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九州化实,得位真君

西游世界,三十三天之外,兜率宫前。

灵草与神泉之间,一道光华腾起,凝聚收缩,显露出了王珝的身形。

长吐一口气,王珝回头看了一眼如烟花般绽放泯灭的光点,笑了一声:“天帝真是越来越不遮掩了,竟然会直接将我送到道德天尊所在之地,看来两位彼岸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

早在魔法世界中的迪伦还在调教自己二弟子的时候,王珝本尊就已经被某方宙光碎片中的天帝投影拉了过去,逼迫他静坐旁观,再也无法插手真实界世间诸事。

直到顾小桑身死,孟奇隐居荒山野庙,一切都走上了原定的轨迹,天帝才将王珝放了出来,旋即又不由分说地把他送到了道德天尊这里,美其名曰“为他助长功行”。

“作为当世唯二没有沉睡的彼岸者,若非道德天尊清静无为,天帝又要伪装出自身已经陨落的事实,不便出手,恐怕诸天万界早就成了一团橡皮泥,任二位彼岸者揉捏了。”

对彼岸者的大能产生了深深的憧憬和忌惮,王珝没有随便活动,而是恭敬地站在原地,静候道德天尊派出门下童子,前来接待。

果然,不待王珝细细打量周遭景色,准备体悟此地玄妙,不远处的普通宫殿内便走出了一位身穿银袍的童子,笑眯眯拱手打稽:“师弟来了?大老爷早有吩咐,你若前来,便随我去拜见大老爷罢!”

“有劳师兄了。”王珝郑重以待地回了一礼,方才随着对方身影,往宫殿之中走去。

“师弟不必客气,”银角童子笑了一声,“我观师弟神满气足,离真君之境也不过临门一脚,只需静坐数日,便可水到渠成。想必再过不久,师弟亦能摘得金仙道果,列身诸天大能之中了。”

“那就承师兄吉言了。”王珝心中一动,似是感应到了什么,出言道谢。

“呵呵。”银角童子意味深长地笑了两声,不再出言,引着王珝走入了曾经来过一次的兜率宫中,走向了正殿后方所在。

绕过正殿,穿过楼阁,踏过门槛,在银角童子的指引下,王珝来到了一座布置简朴清雅的房间,看到了那位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

房间内只有一张案几,桌上摆着一卷竹简,其后盘腿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道装老者,身前绣着一副黑白阴阳鱼绕成太极的图案,其余平平常常,仿佛普通之人,仿佛天地自然运转时大家习以为常的规律。

“弟子拜见道祖。”

面对最古老的彼岸者之一,三清当中的道德天尊,王珝收敛住心里的种种情绪,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俯身下拜。

“起来罢,”鹤发童颜的老者双眼半开半阖,声音苍老而寻常,“你与南华纠缠不断,又得了灵宝认可,倒也可以称吾一声师伯。”

王珝闻言大喜,没想到此行还意外收获,听道德天尊话语,自己怕是被灵宝天尊当做了门下众多记名弟子之一。果然,在九州界回溯历史时所经之事早被三清看在眼中,如今也算是作出了正面表态。

“想必银角师兄愿称呼我为师弟,也有这一重因果在吧?。”

心中思绪一闪而过,王珝重新俯身拜道:“弟子王珝,拜见师伯。”

“善,”道德天尊仍未睁眼,接着道,“玉皇道友送你过来之意,吾已然知晓。你且在此休息三日,届时再来拜见。”

王珝低头称是,但又忍不住打探道:“敢问师伯,弟子所知《一世之尊》之......”

“南华另出机杼,自开一条超脱之道,”道德天尊淡淡出言,打断了王珝的话语,“你便是他用来验证收获的成果之一。此事你二人自行解决,吾不做干涉。”

“是。”王珝不再多言,目送道德天尊拂袖站起,负手离去,银角童子追随在后,将这处房间让给了王珝歇息。

“听天尊言语,幕后黑手果然是南华天尊,也不知他所行的超脱之道有何妙处,竟能让他窥视到未来的某一种可能?”

修行到了王珝如今这个地步,早已能确定自己所处就是当前时间节点,而非什么过去的某段历史,或者另一条时光长河支流之类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王珝现在还处在孟奇尚未成就彼岸的“第一周目”之时,梦中所见《一世之尊》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结果罢了。当然,在得到道德天尊和天帝两位彼岸者的承认后,这种发展结果极有可能成为确切的未来,成为真实不虚的历史走向。

“另外,除了《一世之尊》外,我梦中所见还有其他话本小说,这些故事中也有部分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比如与我因缘不浅的陈姓大能,以及那方魔法世界。既然如此,说不得以后还会遇上类似世界......”

心中转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念头,王珝来到了案几之前,看到了那卷被天尊留下的竹简。

“这个是......”

王珝伸手拿起竹简,神识探入,汲取着内里用赤明玉文书写的内容,发现其中并非自己所想的绝世神功传承,而是一篇玄之又玄的大道经文,阐述了一种以水元为主的天地开辟之秘。

“《太一生水篇》,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王珝心中一转,便知晓了道德天尊的用意,于是不再客气,盘膝而坐,将其中真意融入自身道途之中。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

玄妙无比的大道经文自王珝心田一一流淌而过,以他曾经接触过的天尊手书《清静经》为引,缓缓融入到王珝本身的三元真水大道中,以水元为主,统纳天地阴阳。

“以水为太一主,分天地,转阴阳......这是以水德之身登临帝位之法啊!”不知过去多久,王珝轻轻吐了一口气,喃喃道,“莫非道德师伯有意将我推上天帝之位,帮天帝摆脱陨落的命运?这是他和天帝达成的交易之一?”

......

王珝身中洞天,九州界。

京城,南郊,天坛。

文武朝列,百官噤声,兵马拱卫,万民齐观。

今日是冬至日,也是新朝开国之主正式登基祭天的日子,是以京城百姓早早接到通知,携家带口在远处围观。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今这位开国之主实乃难得的圣明之君,其人自关中之地起兵,据地称王,北上扫除外族,南下平定苗疆,家国一统,混一九州。同时又励精图治,与民休养,获取百姓支持,而后方才决定要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而朝中文武百官对此又是另外一种看法,当今圣上并非世家士族出身,但却心有沟壑,胸怀天下,同时又体恤民生,精力旺盛,不爱女色,专注政事。在他的铁腕统治下,中央地方俱被捏成了一个整体,少有贪腐之事发生。

或者说,一旦有类似事件出现,绝对是从重处理,决不轻饶。

“惩前政废弛,治尚严峻,澄清吏治,后宫肃明。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当今实身兼之。”

这是大臣们给出的一致评价。

在静默的等待中,随着吉时到来,穿着龙袍的当今圣上,过去的秦王,现在的九五之尊,王唐面沉如水地走上了高台,展开了祭天表文,开始诵读。

“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知皇灵眷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有归,不获已而当之。在昔帝王,靡不繇斯而有天下者也。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前朝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

王唐凝气开声,低沉的嗓音回荡在天坛之上,百官心中,直达上天。

而在高空之上,两道人影乘风驾云而立,目视下方。

站位靠后的女子侧耳听着祭天表文的内容,同时看了一眼身前男子,嘴唇微微抿起,对自己师兄的行动不太理解。

按惯例来看,二人现在本该在与天坛圜丘相对的方泽坛附近观礼才对,绝非出现在圜丘附近,见证人王祭天。

即使师兄是人王的血亲兄弟,在朝中有供奉名号也不该如此。

女子思虑再三,轻轻吐了口气,还是没有说些多余的话,只是默默地站在男子身后,等待着其人的动作。

“颛顼以水德而王天下,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模糊间,她听见师兄口中喃喃吐出了一句话,似是某本上古典籍所记载的一段内容。

“师兄?”女子疑问一声。

“没什么,”听到女子反问,师兄摇了摇头,淡笑道,“只是觉得有些巧合罢了。”

不待女子继续出言追问,师兄转开了话题:“走吧,去方泽,看看他们进行的如何了。”

“好。”女子按捺住细究的心思,应了一声。

......

京城北郊,方泽坛。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前者于冬至,后者于夏至,此乃古之范例。除此之外,还有春分日于东郊朝日坛祭日,秋分日于西郊夕月坛祭月。这一系列祭祀活动,被统称为郊祭。

按惯例来看,冬至日的方泽坛,除了守卫兵士之外,应该再无其他多余人等存在才是。

不过此时的方形广场上,正有一群奇人异士聚在一起,看着中间焚烧表文的那个年轻道士。

“这样真的有效吗?”

人群外围,一名身着官服,气势不凡的中年男子看着人群中央,语气中有些忧虑。

“谁知道呢,不过聊以**罢了。”在他旁边,一人身着劲装,打扮隐有苗疆风情,低叹了一声。

官服男子闻言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自前朝倾覆,北胡趁势而起,中原气运外泄,世间灵气便进一步下降,导致修行愈发艰难。

这种情况下,许多隐世山门再也无法坐视旁观,只能纷纷入世,相助中原潜龙争夺九五之位,好收拢气运,以此补益世间灵气。

不过结果嘛,并不尽人意。

随着群龙争位逐渐激烈,灵气消失的速度反而进一步增加,许多前辈高人在闭关突破时都不慎走火入魔而死,致使修行界很是凋零了一批中坚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几大宗门经过商议,终于提出了一个法子,那便是绝地天通!将世间所剩不多的灵气尽数收拢起来,而后封山设阵,将世俗界与修行界彻底隔离开来,彼此之间互不相扰,各得其序。

当然,作出这个决定也非一帆风顺,其中不知经历了多少争斗与谈判。但如今他们既然能站在方泽坛与人王共同祭天定约,那便足以说明他们是最后的胜者,那些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好了,此处仪轨已毕,我等可以离开了。”

在众人围观下,祭台上的年轻道士转过头来,对着台下道。

“劳烦清应道长了,”有人抱拳道,“如今我等和人王立约之事已毕,绝地天通以立经世之。这便就此离去,好迁移宗门,进入秘境了。”

“可。”清应道人点头应许道,又望天看了一眼,对其他人道,“各位道友若无其他事要办,便散了罢!”

“善。”众人本就是来此观礼,祭天一事早已由清应道人背后的楼观道一手包办,且象征意义又大过实际意义,他们也乐得无事一身轻。见清应道人出言送客,便纷纷应了一声,出声告辞。

正当众人离开方泽坛时,突然心中有感,不约而同地抬头向天上看去。

只见方才还万里无云的冬日晴空突地暗沉下来,浓密的铅云转眼间覆压了这一方天地,其中闷雷滚滚,电蛇在其中萦回。

“这是怎么回事?”见此奇景,众人皆是一惊,此等天地伟力,绝非人力所能企及,但又来得如此突然,令人心生不安。

“莫非是我等举动,触怒于天了?”有人忐忑不安道。

“笑话,大道无情,天地无私,岂会对我等举动作出反应?”也有人冷笑着反驳。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圜丘那边也乱做一团时,忽地一声惊雷炸响,回荡在天地之间,浩荡不休。

“......”

受惊雷震慑,众人一时都是无言,只是望着低垂的彤云,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就在场中一时无言之际,天空忽然有阳光洒下,穿破乌云,直直投射下来,如光柱般笼罩在京城上空,似是自天地间分割出了一方净土,显得奇异无比。

“这是......”有人睁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神色,“祥瑞?”

此人显然出身儒门,是朝廷在修行界的代表。

“谁知道呢。”有人虽然想反驳前人所言,但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出什么腹稿,只能不服气地低声嘟囔了一句。

“别的不说,光是这副奇景,本朝人王的法理就得到了巩固。”有关注朝政者感叹道。

“此话不假,但这副景象的时机出现得也太过凑巧了吧?”亦有人皱眉道,“心里总有些不安......”

在场众人好歹都是修行人士,都有修为在身,加之自身并未受到伤害,是以很快都反应过来,彼此间开始讨论。

而在人群中央,清应道人常年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惊色,低头看向自身双手,愣愣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树梢之上,曾在圜丘出现过的一男一女则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场下众人,男子笑道:“数十年筹谋,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也算是水到渠成罢!”

不顾女子疑问的眼色,男子闭上了双眼,复又睁了开来,映入眼中的是一方布置简朴清雅的房间。

“已经过去两日了吗?倒也来得及。”

意识从九州界中抽出的王珝低语一声,身周虚空溶解,幽暗浮现,身体仿佛要消失在其中,化作了一个个深邃无垠的宇宙和世界。

他的五脏六腑加速衍化,九窍有“神”诞出,眼耳口鼻等轻灵往上,缓慢衍化着不同的天地,前阴后阴沉淀,演绎出黄泉冥河景象。

“夫水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王珝对于《太一生水篇》的感悟尽数汇作一句话,勾动了自身窍穴,燃烧起无形火焰,推动着他轻轻往前一迈,跨过了天仙的门槛。

悄无声息间,一道道虚幻身影从王珝身边的幽暗浩瀚宇宙中飞出,有与众神之主奕棋的天汉神女,有穿着玄黑武道服的中年武者,也有没有显化人形的蔚蓝色大门、缓缓流淌的漆黑河流、血海之上沉浮的莲花......

诸影入体,传说特征归位,猛地将王珝五脏六腑的本质进一步提高,而他泥丸祖窍之中的“太一水主”真灵则谨守自我真如,独一无二。

汩汩~

王珝的五脏六腑中似有泉涌之声传出,阴阳划分,清浊相隔,“碧落”与“黄泉”先后生出,又以“诸海”为主体,将二者彻底包容,将王珝的周身窍穴化作诸天虚海。

身中洞天炼假为真,周身大窍化作天地雏形,彼此间互相呼应,构成了一方多元宇宙雏形。王珝此时,已经踏入了天仙之境,并且厚积薄发,直接顺势掌握了一大批他我投影,距离传说之境也更近一步。

“如今我也能自称一句真君了。”王珝睁开双眼,其中幽暗玄黑,似能吞没一切,“该去道德师伯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