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秋风阁中论科举
苏柄才没那闲工夫去闹事,走进秋风阁,选了一处雅间,点了一桌子的菜,五个人依次落座,就算是开席了。
菜是天心城最新鲜的山珍海味,酒是秋风阁最好的桂花酿,好不容易能吃一回地球的食物,苏柄从来不会吝啬这么一点小钱。
别的不说,毛三跟杨宗保两人看着满桌子的菜,那是又爱又恨。把他们俩馋的不行,只恨爹娘没给他们多生一个胃。
原本他们俩中午就吃的撑,现在这一大桌子菜,不吃吧,心疼,吃吧,胃疼。
两位书生也不见得好的到哪里去,他们俩一心只读圣贤书,日子过的清贫自乐。
突然面对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有些不适宜。
苏柄看出了书生的紧张,举起酒杯率先做了个开场白。
“在下苏柄,敢问两位秀才,高姓大名?”
为首的书生急忙端起酒杯:“不敢妄称,在下王安石,字介甫,不过小小一秀才,承蒙公子看重。”
王安石?
这可是一位大人物,苏柄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朝一日还能看的见大宋名家。
只不过这个地球的王安石,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罢了。
既然这一位是王安石,那另一位呢?
“在下王少述,多谢公子抬爱。”
“言重,言重了。”
苏柄跟王安石等人相互通报着姓名,让毛三跟杨宗保浑身不太自在,他们这种打小在街头巷尾厮混惯了的人,哪里受得了这种阵仗。
就单论王安石兴致来时吟诵的诗句,杨宗保就听不懂,一个字都听不懂。
见杨宗保坐立不安的样子,王少述以为他是拘谨,出言问道:“这位兄台是?”
“我叫杨宗保,跟着我家大哥出来见见世面。”
“大哥?”
王少述有些不太相信,看苏柄的穿着打扮,跟杨宗保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又怎么会认小弟呢?
苏柄解释了一句:“这位是我的贤弟,天心本地人氏,杨宗保。”
王少述也不再多想,端起酒杯:“杨兄,今日得见,属实有缘,王某敬你一杯。”
对于酒量,王少述还是有些自信的,他家祖上是开酒坊的,自己从小喝到大。
至于王安石,酒量更是不错,连下两杯还跟没事人一样。
要知道,秋风阁的桂花酿可不是低度数的酒,而是采用了蒸馏法的高度酒。
天人的入侵,将一批落后的工艺制法全部淘汰,现在天心城里的酒坊一半都采用了蒸馏法。
介绍完杨宗保之后,苏柄又顺带介绍了毛三。等敬完一轮酒后,苏柄才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我看二位都是读书识字的文人,如今科举不开了,就没别的营生?”
话音刚落,王安石就直皱眉头,不过好歹这顿饭是苏柄出钱,而且人家还帮他解了围,只能向苏柄解释:“怎么没有科举?科举还是每三年一次。”
还有科举?难不成毛三骗了自己?
就在苏柄转头盯着毛三的时候,王少述苦笑着摇摇头。
“唉,介甫,你何苦自欺自人呢。”
“少述,我怎就自欺自人了?”
“科举还有是不假,三年一期也确实,可你我这般苦读圣贤书的人能考的进吗?如今的科举,哪一门不是要塞上成千上万两的银子,才能过会试。”
说罢,王少述举起酒杯,双眼死死盯着,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可怜我圣人弟子,哪怕做些笔墨文章的功夫,也要用臭铜烂铁去打点门路。不然的话,一个字你也别想让人看见。罢了,罢了~”
两句罢了,说出了王少述憋在心中的苦闷愁肠。一仰头,杯中酒落肚成愁。
对于王少述的坦白,王安石显得无地自容,他也是个读书人,也参加过两次科举。
可每一次,科举的考官都名正言顺的向他索要贿赂。还告诉他,不交钱是通不过科举的,死了这条心吧。
以往历朝历代不是没有过科举舞弊的事,只是其他朝代都生怕事发,小心翼翼的藏在阴暗之处。
可如今呢?听听考官的话吧,多么名正言顺,多么理直气壮。
在王安石的身上,有着文人该有的傲骨,他宁可屡试不第,也不愿让铜臭污了自己的学问。
只可惜,这天下已没有一身傲骨的朝堂官员了。
这一顿饭,几个人聊天的兴致都不高,只有苏柄不停的在问,其他人勉强回答。苏柄问的很仔细,大多都是关于天人的问题。
最后结账时,管事的来算账,五个人一共花费白银四百二十两。
听到这个数字,杨宗保第一个不答应,拍桌而立,站起来顶在前头。
“你这厮,好大的胆子,一顿饭要了你爷爷四百多两银子?你不如直接去当铺票行抢得了。”
管事的也不恼,好声好气的说道:“诸位客官,我们这儿都是明码标价,从不欺客。就拿诸位喝的桂花酿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好酒。光是这一瓶酒就要二十两银子,诸位要了十瓶,那就是二百两。”
杨宗保被管事的话给吓了一跳,看向桌子上摆着的酒瓶。充其量大小不过也就四、五两的量,这一瓶酒竟然能买这么贵。
而且更重要的是,十瓶酒压根就没喝完,还剩了四瓶。
杨宗保还想再说些什么,苏柄连忙摆手示意:“店家明码标价的生意,这顿饭我也吃的开心,四百二十两,不贵。”
“既然不贵,贵客请结下账吧。”
苏柄从袖子里掏出两张银票,上面的面额各是三百两。掌柜的接过来,验了验真伪后,找给了苏柄一百八十两。
临走时,杨宗保见苏柄没有打包剩余饭菜的意图,不知从哪儿掏出一张荷叶,顺手拿起一条完整的河鱼,三下五除二的工夫便打包好了。顺带着,还揣进两瓶桂花酿。
毛三看不得杨宗保这样,冷哼了一声,在他看来,只要跟着苏柄这位大人,什么好吃的吃不到。
苏柄是全然不在意,走出秋风阁后,即将分别之时,苏柄喊住了王安石跟王少述两人。
“两位兄台,今日得以相聚,哥哥甚是欢喜,这里有些钱财,权当今日耽搁你们时间的赔罪。”
说着,苏柄又掏出两张银票,每张上面写着:等同大梁官银一百两。
杨宗保看着眼馋,可他知道,这钱不是给他的。
王安石跟王少述压根就不想拿这钱,极力推辞:“若是兄台真拿我们兄弟二人当朋友,就不要拿钱出来,今日秋风阁之事,还未报答过兄台,又怎能拿这钱财。”
苏柄还要再劝,可王安石跟王少述是两个硬骨头,非但不肯拿钱,说话间还上了气头。
见如此,苏柄也只能作罢,将银票放好,笑着替二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