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 动员(求订阅)

“去新罗国吹牛,就说大唐扫清百济余毒,当下已经派遣八万精兵渡海前来熊津都督府,让他们整备大军配合打击百济!”

战争不是过家家,但刘仁景觉得李鸿儒就是在过家家。

大唐的援军只有七千余人,李鸿儒硬生生吹牛皮吹到了八万。

不仅仅是吹牛,李鸿儒显然还要将新罗国拉下水,让新罗国发动全军冲锋。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变故必然诱发熊津都督府、百济遗民军团、倭国、新罗国的巨大变动,导致后患难于收拾。

刘仁景虽然脸厚,但他心没这么黑,干不了这种事情。

事情最终由裴守约接手,带着数人充当大唐使者前往新罗国。

“师叔,你就准备坐稳都督职位吧!”

吩咐完裴守约,李鸿儒看着一脸不安的刘仁景,当下就是好一番劝说。

“你那儿给师叔留个地方,万一师叔吃败仗被朝廷砍脑袋,你得带着我去桃花源养老!”

刘仁景寻思了好一会儿,最终只得提前安排自己的后路。

刘仁景没带兵打过仗,他所认知的战争也与李鸿儒打仗的方式完全不同。

但李鸿儒说的有理有据,甚至已经筹谋了一年有余,又将自己学生、亲属齐齐带入,刘仁景也没法阻止。

若朝廷支援哪怕是两万到三万人,刘仁景也愿意稳打稳扎,但朝廷的援军太少了。

若不走奇兵险兵,援军加上熊津都督府的驻军只能形成防守姿态,而后慢慢等待大唐再次的军事大行动充当后援。

这不是刘仁景想要的。

而且朝廷派援军驻守,他这个临时都督等待交接后也大概率回收。

诸多因素下,刘仁景最终决定走一步险棋。

“师叔放心,只要你冲杀到位,没可能去我们那边养老!”

“走走走!”

被李鸿儒一说,刘仁景还真行动了起来,开始整备泗沘城的驻军。

前往新罗国的裴守约等人凭借一张假冒的公文和嘴炮劝动新罗国冲击百济遗民军团,这会导致百济遗民军团对句骊国、倭国分别求援。

李鸿儒能劝住句骊国军团拖延出发甚至不掺和,而倭国前往救援的途中则会与大唐军团交战。

事情看上去简简单单,但刘仁景只觉其中各种不对劲。

但事到临头,他退缩也没什么用。

毕竟李鸿儒为了这桩事情已经操心了近乎一年有余,疏通诸多环节后已经闲得发慌了。

刘仁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他很清楚大唐朝廷援军到熊津都督府后的姿态,也清楚自己临时的职位大概率到了头。

是后半辈子沉沦边疆还是奋勇而上,刘仁景觉得很好选择。

他不知道这一仗后情况如何,但他必须去打。

只有打,他才能看到契机。

也只有打,甚至于打胜仗,他才能从平平无奇坐稳位置,甚至于不断向上重新插入朝廷。

平素还算平静的泗沘城中顿时热闹了起来。

“咱们大唐的援军到了,大伙儿都准备准备,咱们得隆重去迎接朝廷的援军!”

刘仁景也不说去打仗,他学了李鸿儒那一套,将准备打仗说成迎接援军。

但该有战争器械必不可少。

“出门在外要预防百济遗毒和那些蛮子突袭,都将刀剑擦亮,良弓利箭备足了!”

随着吆喝,平素愁眉苦脸的守备军们顿时喜笑颜开,只觉朝廷援军到来终于要松一口气了。

几個朝廷小将凑在刘仁景身边,满脸都是兴奋。

刘仁景也随得大伙儿高兴。

等到上了贼船面对蛮夷,大伙儿不想打也得拼了命去打。

箭在弦上由不得退缩,东海上也没地方逃。

想到李鸿儒寻求的决战之地,刘仁景只觉李鸿儒这些年不干人事,尽寻大风险的事。

但相较于其他人拖拖拉拉的战斗风格,李鸿儒这种战斗风格在孤注一掷时又能获得最大的战争利益。

不需要三番五次来回的争夺,只需一次争锋就能平定祸患。

“可惜师侄被排挤在朝堂之外,但若师侄坐了高位……”

刘仁景想想李鸿儒的朝廷官员之路,他不乏屡屡的可惜。

但他后知后觉也感觉李鸿儒这类人走了极端。

李鸿儒可以孤注一掷,但大唐国不能孤注一掷。

这或许是李鸿儒能耐高超,但屡屡不得升官和任职重要部门的最大原因。

“先皇应该是怕他乱来,只怕是将一切都想好了!”

刘仁景嘘唏一声,随即又有大声吆喝的动员。

“那两个魔君的实力如何?”

泗沘城的官宅中,直到开始弥漫不同的气息,陶依然才止住了练剑。

她脸色淡然,不需要询问李鸿儒,她已经清楚了李鸿儒准备的行动。

“还行”李鸿儒点头道:“若你想拿他们练剑,特别需要防备通风魔君风遁中的袭杀,他袭杀的能耐确实不错!”

虽然李鸿儒揍过通风、禺狨两位魔君,但这两位魔君并非大路货。

通风、禺狨魔君个人实力属于第三阶梯向后的层次,但两人配合后的针对能耐极强,可以迅速跨入第二阶梯前列。

通风魔君擅长风遁暴袭的击杀,禺狨魔君擅长破法,消除对手武技和术法的威能。

两位魔君搭配之下,几乎完克了九成以上的大修炼者。

陶依然显然是在寻求对手完善自己。

她实力几乎定型,基本是靠着霓裳羽衣和七星剑支撑。

若没什么特殊的情况,陶依然很难走出这个范畴。

但没人不想突破自己。

尤其是陶依然见识过仙庭和地朝的争斗,这让她谋求他们这种团体站稳跟脚需要什么,她的剑术又需要向什么地方开拓。

心中有一定感悟时,陶依然也不断增强累积,寻求在踏入李鸿儒提及的大阵时具备相应的资格。

不仅仅是他,如裴旻、裴守约、公孙韵,甚至于张果子都在冲锋。

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冲锋向上的理由。

或踏入九品的机缘,或形成神通的机缘。

李鸿儒发出的邀请不少,但最终是谁有资格谁进入大阵承受天地惠泽。

陶依然也不得不开始冒险。

她选择磨练的对手是通风、禺狨两位魔君。

这是两个麻烦人,不仅仅实力难缠,而且还杀不得,需要陶依然掌握极佳的尺度。

这对她出剑的要求极高。

但正是这种高标准,陶依然觉得自己有一定概率完善到自己当前的剑斗风格。

“看看是他遁得快,还是我飞得快”陶依然道。

“不”李鸿儒摆摆手道:“如果你要拿他们练剑,又想得到收获,你不能依靠飞纵优势对拼,而是需要增进你的战斗敏锐!”

“敏锐?要多敏锐?”

“需要像我和裴旻一样,能抓到通风魔君风遁,也能避开禺狨魔君的术,让这两人无可奈何!”

通风魔君或许代表了一个度。

李鸿儒精通风遁术,他才能抓住通风魔君的破绽。

而裴旻则是硬生生靠着自己的战斗敏锐应战过通风魔君。

在剑术上,李鸿儒没法去指导陶依然,但裴旻确实有一定的可能。

裴旻不仅仅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激斗,裴旻当前观阅的剑术秘典很可能也是大唐当前最多的人之一,具备了极为庞杂的剑术体系知识。

诸多人还在遵循秘典修行时,裴旻已经在反向推衍最顶尖的龟蛇动剑术,不断凝聚属于自己的剑术绝技,甚至于走向剑术神通。

但裴旻实力不曾登顶,说的话不具备权威,更无须说让陶依然这种超级高手听从。

等到此时,李鸿儒才将裴旻的话大致转述了出来。

若陶依然想让自己实力再度前行,只能抛却自己最擅长借用外力的飞纵优势,在自己身上再挖掘出一些可能。

等到真正具备了新的进步,又结合往昔所拥有再相互结合时,陶依然或许也就有了向上冲击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