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来意

典华请他们在客厅坐下,齐宏坐在了右下首的位置,杜睿坐在了左下首的位置,李孝坐在了左边第二个位置,那个跟着齐宏过来的华衣少年坐在了齐宏的下首,右边第二个座位。

两人仆人放下礼物之后就离开了道观,去大门外等侯了,杜睿的侍从却进了客厅,站在了站杜睿的椅子后面,显然这就是贴身侍从和仆人的区别了。

四人坐定之后,杜睿率先起身行了一个弟子礼开口道:“昨天多谢道长授艺之恩,经过道长的指点和昨天一天的练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现在已经不用再戴眼罩了。这些是谢礼,请道长务必收下。”

典华也不知道客气,送的礼品,只要言之有理,他都来者不拒,示意青竹收下了杜琴师的礼品。

典华点了点头收下了礼物。

杜睿本来想再说些什么话的,但是看到这么多外人在,有了上次李孝偷学的事,他这次学乖了,也就没有开口了,重新坐下了,想着等没外人了,再向道长请教捉鬼驱邪方面的事。

杜睿坐下后,齐宏起身道:“昨日多谢道长为我济水县剔除了一个害群之马。”

典华点了点头道:“机缘巧合,居士多礼了。”

看到济水齐氏又有族人带人上门来了,典华就知道他之前的猜测完全正确。

‘下一个红色点化果,有着落了。’

想到这里,心情十分不错。

心情不错,就容易胡思乱想,听着齐宏这个名字很耳熟,再想到对方来自济水齐氏:“齐宏,齐宏,您不会就是《武道论》《风水论》《算命论》等书籍的著作者吧?”

齐宏查看关于仙师的卷宗时,倒是看到了典华去藏书阁借阅书籍的相关记载,只是齐轫比较鬼,对这方面的记载很简单,一笔带过,所以齐宏并不知道典华十分欣赏他的作品,十分推崇他的学识。

齐宏意外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老夫。”

典华笑道:“贫道在齐府藏书阁阅读了两天,读了五六本书,其中有一多半是先生箸作的书籍,贫道对先生可是神交已久啊!”

齐宏没想到仙师竟然这样可以准确的说出他的几本著作的名字,且直言欣赏他,让他受宠若惊,连忙再次行礼道:“多谢道长厚爱,道长抬举宏了。”

典华也知道,现在不是讨论这些学问的时间,于是主动开口询问道:“先生这次来,可是有事?”

齐宏点了点头,直接了当的说道:“的确有事,我下首坐着的是县令之子,曹驽曹公子,他……”

曹驽立刻站起来,连连摆手道:“在诸位大人面前,不敢枉称公子,不敢不敢!”

这里坐着的都是什么人啊?身边坐着一个济水齐氏的大人物,一个是幽山杜氏的大人物,一个济水县刑侦司的捕头,同样是大人物,还有坐在上首,被幽山杜氏的大人物执弟子之礼,被济水齐氏的大人物恭敬对待的神秘道长。

他在这里是地位最低的存在,就算他父亲来了,也是如此,在这些大人物面前,他哪里敢称什么公子啊!

‘来自济水齐氏的这位大人物,我们之间没仇啊!您不能这么害我啊!’

所以他也顾不得失礼了,赶紧在别人叫出公子之前,起身行礼失口否认,不然,这些大人物的这句公子一叫出口,他就死定了!

齐宏愣了一下,才想到这里不是山庄,他可能真的搞错了称呼,公子这个称谓,的确不是一个县令的儿子可以享用的。

齐宏倒是拿得起放得下,当场改正道:“是我老糊涂了,应该叫曹驽曹……”

齐宏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曹驽立刻道:“叫在下的名字曹驽即可,叫曹衙内也行。”

这些称呼对曹驽来说很重要,可能关系他的身家性命,但是对齐宏等人来说并不在意。

齐宏点了点头,纠正了曹驽的称呼,接着说道:“……曹衙内,他们家的一处别院从年初开始闹鬼,知道齐府的鬼祟被道长除了之后,就找到了齐府,想我们代为引见,好除了那处别院的鬼祟,顺便看看风水,若是风水的问题,还希望道长可以改动一下它的风水,好让它接着住人,不使它荒废了。”

典华暗道:来了!果然如此!

典华仔细询问了一句:“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曹驽知道该自己出场了,再次起身行礼,恭敬的回答道:“年初的时候,刚过完年不久,我们济水河南岸的别院,就突然开始闹鬼,连续几个晚上都有鬼祟出来作祟,几个值夜的仆人相继被害,弄得人心惶惶的,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是都没有效果,反而又折进去了几个好手,没有办法,只好撤去了别院的所有人,封了别院,一直到现在。”

典华听后,感觉和齐府闹鬼事件很相似,曹驽的叙述也很符合鬼祟的特征,觉得这次应该不是乌龙事件,有鬼祟的概率很大。

典华点了点头道:“应对措施很不错。”

曹驽立刻道:“可是治标不治本。听说齐府的事被道长解决了之后,才厚颜求上了齐府,请齐府的长辈代为引见,为我曹家除了这只鬼祟,这是一点儿心意,区区薄视,不成敬意,等道长除了这只鬼祟,我们还有厚礼相赠,在下再次拜求,恳请道长,出手相助!”

典华点了点头道:“若真是鬼祟作祟,为了天下太平,贫道自然义不容辞!”

曹驽听了典华同意出手之后,明白这件齐府交待的差事算是办成了,立刻惊喜的再拜道:“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曹驽坐下之后,典华看向李孝,经过昨天一天的休养,李孝的气色改善了许多,身体也显得更有力气了。

李孝知道轮到自己了,就起身和杜睿一样行了一个弟子礼,拜谢道:“学生是来拜谢道长的,昨天听了道长的高论,受益匪浅,回家后练习了几次终于掌握了,今日特意再次上山拜谢,感谢道长的教导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