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谁赞成谁反对

在童家院门外,童建国刚把车停稳,姜卫就抱着孩子凑过来:“童哥!”

“大卫,今天休息啊?”

“是啊,都快发不出工资了,不休息咋地。”

童建国发达以后,对街坊邻居还是相当照顾的。

除了大勇、大老黑、老龚家,其他的关系不太亲近的基本也有求必应。

最不济也能让他们当个普工、青工啥的。

童建国两大集团的青工、普工待遇比公检法还高,大家当然巴不得了。

不过,很多已经有工作的,童建国一般就管不了了,除非他们铁了心要辞职过来,但这种还是比较少的。

一来童建国的企业一般不招收在职人员。

需要从头培训,还不怎么听话,何必惹那个麻烦。

二来,这年月大多数人都像大勇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不愿辞掉工作。

姜卫就是这种街坊。

他父母都在皮革厂上班,他也早早接母亲的班儿,躲过了上山下乡,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过得舒坦。

而且,当年皮革厂可是有油水的单位。

公检法、医院银行学校、工商税务等等都比不了他们。

因为皮革厂经常会给工人分一些皮革加工剩下的边角余料,拿回家来熬猪油,当地人尊称这种油为大油。

这年月,物质丰盛的标准就是油水充足。

审美的标准就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

女孩儿找对象先看对方有没有肚子。

嗯,有芝麻肚子,家里肯定有油水,值得嫁!

在别的城市,这种现象依然普遍,但蓝城市已经有些许变化了。

经济状况变了,审美也变了。

皮革厂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吃香喝辣了,甚至连工资都常常发不起。

姜家姐弟三人,大女姜红,是个聋哑人,在福利厂上班。

姜卫是老二,他下面还有个弟弟姜兵。

姜兵前两年中学毕业,童建国给他安排到红星集团上班了。

姜卫这种就没办法了,都上班这么多年了。

姜卫比童建国小七八岁,结婚不太早,生孩子也比较晚。

两口子都在皮革厂上班,生活难免有点窘迫。

“童哥,你们集团什么时候把我们厂子收了啊。”

“这是领导们的事儿,咱们老百姓管不了。”

“唉……”

“你媳妇还在皮革厂上班啊?”

“是啊。”

“我这里红星集团、益新集团她随便挑,要是她愿意过来,我就给人事打个招呼。”

“谢谢童哥!”姜卫惊喜万分。

这些年来,蓝城的很多企业都江河日下、入不敷出。

但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童建国两大集团造成的。

比如像重型机械厂、农机厂、仪器仪表厂、国棉、红棉等等,都跟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

甚至有些企业在两大集团带动下,还咸鱼翻身了。

比如像童华章所在的工艺美术厂。

本来就是个两三百人的大集体企业。

靠给玻璃磨花、生产工艺品维持生计。

以前一直半死不活的,随着童建国两大集团的发展,它背靠大树好乘凉,给两大集团打一打下手,也渐渐繁荣起来。

童华章眼下已经55岁了,干的还挺带劲,不愿意提前退休。

二月刚过,一家人聚到一起商议童建军女儿满月的事。

喜得千金,满月、百天都少不了的。

这些年,童家第三代都是这么办的,要是一个没办反而奇怪。

全家人都没异议,唯独童建军坚决反对。

“算了吧,生二胎本身就有点违反纪律了,还大肆宣扬,那不得便宜卖乖吗?”

“咱这二胎是合法的二胎,有啥违反纪律的?”

“对啊,竹席不说了吗?个人崇拜分两种,一种是正确的个人崇拜,一种是错误的个人崇拜。”

“就是。阴谋也分为两种,坏人的阴谋是阴谋,好人的阴谋是阳谋。谁赞成?谁反对?”

全家人七嘴八舌,说得天花乱坠,童建军还是反对办席。

弄得田茹都有些恼火了:“是不是生闺女不满意啊?”

童建义连忙在一旁解释:“不会的,弟妹,俺老弟你还不知道吗?可稀罕闺女了。”

“稀罕?咱家这么多孩子哪个没办满月酒?就咱这闺女不办,那不让人笑话吗?”

童建波说:“要不咱自己私下里办?就自己家人在一块儿吃吃饭啥的。”

“街坊邻居这么多,不叫人家多不好?”

“再说咱跟哪办啊?在家里大家都看着。在饭店动静也不小……”

这确实是个问题。

童家大名鼎鼎,在家里办席街坊邻居都知道,在饭店更是尽人皆知。

童建军皱起眉头:“都说了不用办,咱们小时候那会儿也没这些讲究……”

田茹急了:“咱们小时候没那个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谁家不办?不就图个吉利吗?”

“封建迷信……”

“图吉利怎么是封建迷信了?”

“行了,行了,少说两句。”

童建国连忙在一旁劝说。

“就在我那里办吧,就叫两边家里人,外人一个也不叫。”

“家里能坐下吗?”

叶淑珍还有些担心。

童建义笑了:“俺哥家里可宽敞了。”

“实在坐不下还有才东亮家,跟咱们家都是紧挨着,进进出出都方便。”

大家都坚持,童建军也不好在反驳,只能无奈地叹口气。

最近一年来,童建国明显感觉老弟和弟妹之间出现龃龉了。

其实,田茹结婚前就该知道童建军是个铁憨憨。

他连土味儿情话都不会说,思想也比较保守,比较循规蹈矩。

这些年已经好多了,起码不那么左了,想当年他可是动不动就要公事公办、大义灭亲的。

夫妻相处之道嘛,就是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其实,童建国跟赵君之间的龃龉也一直未断。

最大的纷争就是儿女教育。

在这一块儿,童建国已经让步很大了。

要依他的本意,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快乐。

至于学习好不好,能不能掌握一技之长,那又有什么关系?

童建国早就给他们铺好路了。

别的不说,一人20版猴票就能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更何况人有时候越是没有压力,越是没有目的性,越能掌握一些其他人不具备的技能。

可没办法,赵君保守又执拗,童建国如果无法说服她,就只能向她妥协。

而且,她们这一代女性有个观念,她们觉得家里孩子多的话,一定要管好老大,老大服服帖帖了,其他小的也就跟着走了。

这也算是另一种擒贼先擒王。

可这是孩子们呐,哪能用这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