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凶器的下落

看着略微动摇的桥本,不动如山的荻野难得有点慌乱,“目暮警官,佐木侦探的言语似有不妥吧?”

“这……在我看来,没什么问题。”戴着帽子的目暮警官背着手,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荻野越是慌乱,越是证明佐木说的话半点没错。而且,在他看来,佐木的推理几乎没有破绽,至少他挑不出来。

“看看,你妻子给你系的领带都歪了。”佐木胳膊夹着墨伞,腾出双手帮忙整理起桥本歪斜的领带,后者一动不动,像极了犯错的学生。

这颠倒的一幕乍看有些滑稽,但现场之人却没有人觉得不妥,发起狠来的佐木有种慑人的特殊气质,一种超越他年龄的气质。

戴着无框眼镜的高中生,平缓的语气里蕴含着尖锐的冰刺,仿佛要深深扎进桥本英乃脆弱的心,“另外,你就真以为荻野会帮你帮到底吗?这种习惯把利益当作筹码的人,是不会在乎一个对他没用的人,只要案子结了,任你在监狱喊破喉咙,他再理你?去探望你?顶多敷衍了事!更何况你手头根本没有反制于他的证据,到时候你所寄希望的,他所谓的地位,权势,会成为你绝望的源泉。

“所以……想清楚,这样的人值不值得你仍去包庇?”他顿了顿,垂下手,“或许,主动配合警方才是你最好的出路!”

“铿铿”,靠着墙壁的桥本滑坐到地上,双手抱头,拿后脑勺撞击音乐教室的墙壁,片刻后,他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绝望到失声痛哭道,“为什么……为什么昨晚我要包庇你,还要亲手去杀濒死的栗山不朽!这件事,本和我没有半点干系啊!我怎么这么蠢!”

“桥本!”心慌意乱的荻野大吼一声。

“就是你啊,荻野健治!”终于被佐木拿下的桥本英乃还是将真相实情吐露出来。

“不,目暮警官,这人一定是搞错了什么!”失态的荻野企图做最后的争辩,声音狰狞而颤抖,“桥本你好……好好和警官说……说啊!”

坐在地上的中年男人跪着,用拳头猛捶地面,脖子的青筋根根鼓起,吼叫道,“就是你啊!我在正门玄关处碰到的袭击者。”

“完了?全完了!”听到桥本的供认,荻野一阵恍惚,后退了几步,望着前方那个高中生的背影,胸中燃起无限怒火,抄起手中拐杖就要往佐木头上抡去,“叫你诱导桥本……”

佐木似乎察觉到耳边隐隐的呼啸声,眉头紧皱,左边胳膊一松,夹着的墨伞下坠,左手虎口握住黑伞底端,紧接着右手握到左手下方伞勾的位置,腰腹使力,旋转半圈,像是击打棒球一样,甩出一记漂亮的回身斜斩。

“砰”,两者相撞,拐杖脱手,在空中划了几道漂亮的弧线,掉在长崎熏的脚边。

半秃的暴躁老头受力立足未稳,“咣当”,摔了个狗吃屎。

未等佐木询问杀人动机,老头趴在地上抬起头,愤愤说道:“都怪栗山不朽贪得无厌,知道我吃了承包商的回扣,敲诈一两次也就罢了,不仅次数增多,需求的金额还越来越大……”

等荻野健治原形毕露,校工沼井和在读的高一生长崎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完全颠覆了两者的认识。

同时,在樱园女子高中工作二十余年的沼井突然有些担心学校的未来,兔死狐悲,毕竟出了这种丑闻,牵扯进去两名教师和一名校长,也不知道学生家长还愿不愿意让自家孩子继续在该私立学校就读。或许桥本他愿意包庇荻野,也是一部分可能是害怕学校因此关门而丢了饭碗,唉~

原本心思单纯的长崎熏,见识到今晚的全过程,虽然震惊于佐木的迷人风采,但不禁有点害怕起成人复杂的世界。

她怀着难以叙明的心情,朝佐木和目暮警官靠去。

“目暮警官,人可以抓走了!”荻野健治的话,佐木是半句都听不下去。

“嗯!鸟山,中村,你们把桥本英乃和荻野健治押回警局。”目暮腆着圆圆的肚子,见案子总算是清爽了,顿时如释重担,冲佐木说,“还真是谢谢佐木同学了!”

“小事一桩,何须客气!噢……对了,那件凶器你们也一并带走吧!”

“凶器,哪件凶器?”目暮十三先是犯糊,恍然想起,右手捶在左手手掌,“是那把转轮手枪?”

“是的,本案唯一的凶器。”

“佐木同学知道犯人丢在哪里?”

“知道!”佐木朝着长崎熏一笑,单手杵着墨伞,“熏子小姐和沼井平吉应桥本的要求去值班室打电话报警,之后曾在几分钟后回到过音乐教室,桥本英乃一来要开枪射杀未死透的栗山先生,且还要捡走怀表和那颗没有射进左胸的子弹(可能卡在怀表),当时手握凶器的他一定着急处理手中的烫手山芋,不然等熏子或者沼井回来,他就只能乖乖等着警察前来。”

瘦高的长崎熏说道:“直接从走廊那扇被打破的窗户丢出去不就行了?”

“从窗户的破口扔出去固然可以,但我猜测,桥本为了不在扳机上留下指纹,必定是用衬衣包裹手,然后射杀的栗山,和荻野精心准备过的不同,他显然怕被警方通过轻易拾到的凶器找到自己不小心遗留的证据,他也的确是这种小心翼翼,心思缜密的人。

“熏子小姐,如果你是桥本,会怎么处理手枪呢?”鼻梁较高的佐木偏头,饶有兴致地冲女高中生发问。

“呃……”长崎熏毫不畏惧,思索片刻后,大胆说出自己的说法,“如果我是桥本老师,会选择将凶器丢在学校一层走廊的垃圾桶内?”

“为什么呢?”佐木困惑于她的答案。

“既然警方觉得凶手一定是外来人,丢在一层的垃圾桶内不是更具迷惑性吗?让警方疲于思考犯人究竟是外来人还是藏在学校校舍的学生或教师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