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收菜大行动
春节过去了,洋落市的气温开始缓慢回升,今年洋落市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度,是百年来最低的,但只是夜间极短时间出现,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零度以上,平均气温差不多七八度。
这个温度让植物生长速度放缓,但依旧还是能继续生长的,春节后温度恢复到十三四度,又下了几场小雨,植物生长快了很多。
初冬的时候,难民潮刚开始,鱼背山等洋落市周边乡镇田地普遍受到盗窃盗抢,村民还被打伤,所以就一窝蜂的把成熟跟未成熟的蔬菜全都收割回去做了咸菜,地里重新播撒了种子,只敢种种子,偷菜的脸幼苗都偷。只有极偏僻的村子才保留了一些菜地没有收割,后来陈瑞亦联系跟他们用自制朴刀跟村名交易了大量的蔬菜和咸菜回来,目前高墙内主要的菜就是各种潮汕咸菜。
洋落市政府前个月组织全市大迁移,很多村民也跟着举家迁移,去了鹏城。洋落市比较富庶,大多村民都有汽车,轿车和卡车每个村都有不少,搬走很方便的。
元宵节过后,前两个多月播撒的种子已经成长了起来,而因为没有人经管,长得不是很好,但毕竟都是新鲜蔬菜,是高墙内所欠缺而有需要的。所以内政部和武装部联合组织起收割蔬菜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出去,到搬空了的村庄附近田地里收割成熟或即将成熟的蔬菜。
这段时间里,丧尸没有逼近洋落市,流民和本地居民绝大多数也都搬到了鹏城,钢门外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也就不需要一个一个门依次开放,一次性打开,三百多辆各种电动力车辆全都开出去,能出动的人手也全都一起出动,连分派在各办公室上班的也都一起动员起来。
这次去收菜,高墙内做了充分的动员工作,蔬菜是大家都需要的,去收菜也都有不少额外积分,再加上大家在高墙里关了两三个月了,很多人都将这次收菜当成了踏青郊游,难得一次,兴致很高。
这次打收菜行动得到了余哲的支持,他特意叮嘱,能收的蔬菜全都收割,即使还未成熟也不要犹豫。余哲一直在留意丧尸群的动向,尤其是将宁豪整理的全球资讯对比乐霖发回来的照片和信息,让余哲感到目前是出于大风暴来临前的平静,不久之后可能丧尸群会有大动作,很大的动作。余哲还不能确定这回是怎样的行动,但不论如何都是会让环境变得更为恶劣。如果丧尸围城,那就只能在楼上遥望着地里的蔬菜一天一天烂掉,而自己却没有吃的,那还不如现在全都收割回来做成咸菜。
余哲还专门给唐中打了个电话,让他们也动起来,派兵去将海岛基地大陆营地附近菜地的蔬菜全都收割了。
这个建议唐中立刻汇报给了唐老太爷,得到了唐老太爷的大力支持。几乎是在同时,高墙内的车队和海岛基地的车队开了出去,冲向了无人照顾的田地。
洋落市这边基本上没人种粮食,本来地就少,大家又都在搞小加工小工厂小作坊,不是种果树就是种蔬菜,蔬菜的收益比粮食高多了,都不用外销的,洋落市本地就解决了,洋落市本地人口很多,外来打工的人更多,菜价一向都不低的。
海岛基地出动了两个营的兵力,高墙这边出动了近三千人,前前后后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将附近的菜地全都扫了一个遍。
在出发前,作动员的时候,陈瑞亦再三叮嘱了,能留种的一定要留种,能留根的一定要留根,让那个地里能继续生长出新一波的蔬菜。春天已经来了,只要有一线生机,植物就会旺盛地生长起来,如果两三个月之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还可以再来一次。
何如和潘书瑜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大收菜的行动。袁瑜一开始是反对她们俩去的,但其他人都帮着劝,说正因为怀孕了,才更应该出去走走,在高墙里关久了,心情难免会变得糟糕的。
袁瑜一想还真是这样,会所这四层楼都是在高墙之下的,虽然被封了窗户的是对外的运动厅器械室和桑拿区,休息室的窗子是对着内院的,可内院也只能看到那么巴掌大的一小片天空,和强龙大厦、货海宾馆这两栋楼,平时散步不是在院子里就是在高墙上,都转悠腻味了。
那就出去散散心吧!袁瑜大发慈悲了,但安全和防护是必须要保证的。袁瑜让老公余睿去拿了步枪和子弹,她自己都找儿子要了一把手枪,余睿开着余哲的骑士十五世,袁瑜还叫上了何如和潘书瑜的妈,六个人一起上车。
到了地头,袁瑜也没有去收菜,她主要是守着何如和潘书瑜,不让她们做大动作,不让她们弯腰太久,不让她们去湿滑的地方……反正是各种管制不断。
不过,何如和潘书瑜还是很高兴,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潘书瑜,跟出笼的小鸟一样,活蹦乱跳地,让袁瑜不住唠叨。
周边的收割干净之后,车队缩编了,只保留了精干的四十余辆车,以卡车为主,去远一些的地方继续收割。
留在高墙内的人们也没有闲着,收回来的菜是不可能短期吃完了,必须及时清洗晾晒和腌制,这个工作量也是挺大的,而且需要场地。好在公路上已经看不到什么人影了,高墙上可以不用太严密的戒备,岗哨主要靠强龙大厦和货海大厦楼顶的远眺,近距离可以用监控器,高墙顶部整个成了晒坝,晒满了蔬菜。
郝家知道了,也派了个小车队下船,在港口附近收割蔬菜。
目前在船上生活的人不少,洋落市没有走的人现在估计有一多半都在船上,有部分船只开向了北方或者去了南洋,也有一些还留在洋落市的港口。这些船虽然可以下海,但毕竟是不能长时间离开港口的,别的不说,但是淡水的供给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瓶颈,尤其是现在这样,船上的人特别多,每天淡水消耗量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