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通胀年代
男主角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准备开机了。
春节后,也重新开机了,不过却遇到一点小麻烦。
刚开机没几天,童建国就到片场来探望。
李翰祥却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怎么了?老哥。”
“春节过后物价涨得太吓人了!”
“怎么吓人了?”
“猪肉都5块钱一斤了!”
“啊?”
童建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并没感觉到眼下正迎来通胀高峰期,而且相比江浙地带,辽省地区还能稍微好点。
“这个……是够吓人的。”
80年代以前猪肉才几毛钱一斤,最近几年也顶多一两块钱。
问题眼下的工人们,效益最好的单位一年也不过拿个两三千块钱。
像童建国名下的企业,工人干部们平均下来,一年也不过4000多块钱。
关键猪肉是标杆儿。
猪肉涨到5块钱了,其它东西就跑不了了。
童建国记得80年代初坐飞机时,飞机上免费供应茅台酒。
最好的茅台也不过十来块钱一瓶。
眼下都涨到200多元。
连17寸的彩电都涨到2000元了。
这通胀的幅度可想而知。
所以,李翰祥担心的并不仅仅是猪肉的问题。
它牵涉到服化道、人工等等诸多方面。
“哎呀,老哥啊,你想那些没用的干嘛。当初不都跟你说了吗?咱拍这电影就是为了到国际上拿大奖,增加点猪肉的成本怕啥?”
“唉,何止是猪肉啊。600万成本已经够高了,可眼下看起来700万都打不住呢。”
“钱的事儿不用你考虑。你身为大导演不要有那么多私心杂念。”
“好吧。”
童建国以前说不指望票房,就想到国际拿大奖,其实有开玩笑的成分。
因为拿大奖是运气的事儿。
同样拍末代皇帝,人意呆利导演拿了奥斯卡,李翰祥连根儿毛都没拿到。
除了技术、审美原因,文化差异也是重要一环。
李翰祥都这把年纪了,想让他补课,恐怕还不如老谋子麻利。
童建国还是指望多多少少卖点拷贝,要求不高,只要本儿回来就不错了。
眼下看起来这也不能指望了。好在还有电视剧。
无论如何都能帮电影找补回来一部分。
通胀自然也影响到其他几部剧。
像正在筹拍的电视剧,准备续拍的,已经将要完成第一轮拍摄的。
不过,这些剧都没有外籍演职人员。
增加的也只是服化道、吃喝拉撒的费用。
至于酬劳,童建国的剧比别的剧酬劳已经高出一倍不止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谁敢找事儿,就直接996、251侍候!
没过多久,通胀的事也影响到童建国名下的企业了。
两大集团从上到下每天议论的都是今天抢了啥,明天该买啥的。
两大集团的员工们工资都比较高。
物价再涨对他们生活质量也不会造成太大改变。
最重要的改变是手里的钱不值钱了。
1988年的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是7点几。
可1988年的通胀率高达百分之十八左右。
也就等于你100块钱在银行放着,一年后就变成90元了。
这会儿的人经历太多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放屁拿手抓的事儿,不像80后、70后那么淡定,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阵阵躁动。
要拿个人来说,这其实算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童建国身为过来人当然心理健康,而且知道世界总会越来越好,最不济也是螺旋式上升。
别说普通工人了,刘清涛、高岩他们这些老同学也有点慌。
人呐,就是这样,越有钱,越无法忍受钱财的损失。
身为预言家、能看透未来若干年发展方向的先知,童建国不得不给大家来点定心丸。
五一前,童建义、刘清涛分别把两大集团P12、N5以上级别的职工召集起来,给他们开会。
就在红星集团大会议室里,满满登登一屋子的人,起码有七八十号。
眼下,两大集团已经进入“圣阶多如狗,至尊遍地走”的阶段。
两大集团的员工们按照职务以及贡献大小分为不同等级。
技术人员等级从P1到P15,管理人员等级从N1到N9。
这些人的年收入少则七八千元,多则十万八万。
穷老百姓都不慌,你们慌的什么劲?
大家刚一坐下,童建国就劈头盖脸问道:“谁家没有彩色电视举手?”
结果没一人举手。
“谁家没有冰箱?洗衣机的?”
结果,也只是一两个人举手。
不过,他们并不是买不起冰箱、洗衣机,而是不习惯用。
“既然你们家里电器都不缺,还跑去抢彩电、抢冰箱干什么?”
“哈哈,那个……”
“钱毛了嘛……”
“听说啥东西都要涨价。”
“电器不是能保值吗?”
“钱毛了跟买电器有啥关系?你100块钱存银行,钱毛了,你好歹还剩90块钱。可你买了电器有啥用?将来还能卖出去啊?”
“也是啊……”
“可电器它不是越来越值钱吗?用几年再买说不定还能赚点。”
“脑子进水了?2000多块钱买17寸彩色电视机?这么跟你说吧,再过三十年,2000多块都能买70寸的电视了!”
“不会吧?70寸?那往哪放?那不赶上电影院了吗?”
“爱信不信!反正你们记住一件事,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工业品也会越来越便宜。”
“嗯,有道理啊。”
“再说了,钱贬不贬值,跟你们有啥关系?你们口袋里才几个子儿?”
“哈哈哈哈!”
“天塌下来有大个儿顶着,你们着什么急?”
“对,咱们这点钱,跟童总比,不就是毛毛雨吗?人家不着急咱们着什么急?”
话虽如此,童建国还是给大家出了几个保值主意。
首先是买股票。
金杯股份的股票还有一大半没摊派出去呢。
大家宁愿买国库券也不爱买股票。
因为这玩意不返本。
像童建国他们当年买的天桥股份,返本又分红,还给利息。
那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
所以,愿意跟着童建国买金杯股票的也不算太多。
再不济就买国库券,或者买金银首饰。
这会儿金银首饰放开销售了,已经涨到五六十块钱一克了。
恐慌情绪四下蔓延,越辟谣越没人信。
因为老百姓不是瞎子,涨没涨价,自己没看见啊。
瞪着眼说胡话,谁要信谁是脑残。
赵君也急吼吼地买了一大堆金银首饰。
先是给女儿买。
什么脖子上戴的,手指上戴的,手腕上戴的,脚脖子上戴的。
接着又给儿媳妇买,还有未来的孙子孙女。
给童建国买了30克的那么个大戒指,就跟皇上戴的扳指一样。
童建国也不阻止。
反正也不差钱儿,就让她折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