刻机的制造固然要涉及到无数尖端制造工艺,光刻胶的研制与合成,同样需要化学与物理学的完美集成。

一种优秀的光刻胶,需要考虑到灵敏度、对比度、抗刻蚀性、分辨能力、曝光宽容度、工艺宽容度、热流动性、膨胀效应、黏度、保证期限等等,研究人员需要从理论上设计出符合条件的化合物,想办法进行合成,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配方,最后才有一个很小的概率能够开发出一种有效的光刻胶。

有时候,开发出来的光刻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而另外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这时候还需要与集成电路制造商协调,调整光刻工艺以规避光刻胶中存在的缺陷。

总之,就是一句话,认为光刻胶没有技术门槛,是彻头彻尾的外行言论。

那么,高凡是外行吗?

显然不是。

他之所以敢说光刻胶没有太高的门槛,是因为他通晓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20年全球光刻胶技术的发展脉络,目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光刻胶厂商正在苦苦探索的技术诀窍,在他脑子里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给高凡一张euv光刻机的制造图纸,他没办法把设备造出来。因为制造这台设备,需要使用许多种精密机床,而这些机床甚至连西方国家也还没研制出来。

但光刻胶的合成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有了配方和工艺,他是完全能够把光刻胶制造出来的。

高凡穿越前的年代,正值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半导体技术的封锁。虽然中国人最终突破封锁,造出了“遥遥领先”,但那种被人讹诈而无法还手的憋屈,高凡是深深体会过的,而且即便是穿越到今天,高凡对此事依然耿耿于怀。

高凡不是一个机械专家,不知道该如何加快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研发进程,但他拥有超前时代40年的化工知识,在光刻胶这个领域里,他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徐云皱着眉头,有些跟不上高凡的思路,他问道:“你说什么国际市场?你不会是想让研究所把光刻胶卖到美国去吧?”

“为什么不呢?”高凡反问道。

“这怎么可能!”徐云脱口而出。

“为什么不可能?”高凡继续问道。

这需要问为什么吗?

徐云看着高凡,满心疑惑。

光刻胶是啥东西?这是工业品啊。

好吧,中国也能向美国出口一些工业品,但仅限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好不好?而光刻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或者说是高科技产品。

中国向美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这不是明摆着不可能的事情吗,高凡居然还要问为什么。

还好,此前徐云也曾与高凡聊过几回,知道高凡是北大的高材生,是很得云中明赏识的。这样一个人,显然不会是无脑之辈,他既然盯着自己问为什么,恐怕就是有一些想法的。

“美国的半导体技术水平,比咱们领先了十年以上。美国一家工厂在一个星期内生产的集成电路,比咱们全国一年的产量还要高。

“咱们国内现在生产集成电路使用的设备,都是从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引进的,而且最少也是他们在五年前的技术。

“就以我们现在正在开发的g线光刻胶来说,其实根本不能算是开发,只是在仿造日本东京应化的同类产品。毕主任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只是基本掌握了对方的配方,但合成工艺还没摸索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们开发出光刻胶卖到国际市场上去,这不是……好高骛远吗?”

说到最后,他其实想说的是“痴人说梦”,话到嘴边,他又觉得有些刻薄了,于是换了一个温和一点的说法。

高凡听他一口气说完,呵呵一笑,说道:“你说得对。不过,这不恰恰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吗?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落后,始终跟在别人后面,拿别人的产品来搞逆向开发。

“等我们把人家的产品研究透,人家已经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了,我们依然是落后的。”

“这是客观现实啊。”徐云道,“咱们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又耽误了这么多年,落后不是必然的吗?咱们现在的确已经开始追赶了,但要赶上人家的水平,没有五十年能办到吗?”

“打住打住!”高凡摆摆手,“我说老徐,我过去怎么没觉得你这么话痨啊。”

“话痨?”

“就是得了一种喜欢说话的慢性病,而且很难治。”

“……”

徐云无语。

尼玛,你们北大人就是这样损人的吗?

“我没说我们要在所有的方面赶上美国,但区区一个光刻胶,和基础差、底子薄没啥关系吧?你们正在开发的g线光刻胶,不就是以酚酫树脂作为成膜材料,以重氮萘醌作为感光剂,再加进一些溶剂、添加剂。

“重氮萘醌的作用机制可以用这样一个图来表现……”

高凡说着,已经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纸笔。他推开面前的饭盆,把纸摊在桌上,给徐云画起了示意图,一边画还一边解说:

“在光线作用下,重氮基团会发生wolff重排,生成烯酮,在显影液中进一步生成茚羧酸,从而促进酚酫树脂溶解,形成电路图案。在非曝光区,重氮萘醌与酚酫树脂之间会有氢键、静电和偶合等相互作用,能够抑制酚酫树脂在碱性显影液中的溶解。

“我们能够做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徐云也已经凑上来了,认真听着高凡的叙述。

一开始,高凡说的只是一些基本原理,徐云虽然不是学化学的,但在08实验室里呆了这么久,很多东西也都听说过,能知道高凡说的都是对的。

再往下,高凡说的内容就超出了徐云的知识范围,他无法分辨出高凡的话是不是正确,但他却能凭着一位学霸的敏感,意识到高凡似乎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