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结果

“哦,西夏人撤军了?三山关那边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李元昊会忽然改变主意?”正在庭院中练剑的郑宏接到常德关于西夏大军撤军的消息之后,有些惊讶的问道。

“大人,根据我们的消息,似乎是西域的问题,西域的高昌国趁着李元昊将主力全部调去三山关之后,趁火打劫。”

对于高昌国的行为,郑宏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这种傻逼行为,人家强大的契丹和吐蕃都没有动手,你一个小国站出来趁火打劫,简直是不要命了。

不过高昌只是一个小国,就算西夏内部兵力空虚,但是越是高昌能够欺辱的,难道这里边有什么隐情。

常德接下来的话解答了郑宏的疑惑,只见常德说道:“这次高昌入侵只是西夏撤兵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乃是三关镇另外两镇的援兵已经到了,并且击溃了李元昊的左路先锋,对整个西夏大军形成了合围,再这样下去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西夏大军全军覆没,因此李元昊才决定撤军。”

这就对了吗,李元昊这么雄才大略的君主怎么可能因为小小的高昌犯边就撤军,原来是三关镇的援兵到了。

大宋对西夏的三关镇防御乃是由三山关,狮子关和道口镇共同组成,这三镇乃是防御西夏的重要节点,驻扎的都是精锐的边军,只是因为三山关乃是西夏入侵中原最佳的路线,因此对三山关攻打的最为频繁。

“这次三山关的损失怎么样,能不能趁机收复失地?”常德现在十分关心三山关的损失情况,之前西夏的进攻之中只有榆宁镇因为孙秀的关系没有被西夏人攻打,因此榆宁镇的实力非但没有收到损失反而还加强了不少。

如果这次三山关的实力大损,肯定不会趁机收复失地,顶多是将三山关周围的几个屏障收回就算了,而剩下临近宋夏边境的城池肯定无力顾及,这样一来就给了郑宏扩充实力的机会。

对于郑宏的询问,常德想了一下说道:“大人,根据情报,三山关这次和西夏是拼了个两败巨伤,如果不是另外两镇的援军及时赶到,三山关恐怕就陷落了,当时据说杨宗保都已经亲自上城搏杀了,而且三山关的统领焦贵以及一大批将领都战死了。”

听到三山关实力大损,郑宏心里就又底了,他对常德说道:“你马上派人给京城的国舅爷写一封信,让他和西夏人联系,看看能不能把榆宁镇周围的几座县城让给我们。”

郑宏不贪,暂时并不打算将所有西夏人占据的城池全部给攻占下来,毕竟怎么说也要给西夏人下次进军留下给线路,但是榆宁镇周围的城池绝对要拿下来。

“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等等,我还有事要你去做,”郑宏叫住了转身离去的常德,再次吩咐道:“你派人去西夏那边一趟,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们通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派商队去西夏进行贸易。”

常德虽然不明白郑宏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还是说道:“大人,这次西夏人为了进攻三山关征集了大量的民间物资,这次他们战败,之前他们所有的斩获全部化为乌有,现在他们肯定极度缺乏物资,如果我们愿意和他们通商,他们肯定不会不同意,毕竟我们这是再帮他们,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你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郑宏看到常德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些生气的说道。

得到郑宏的允许,常德说道:“大人,之前您可是亲自下令将国舅爷给西夏的物资给烧掉了,可是为什么您这次又主动的将物资给西夏人呢?”

对于常德的这个问题,郑宏早已想好了说辞,只见他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商队,尤其是这种跨国商队,他从来就不是什么简单的贸易行为,我们很多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或许能够通过商队来获得,而且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个商队向西夏的老百姓输送一种理念。”

“大人,是什么理念?”常德本着打破砂锅问道底的精神开口问道。

“当然是宣传爱与和平,强调民族融合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西夏就是我大宋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本不愿有伤和气,但是西夏人在李元昊的带领下屡屡引发战争,这是不对的,只有紧紧团结在党,咳咳,大宋的身边,才是西夏今后的唯一出路。”

常德听到郑宏的胡扯,顿时两眼冒光说道:“大人,在下明白了,我这就去组织商队,绝对不会让您的心血白费的。”

在郑宏一片欣慰的表情之中,常德急匆匆的去准备了。

当然,郑宏的欣慰都是装出来的,他之所以这么做绝对不是因为爱与和平,这两个词绝对和他沾不上关系,如果不是系统在那盯着,他还不知道能够做出什么荒唐事来呢。

郑宏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两个原因的,首先,因为之前郑宏大肆发展制造业,在来自现代的技术加持下,榆宁镇的制造业突飞猛进,生产效率不断的提高,但是因为没有广泛的市场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在榆宁镇的仓库之中,郑宏这么做是想要给自己的商品这个倾销地,而西夏就是目前最好的目标。

这第二,就是狄青和百花公主的原因了,毕竟是奖励一个终极抽奖的存在,郑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这个大奖地,但是想让这两人最后在一起,这任务的难度绝对不比帮助大宋消灭西夏来的简单。

为此,郑宏想要派出商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除了宣传爱与和平之外,重点要宣传《罗密欧与朱丽叶》类似的爱情故事,因为身份的敌对导致相爱的两个人到最后却不能在一起,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人间惨剧。

郑宏已经计划好了,到是候他的商队到达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相关的评书,戏剧和话剧等相关故事,郑宏就不信来自后世他的还能改变不了古代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