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余韵。

不多时,便听得警笛长鸣,却是巡捕赶到了。

因是大案,故巡捕来得甚是快捷。从王平请神附体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五六分钟。

一共来了两辆巡车,才刚一停稳,便下来十余个巡捕。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红光满面、面相严肃的中年大汉,看样子是负责这块的捕头。

这捕头走过来,问道:“是谁报警?现场情况如何,抓住人贩子没有?”

周青乃是大圣钦点的承头之人,责无旁贷,第一时间便迎来上去,回道:“是刘所来了啊,报警人是我…”

双方看样子是熟人,那刘捕头一看:“哦,是小青啊。什么个情况,你详细说一下…小王小李,你们维护一下现场次序,保护好案发现场。”

吩咐了一句属下之后,就拉着周青走到一边,询问案情。

周青噼里啪啦,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始末介绍清楚了,然后问道:“情况就是这样…刘叔叔,您是专业人士,依您看,我那同学,能不能定个见义勇为?”

因拐子已经全部伏法,小孩也已经找回,故而刘捕头鸭梨不大,只需做好收尾工作就是。故而对出手的王平,他也是心怀好感。

回道:“这事周处也和我提起过,若只是寻常斗殴,自然是你刘叔一句话的事。但毕竟拐子动用了枪支,这性质就变了,就变成重案要案了,得通知上级才行。你刘叔能做的,也就是维持一下次序,保护好现场。具体处理结果,全看上面怎么定性了?我这边,只能保证尽力而为!”

说罢,见周青脸色有些不豫,又出言安慰道:“小青你也无需担心,你那同学虽说是犯了人命,但到底是做好人好事。这点谁也无法抹去。再者说了,你不是也通知了学校、媒体么?加上我这边,三方发力,把这舆论造起来,预先把这性质定了,你那同学就不会有事。”

看到这里,有的看官就要问了,王平不就请神附体,打杀了几个拐子么?这周青就如临大敌的,至于搞这么复杂么?

这么说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一来,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已经废除了死刑。国内一些公知,叫嚣着与国际接轨,提倡废除死刑这一违背人性极度不人道的刑罚。此虽是书生之见,但在舆论上,却很有市场。若是被这些公知们知道,王平一下子就做出连杀七人这等极度不人道的行为,恐怕立时就是各种谴责,给王平戴上诸如冷血无情,穷凶极恶,嗜杀成性,藐视法律,甚至是危害公众安全的帽子。

这些,虽然全是屁话,但毕竟也代表了一部分民意,并且,还是民意中的“精华”部分。这点,刑部在量刑时,也要慎重考虑。

二来,拐子头固然该杀,但其同伙,却非个个死罪。再者,俗话说得好,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历来,掌握超凡力量,行事肆无忌惮的的侠客,就深受统治者所忌。

话说白点呗,历来,断人生死,除了国家政权之外,就只有阴曹地府的判官才有这权力。你一介草民,何德何能,就敢随意决定别人的生死?

再是见义勇为,再是扶危济困,也不行,扶危济困,也是政权才有的权力。

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侠,其实就是在越厨代庖,窃国之权柄。

所以,任侠好义,爱打抱不平的侠客,历来不被政权所喜。

这两者结合之下,就可看出,为王平脱责之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故而,周青才如此重视,如此这般处心积虑,百般谋划。

不过,周青虽然重视,但他的谋划,先是得到老谋深算的老爸的肯定,此时,又与刘巡捕这专业人士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就安心了,再无忧虑。

当下就展颜一笑:“如此,我就放心了,记者和校方,我已经通知了,稍后就到,等下,就要全靠刘叔多配合了。”

刘巡捕一笑:“这等小事,自是不消提。”

确实,对刘捕头来说,这事小得不能再小了,只需稍微拖延一下,等记者和校方到来之后,再报告上级,也就可以了。

当下,两人便回到现场,周青帮忙维持次序,刘巡捕则指导手下干活。该录供的录供,该拍照的拍照,剩下的几个巡捕,则在那堆丰田零件里,翻找散弹枪的零件。

当下,警民合作,现场,是丝毫不乱,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

不多时,又是一阵引擎声响,却是记者和校方赶到了。

记者一下车后,就如同闻到腥味的苍蝇一般,一个个高举着相机话筒,一窝蜂的拥了过来,霎时间,现场就是一阵闪光灯直闪,刘巡捕头嘴边,也立马就多了七八只话筒。

“刘所你好,我是日报记者,本报接到群众爆料,说此地发生一起拐卖儿童的案件。还请刘所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

“刘所你好,我是晚报记者,接到热心群众爆料…”

“我是青年报…”

“我是晨报记者…”

“我是搜索视频记者…”

“我是新潮视频…”

众记者七嘴八舌的,同时提问。话说刘捕头才长一张嘴,如何招架得来。头都大了几分,忙伸手一压:“大家稍安勿躁,我们也是刚才赶到不久,案情还在了解之中。一有确实消息,会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现在还请大家配合一下,退后一点,别妨碍警方办案…”

虽说是无冕之王,有知情权,但边上,就有几个捕快正拿着本子询问目击者呢,看样子,人家也确实还在了解。当下,众记者也有样学样,把目光对准群众。

群众可比刘巡捕好说多了,当下就有目击者介绍当时的情况。

“当时,我们正吃着呢…拐子就掏出枪来,就要伤人,一时间,大家伙都是人心惶惶,在这紧急关头,一个年轻人,挺身而出,一个八步赶蝉赶将上来,一个降龙十八掌,就把这拐子打飞十米…”

“不对,记者同志,你别听他的,那年轻人使的不是八步赶蝉,而是草上飞…”

“记者同志,你别听他的,他说得也不对,那年轻人分明使的是水上漂才是…”

“也不对,那年轻人明明使的是凌波微步...”

因为早已统一口径,不能说是神打,这点,大家是记住了,不过,到底用哪家武功招数嘛,周青却是未曾交代清楚,于是,大家就各抒己见,一通乱说。

霎间,众记者就凌乱了,啥米玩意这是,金庸群侠传么?

不过,凌乱也只在一瞬,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众记者打了鸡血似的,猛然就精神起来,各自拽着一个路人,急切的询问了起来:“如此说来,那个年轻人是武林高手喽,大妈别急,请您仔细回忆一下,慢慢说…”

“大哥,你确定那年轻人一掌将歹徒击飞十米?”

“大叔,你过来一点,配合好镜头,摄影师,给个特写…”,咳嗽两声,整理整理衣服,对着镜头说道:“…多名目击者声称…大排档惊现武林高手,一掌将持枪歹徒击飞十米…下面,就是现场采访…对,目击者就是这位大叔,下面来听听这位大叔是怎么说的,搜索视频为你播报…”

“新潮视频为你播报…持枪歹徒意欲伤人,武林高手,挺身而出,一掌把歹徒击飞出十米…这位大哥,就是目击者之一…”

随后,又有记者把目光投向学校方面:“据我方记者采访得知,该名挺身而出的高手,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该生的老师和同学,也在现场,下面,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还有人又找上刘所:“目击者称,几名歹徒,全被这位高手击毙,身为执法人员,刘所是如何看待该高手的这种行为?算不算见义勇为?是否有违律法?”

“校长,郑教授,还有这位同学,请问该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怎么样?是否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做为他的师友,你们是怎么看待他这种连杀七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首先,该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表现十分良好,和同学相处和睦,也很尊敬师长。遵守校规,从无不良记录。你的担心,十分多余。是否触犯刑律,这个得由律法专家说了算,我们不好妄加定论,身为师长,只能说,无论如何,该生是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暴徒侵犯的情况下,才义愤出手,见义勇为的,这点,不容抹杀,必须肯定…”

一时间,众记者是如同打了激素一般,是逮着一个人就一通乱问,乱了,场面完全乱套了。

再说刘所这边,也肯定了一句:“...需要刑部专家研究后,才能定性。从个人角度看,在紧急情况下,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出手制止歹徒,算是见义勇为。”

此记者精神就是一震,连忙就反问道:“…刘所,虽说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击毙歹徒,但据本台所知,持枪歹徒只有一个人。你的意思,是不是鼓励这种行为?”

“案情还在了解之中,无可奉告!”

刘所一见不是个事,忙掏出电话,通知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