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闲着也是闲着

看着老吴建炉,辛无病不由感慨,万勿低估古人智慧,这决计不是句套话。

老吴给辛无病详细数出要建一座能炼钢的炼炉需要的材料,先是烧制好的耐火砖,需要选用上好粘土、石英砂、白云石以及琉璃粉末,大致与陶瓷烧制的材料相似,老吴的独门配方是加入石墨,具他所言,这样的耐火砖使用寿命比没加入的要延长一倍。

中都附近有多处产石墨,但却无人用此物,老吴是年轻时听自己师父提起过这种方法,当时并未十分在意,后在燕地偶然发现了石墨,于是在一次建砖窑的时候加入了一些,结果那处砖窑的耐火砖用了许久都未更换。

老吴知道有一处产此物,于是辛无病又雇了些农人,去中都郊外十几里处找到了石墨产地挖取。

这石墨矿并不是辛无病印象中那种墨黑色,有些发灰,他猜想这或许与矿的品质有关。

材料好准备后,辛无病让院子去买了不少石炭堆在院中,准备烧制耐火砖时,老吴又给辛无病指出一个之前忽略的问题,用石炭是炼不了琉璃和钢铁的,需要先烧成铁碳,听老吴解释许久,辛无病才明白,这铁碳就是焦煤。

此时炼焦方法比较简单,用泥和耐火砖建一个圆柱形的高炉,底下掏空,上面开口,如同一个瓮一般,然后把石炭倒入炉中,直到填满高炉,然后用木炭引燃炉中石炭,再在炉底放上石炭燃烧,用风箱助燃,燃尽后用铁钩掏出煤灰,继续加入石炭。

如此燃烧三天后,在高炉旁立一木梯,用一竹筒往炉中注水,直到炉中炭火熄灭,停止注水,待炉底石炭燃尽,搁置一天,便可用铲子铲出炉中烧好的铁碳。

此时一炉石炭只剩一半,而炉底也需烧尽如炉中一半之石炭,铁碳与石炭的产出比为三比一,即三斤石炭炼出一斤铁碳。

效率有些底下,能耗也十分高,但辛无病在见识了铁碳的燃烧能力后,便觉值得。

炼焦,烧制耐火砖,搭建炼炉花了十多天时间,辛无病的钱也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老吴搭建的这座小高炉高约两米,直径约二尺五寸,上下窄,中间宽,有出渣口和出料口,进风的管道有一尺长,用的是铁匠铺那种大号的风箱。

完全是按照冶铁炉设计的。

放入焦炭引燃后,再依次倒入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和少部分铅矿,然后拉动风箱。

一个时辰后,当玻璃液缓缓从炼炉的出料口中流出时,辛无病有些紧张,赶紧用铁钎子挑出一些,像小时候裹搅搅糖一般,把玻璃液裹在铁钎子上,然后放入水中,一阵白汽冒起后,等了十几秒,辛无病把冷却的玻璃取出来仔细打量。

终于是印象中透明玻璃的样子,虽然还是带着一层淡淡的绿色,但辛无病心中知道,试制玻璃成功了。

“小官人,这琉璃……”老吴有些紧张的问道,这透明的琉璃他还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辛无病要的东西。

忙活了这么久,又看着辛无病大把的钱撒去处,老吴都替他心疼,也搞不明白这小官人到底是要干嘛。

“哈哈哈……就是这东西,就是这东西,吴老丈,成啦,成啦!”辛无病开心大笑起来。

此时,辛弃疾闷闷不乐的走进后院,对辛无病说道:“十二,这次应试,出来些问题。”

“啊?怎底回事?”辛无病楞了一下才问道。

自己最近忙着鼓捣玻璃的事情,居然连辛弃疾参加科举之事都忘了。

辛弃疾苦笑一声,“经义与词赋对我来讲,无甚难度,但在弓箭和骑射之时,其他人都是一石弓,而我手上的却是两石弓。”

“配给我的马,跑出数百步居然折了前蹄,呵呵……你觉得这样,我还能有好成绩?”

“哥,这……这定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手脚,此事蔡相公可知道?”

“文试主考官是张相公,武试是兵部尚书耶律元宜为主考官,文武考试分开进行,有一项成绩不佳,便不得进入殿试,蔡相公不是此次考官。”

“兵部尚书?他为何要算计你?”

“此事我不清楚,无人授意,那就是意外咯,呵呵……”说罢,辛弃疾的苦笑又变成了自嘲一笑。

“金朝的官,不做也罢。”辛无病只得劝道。

“放心,我还没有那么想做北地的官,只是此事有些蹊跷,似乎最近有许多事皆是针对我们。”辛弃疾皱着眉头,沉吟道。

这时辛无病发现辛弃疾的袖子上有血迹,他连忙抓起辛弃疾的手问道:“哥,你受伤了?”

“没事,就是伤口崩了。”

“走,回房我看看。”

辛弃疾膀子上的伤口一直都没好利索,这次他考试骑射时,拿到的又是两石弓,若是平时,辛弃疾可开两石弓,但今次伤口未愈,又从马上摔下,急促拉开两石弓,让辛弃疾的旧伤口顿时崩裂开。

辛无病赶紧给他上药,包扎好。

……

未时后,有院子来报,蔡圭来访,在正厅中等候,两兄弟忙赶过去。

“坦夫,你没事吧?”蔡圭看到辛弃疾兄弟后,开口问道。

“劳大官人操心,我无事。”辛弃疾对蔡圭躬身道。

辛无病也连忙给蔡圭见礼。

蔡圭拱手回礼道:“坦夫,今次应试之事,家父已然知道,吾等实在未曾想到,他们竟然公然在考试中做手脚,简直是欺人太甚,你们放心,家父定然会向皇帝禀报,要求彻查此事。”

“只是有一事家父让吾来告知你等,皇帝到如今未就你们被袭之事表态,你们得先沉住气,静观其变,还有暂不回开封,谨防路上被他们算计。”

“那我们就一直龟缩在这别院中?”辛弃疾面无表情的问道,忍住了心中的不快。

“只要不离开中都城,家父曾言,皇帝虽然未追究,但也不会让此种事情再次发生,现在已经有数位汉人官员递交了辞呈,皆是与仆散家有过间隙,但是皇帝没有同意。”蔡圭道,言语中有安抚之意。

“那我们要在中都待到何时?”辛无病问道。

“这个家父未曾提起,不过,吾听闻最近契丹人有些不太规矩。”

“你们且安心在此住下,你祖父哪里,家父已经去过信,相信不日就有回信,如果有甚需要,尽管开口。”蔡圭语气和善的说道。

“多谢大官人,我们兄弟二人感激不尽,不知蔡相公何时有空,我们兄弟想当面致谢。”辛弃疾又拱手躬身道。

“嗯……”蔡圭沉吟一声,“最近都不用了,等事情明朗些,家父自然会唤你二人的。”

“你们只要留在此处,安全应当无虞,趁着有时间也可好好逛逛这中都城,还可静下心来看看书,也无甚不好呀。”蔡圭笑笑道。

“大官人,我想在这城中开一家医馆,不知可行否?”辛无病趁机又问道。

“开医馆?哦,是了,你是名大夫,这是好事,你看上哪个地方,尽管让人来告知与我,交引之事吾招呼一声即可。”

“那就谢谢大官人了。”

几人又客套几句后,蔡圭便离开。

“哥,不让我们离开中都,是甚意思?”待蔡圭离开后,辛无病向辛弃疾问道。

“哼……”辛弃疾轻哼一声道:“难怪能做到至尚书左丞,看来这位蔡相公已经得到皇帝授意,留住我俩,名为保护,实为牵制祖翁,若祖翁有甚举动,恐怕我俩在这中都城也就不安全了。”

听得辛弃疾解释,辛无病心中一顿火气,完颜亮居然又用这招,这制衡之术玩得真是炉火纯青呀。

想到此处辛无病决定要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尽快把青霉素制出来,另外还可以考虑是不是造几样火器来防身。

但是这火器怎么造?前世也没经验呀。

“你又在想甚?”

“哦,开医馆之事,反正现在走不了,闲着也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