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套路之中有大道

虽然有些随意,但张恪几乎可以确定这支上虞张氏应该就是张华的后人了。

他眉头渐渐舒展开,扶了扶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伸出,轻轻道:“真相只有一个!”

在张华执政的期间,或许是狡兔三窟之计,或许是心知乱世不可避免,为保族血,悄悄让一批后人来到了南方,定居在会稽郡上虞县镜湖边上。

这些藏书应该也都是从那时候悄悄运来的,正是因为这些藏书的存在,张恪才确定他们是在张华生前掌权时过来的。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自己这位便宜祖宗是被夷了三族的。

如果在张华死后,还带着这么多足以装几十辆车的书南下,那不叫逃难,那叫作死。

同时,看如今坞堡中人丁的情况,来的人应该不多,但钱财肯定没少带。

领头最核心的就是便秘的族长祖父。

而后他们得知了张华的死讯,“痛定思痛”,不许后人出仕,以免重蹈覆辙。

奇怪的是,此刻的张恪虽然对这种因噎废食的蠢货行径觉得十分不以为然,但亦能体谅他们的痛苦。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悄然代入了张恪的角色。

毕竟,来都来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坞堡还算气派,张氏一个寒门也没见什么厉害人物还能养得起这么多奴仆。

既然是张华的后人,那这儿应该也有裴頠的《崇有论》吧。

玄学两大派,“贵无”和“崇有”。

先有“贵无”,再有“崇有”,而“崇有”的出现就是反击“贵无”的。

当时“贵无”的学说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以至于时俗放荡、不尊儒术、口谈浮虚、不务实事、不遵礼法,以至于皇帝觉得这不行啊,你们这么搞,我这个皇帝很没面子也很没里子的。

于是裴頠临危受命,出来搞了个《崇有论》,“杠”它一杠。

不过他还是失败了,和好友张华一样,没能挽救晋朝,西晋和东晋的上层权贵们还是选择了服散、敷粉、旷达超脱的那一套“贵无”思想,越来越颓废、越来越享乐,最终滑落深渊。

果然,张恪在藏书房中找到了裴頠的《崇有论》,打开一看,居然是裴頠亲自抄写的。

张华张茂先,没跑了!

张恪心满意足,拿着《崇有论》和另外几本玄学书籍,开心地走出了藏书房。

在张论那儿登记的时候,祖父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些,点了点几卷书的名字,语重心长,“看书不在多,贵在精。”

张恪没有反对,也没有嬉皮笑脸,而是恭敬应下。

对于合理而正常的善意,他虚心接受。

至于改不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按捺着一颗激动的心,跑回书房。

坐在书房中,他并没有立刻打开这些书轴,而是开始搜寻自己脑海中,那些关于张华的记忆。

首先,是张华后人这件事,被人知晓,是不会有政治上的风险的。

因为张华死后不到三年,惠帝就下诏为其平反,一切罪名都取消,一应爵位封赏财产都重新归还,还有个孙子继承了他壮武郡公的爵位。

不是骂人,这个孙子是真孙子。

名叫张舆。

咦,张舆、张论,那个年代就有舆论这么高大上的词语了吗?

其次,如果暴露,会有什么后果?

大人物都是有仇人的。

张恪前世看《通鉴》,翻到晋纪,从惠帝开始,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杀、诛,看得他头皮发麻。

如果没有什么声望而暴露,可能被暗中的仇敌悄悄觊觎。

不能指望像小说里写的,仇人一波一波地给你千里送人头,供你练级,等你成长后去端了他们;

更大的可能是人家直接以雷霆之势端了自己。

到时候,一巴掌给自己糊在墙上,血肉模糊。

那场面,凄惨而血腥,自己能做的,可能就只有死的时候嚎得大声点。

张恪打了个寒颤,反复默念,不要上头,不要上头。

最后一点,自己可以利用这个做点什么,或者说当下的自己该如何规划?

张恪思考许久,依旧不得要领。

索性就拿出一摞纸,提起笔来,将自己记忆中,那些东晋大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写下来,边写边分析,学学前人走过的路,形成自己的套路。

出于谨慎,他没有写具体名字,没有写时间,只写了些事迹,即使被人发现了也只当是分享刚编的故事而已。

中间匆匆用过晚饭,又回到桌前继续。

一直写到深夜,直到李氏实在心疼,才来催着他入眠。

躺在床上,张恪的脑海中依旧浮现着那一页页的东晋名人事迹,一个个《宣示帖》风格的墨字疏密有致,每一页都记录着那些风流高雅。

他横竖睡不着,仔细想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每一页都写着两个大字,“装哔”!

张恪一个激灵,猛地从榻上坐起。

悟了!

这不是最浅显的吹嘘或者显摆,而是一种在社会游戏规则下的自我适应和包装。

人都有包装的需要,无关乎贫富,这是社会竞争在心理上的映射。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时局变化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情况,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准确达到各种目的,这样的人,就是装道的高手。

比如先前提到过的那位张翰,眼见乱世将起,于是借口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张口就开了个大,“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

成功返回吴郡,得以善终,并且还留下一个千古美谈。

但如果他不会装,只是耿直开口,“唉呀妈呀,世界太危险了,我要回老家苟着。”

想想可能就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到了东晋,装道高手们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比如东晋第一位名相王导,在那场著名的新亭对泣中就有成功的示范。

建康城外,逃来南方的众人都坐在新亭,北望故土,感慨山河沦陷,风景殊同,甚至黯然泪下之际,王导愀然变色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估计当时在场众人心头都是一个念头,大家只是出来聊个天,你为何要装哔?

但事实是,经此一装,王导一言震动天下,声名更盛。

东晋第一风流人物,谢安,更是一位装道圣手。

谢玄大破苻坚,打赢淝水之战,为东晋续命数十载,这样的滔天大事,传到正和人对弈的谢安耳中,他只是淡淡一笑。

客人却忍不住了,开口询问,谢安随口道:“小儿辈大破敌。”

然后等客人激动不已地走了之后,谢安一个人兴奋得在屋里蹦迪,连脚下高齿屐的齿都撞断了。

什么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可这个事情,是如何传得人尽皆知的呢?

你品,你细品。

一位位东晋哔王的亲身示范就在眼前,张恪悄然握拳,这就是我要走的道!

他幻想着,玉树临风、卓然出尘、又才华横溢的自己,凭借在装道上一次次圆润而自如的表现,迅速在东晋闯荡出偌大的名声,成为一方名士。

然后以名声大势倒逼族规,成功出仕,一步步走向东晋潮头。

夜色清幽,溪水悄悄拨弄着树影,好好一个美男子睡得口水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