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凉州大马和庄主金繁

阿诺还在骊靬县娘家,过了这么长时间,她慢慢从无限的自责中走出来,只是成亲后的第一个新年她虽然身在骊靬,心却飞到了扶风。

那个老夫人长眠的地方她还没有去过,想一想真是不孝。而马腾失去了母亲,该是多么悲伤啊?

看着眼前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胡府上下,阿诺的落落寡欢便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这里不是自己的家,阿诺总有这样的认知,或许这就是每一个出嫁的女子都要走过的心路历程,她盼望着马腾快点回来,有他的地方才是家啊!

马腾扶灵回乡安葬了老夫人,然后继续回到西凉府,这一来一回便是好几个月,等他再回将军府时已经是冰雪消融的时节。

错过了理应与阿诺相守的第一个新年,马腾心中微有愧疚,而当见到阿诺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来迎他的时候,她笨拙又热切还夹杂着一丝委屈的神态,就让那份愧疚更加深刻起来。

因此,胡夫人不同意阿诺离开,执意要她在娘家再休养一段日子时,马腾想了想便答应了。

见母亲和马腾已经达成共识,阿诺也不好提出非走不可。

去了府城不外乎就得在将军府住,可她还没有勇气回去,那里有太多的悲哀,反正马腾回来了,还像从前那样住在骊靬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阿诺安然住下来,心情好了很多。

耽误了两三个月,亟待马腾这个大帅去处理的军中公务已经堆满了案头。

最最紧要的一件事,是朝廷下旨,要将车师国送来大汉和亲的公主下嫁马腾。

这可千万不行,马腾想都没想就出口推辞。

莫说他成亲不久,阿诺还在辛苦孕育着自己的骨血,即便搁到更早之前,他也不愿意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异国女子结亲,哪怕她是郡主也罢公主也罢。

何况,老夫人新丧,自己重孝在身岂能枉顾人伦在孝期纳娶?

马腾急忙拟写奏疏,突然想起酒泉卫郑羽,匈奴来犯时把那厮的油水刮得涓滴不剩,让他在钱粮之物上损失惨重,不如将这样的事情推给郑羽。

异国的公主嫁到中原远不如放到边塞的益处多,对安定河西也有莫大的益处。想到此处便将自己的想法奏于朝廷,塞一个车师国公主给他,不过是朝堂上那班人给自己平定匈奴的犒赏,但他坚辞不受别人也无可奈何。

马腾审视一遍自己的奏疏,末了加一句:“因此种种缘由只好辜负朝廷和陛下的体恤之情。”

量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

就这样,马腾把朝廷的恩恤让给了郑羽,令郑羽抱得美人归,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又树立了一个敌人。

那位被他当物件随手让出去的车师国公主,没有如愿嫁给西凉都护却临时转嫁到酒泉,之后听说了这中间的原委,想方设法弄到一张马腾的画像,见他与郑羽在容貌上有偌大的差异,忍不住怒火填膺,为自己的花容月貌配了个其貌不扬的郑羽而委屈,也为马腾的不解风情而不甘心,发誓要给马腾点颜色看看。

因此,在以后的很多年里,这位唤做剑兰的异国公主没少给马腾,以及后来的马超下绊子使坏。这也是后话。

马腾处理军中事务时早有想法,想把骑兵的战马都换成凉州大马。

吴瞎仙说过,凉州大马就在金繁马庄,当日阿诺中了僵尸毒命悬一线时,还是金繁庄主亲手取得汗血马的汗水为药引,这才救得阿诺脱险。金繁于自己有恩,而他也一直想要去拜会,便趁此机会去金繁马庄一观,也见识见识一直以来令他神往的凉州大马。

想要得见凉州大马,须往金繁马庄一行。

这一日,马腾在吴军师的陪同下,带了太守的亲笔手书去凉州西南百里外的金繁马庄,查看纯正的凉州大马培育情况。

出身武将世家的马腾自然知道,曾经的西凉兵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凉州大马是其原因之一。

可惜,自从董天伦主持西凉府的军事以来,凉州大马因为董天伦的贪腐而逐步的淘汰了。西凉府管辖诸多郡县,周边还有不少异族环伺,打仗不重视骑兵,不亚于自杀!

可董天伦麻痹上峰自有他的理由:我西凉府所在的各个郡县城池高大雄伟、易守难攻,利用城池的坚固只需据守就可令来犯之敌望而却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军事上的最高境界。

其实,董天伦其人若没有妄图称王的野心作祟,倒不失为一个大将之才,他利用自己独到的带兵方略,操练扎实的步兵能力,再加上骑兵的配合,所以每一次战事都在董天伦的指挥下,化险为夷。多年来,在西凉府周围的那些羌胡鲜卑等族对西凉府及其下面的郡县基本上都是秋毫无犯。

当然了,董天伦不重视骑兵不等于说不要骑兵。在西凉军里,骑兵还是主要的军事力量。但是为了贪腐,为了豢养匈奴兵而不得不减少西凉军的军费投入,从而截留下来中饱私囊用以维持龙首山私兵巨大的军费开销。

于是,董天伦便逐步的让杂色马取代了凉州大马。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凉州大马培育成本大,开支占了整个军费开支的一半,而如果换成杂色马并且投放军中,花费将会节省非常大的一笔;

二是杂色马的养殖场场主是他最得宠的第十三房妾室的亲爹,这样一来也可以顺便巴结一下老丈人,所以他这样做一举两得,不但肥了自己老丈人的腰包、取悦了十三姨太,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节省下来的四成军费就轻而易举的流进自己的私库以供应龙首山的匈奴军了。

董天伦倒台后抄家,从他府中地窖及密室查抄出来金银珠宝,堆成了一座小山,让所有的人瞠目结舌。

张鼎知道,董天伦这宗大数额的财富皆来自他昔日对西凉骑兵的克扣盘剥,既然取自军中当仍还用于军中。于是,张鼎太守把查抄的董天伦财产全部用在了西凉骑兵的建设上。

董天伦主持西凉府军事期间,金繁马庄的庄主金繁曾找太守谏议西凉骑兵装备凉州大马的优势,但碍于张鼎势微和董天伦明里暗里的阻挠,不能光明正大的搞凉州大马培育。

张鼎与金繁商议,把金繁马场搬到凉州城南百里之外的草原上,以避开董天伦的视线。然后悄然养殖,亦可省去许多的麻烦。

现在好了,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府库里的银钱用在建设金繁马庄上。

在金繁马庄门口,马腾看到了两匹雄赳赳气昂昂的凉州大马雕像守在大门两边。

别人家都是石狮子守门,偏这金庄主特立独行,看来又是一个爱马成痴的奇人啊!

不过,若非此奇人,又哪里来的西凉府金繁马庄呢?说不定现在的凉州大马已经绝迹了呢!而作为武将,又有哪个人不会爱马入骨呢?

战场上的残酷厮杀,一匹好坐骑就如同多添了一双臂膀,对敌作战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自身的伤亡。

思及此,马腾对即将晤面的庄主金繁已然起了敬服之意。

金繁原是张鼎太守的兵曹从事,主司战马的日常牧养事宜。在太守府主理军马配置期间,吃住俱与马在一处。所以,对养马亦有自己的一套。

张鼎看其因实在爱马,便给予支持,资助他部分银两,金繁更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兴建起了金繁马庄,主要从事凉州大马的培育,并为西凉府提供优质的良种马。

金繁马庄设立以来,虽命运多舛,但最终能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当然了,金繁马庄最早培育凉州大马是在暗中进行的,张鼎第一次考察金繁马庄的时候,也是在避开董天伦耳目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金繁马庄,张太守曾向金繁提出过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你可知建这个马庄不单单是为了养马为乐?”

金繁追随张鼎多年,深知太守胸中抱负,自己也不是无知莽夫,便郑重回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金繁虽然一介马夫,但骨子里也有热血。

现在,眼看着凉州大马濒临绝迹,我心里焦急如焚。我金家祖辈生在西凉,代代爱马养马,尤其对凉州大马情有独钟,因此传下来一部《马经》。

我不能眼看着凉州大马在我手里绝迹。所以,我才要兴建马庄,把凉州大马的培育工作做起来,同时也为咱们西凉兵的强大尽一份力量。”

金繁的一席话,感染了张太守,张太守慨然承诺:只要能把真正的凉州大马培育出来,能为我西凉骑兵所用,一应的开销杂耗太守府必然不能袖手旁观。

金繁和张鼎太守有了此番交流,金繁则心无旁骛的培育起凉州大马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金繁马庄终于形成了现在年繁育凉州大马三千余匹的能力。

万事开头难!建马庄伊始,为了把真正的凉州大马品种引进回来,金繁跑遍了整个西凉地域,购买回来了近百匹真正的凉州大马和相近的良种汗血马。

好马自然价格不菲,金繁是倾尽所有财力,其中艰辛难以尽述。这些凉州大马和良种汗血马到金繁马庄后,金繁没日没夜的对这些种马进行鉴别、实验,最终选定了十七匹作为凉州大马的种马。

如果将这样的行事比作农人的耕种,那么现在,这些种子已经在金繁马庄生根发芽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

值得欣喜的是,董天伦失势后,再没有专意与马庄寻衅的羁绊,这里便正式打出了西凉府“凉州大马”繁育场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