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考官争执
赫连雄一死,妖族更无斗志,大肆溃逃。江面之上尽是燃烧的舰船,烧红了半边天。叶行远高踞水寨之上,顾盼自雄,长吟道:“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底下一片阿谀之声,一众考生自知打胜了这一战,追随叶行远就算有了结果。不管最后南晋局势如何,他们终归进士有望。
百崖矶一战,叶行远以不足一万的水师,大破妖族二十万大军。妖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完全失败,也就彻底的放弃了建设水师决胜临京的想法,转而攻略荆襄。
叶行远放弃了朝廷封赏,率领义勇旧部,马不停蹄赶往荆楚,困守孤城一十六年,令妖族大军不得前行一步。时人凡举当时贤达,必说“叶书生”,名动天下。
后来弹尽粮绝,叶行远终于城破殉国,但时移世易,妖族再没有当年压倒性的优势。河东江南之地义军大起,不但摧枯拉朽的毁灭了苟延残喘的南晋小朝廷,同时也矢志北伐,席卷中原,驱除妖虏,成人族中兴之势。
因为叶行远的存在,避免了人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二十年,这一番功业直追前朝诸位名将。偏偏叶行远还不是武将,武艺生疏,不善射箭,也只能勉强乘马。举凡战阵,只能遥遥指挥,不能亲冒矢石。
但就是这样一个书生救得天下,令人心悦诚服,光是江南一地,就不知有多少叶行远生祠。可惜这只是推演幻境,否则就凭此信仰,他纵然不能肉身白日飞升,死后也必封神。
二十年恍然一梦,叶行远与一众追随他的考生醒来的时候,已不在浴血的沙场与破城的修罗地狱。而是安静的坐在阳光炽烈的考场之中。四面肃静,唯有春风拂面。
叶行远安坐原地,心中一片澄明,恍然有隔世之感。在他面前,一诗、一文、一策论已然完结,正在桌上闪着烁烁金光!
“诸考生中,安能有如此文章气运?”高台之上三位大学士对视一眼,同时发出感慨和疑问。他们能够看得到考场中的文气冲天而起,遮天蔽日,汹涌无匹!
“大才出世。必可挽天下之倾!”次辅谨身殿大学士奚明生拍掌大赞。他比首辅严秉璋要年轻十余岁,尚未满六旬。头发乌黑,脸上亦无皱纹,颌下三绺长须,端的是方正好相貌。
东阁大学士沈孝目光在整个考场中逡巡,寻找这文气的源头,“此等贤人,吾辈于考前竟然不查,实乃宰相之过也。”
这一批的举人入京。凡有才名者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内阁的关注,沈孝也暗中观察过许多人,却未预料到竟然有这般文章现世,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首辅严秉璋却只略略一惊。之后便一直微闭双目,似乎胸有成竹,淡然道:“绝世文章,亦有天时地利之说。一流的才子。未必篇篇都是一流的文章。二流的读书人,机缘之下,亦可有惊世之作。
尔等负天下之重望。不可大惊小怪,且从容观之。不过今日这状元,想来应该便是此人了。便请巡考查访,将他的卷子取上来吧。”
文气冲天,长虹贯日,便是大学士文章也难有如此景象。有这异象在,状元断不会花落别家,三位主考也绝不会拗着天意。
严秉璋既这般说,另外两位大学士当然也并无异议,便在高台之上静静等待。
叶行远在考棚之中又坐了一阵,等胸中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些,这才起身交卷,恍恍惚惚离了考场。唐师偃等人早在外面接他,簇拥他上了马车,急回驿馆休息。
这时叶行远才知已经过了三日,恰好是会试的考期。回想幻境中的兵戈杀戮,只觉得脑中昏昏沉沉,回去之后倒头便睡,一睡便是一日一夜。
会试本身就是对精神和身体一次严格的考验,试题的难度如何另说。在恍如真实的幻境之中待那么长的时间,若无坚韧的意志,很容易就会忘却本心,在考试结束之后,精神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叶行远心志坚定,灵力充沛,但在考完之后也觉得浑身疲惫,实在不想再来一次了。
现在对那些屡试不第的老举人,他充满了敬佩,就算才学本领略逊一筹,但这些人屡败屡战的劲头就让人不得不赞叹。
一日夜后,叶行远才恢复了些精神,朱凝儿准备了稠稠的白米粥喂他。叶行远吃了几口,肠胃之中多了几分暖意,才有活过来的感觉。
“会试之难,我今见矣,惟愿此生不必再重来。”叶行远慨叹不已。
唐师偃忙问道:“这次考的如何?听考场外的人说,场中有云气直冲天际,就如同一道白虹一般,长久不散。定是有人做出了传世的文章,我想来想去,京中举子有这本事的就只有贤弟你了,不知是也不是?”
叶行远笑道:“唐兄莫要小觑了天下才子,此次赴试的举人上千,我们又能认得几个?藏龙卧虎,都非等闲之辈。”
在幻境之中接触下来,无论是“抵抗派”、“投降派”还是“殉国派”,都有极高明的读书人。叶行远在诸多贤人的辅助之下,才能完成逆天的功业,而与投降派诸人斗智斗勇,也并非易事。
唐师偃看他神色轻松,笃定道:“贤弟莫要谦虚,我自然知道天下自有人才,但能闹出这么大动静的,舍贤弟又有何人?”
叶行远道:“我做完文章已经浑浑噩噩,实不知最后到底如何。不过此次侥幸,我扭转乾坤成功,应该不至于太差吧。”
二十年征战未休,叶行远一手挽回了南晋末年的危局。百崖矶一战的辉煌,与苦守荆襄十六年的艰苦,铸就了丰碑,在这一场考试当中,应该没有人能胜得过他。
唐师偃欢呼道:“我就知道是如此!我们就等着状元的捷报吧!贤弟你便是本朝第一个大四喜!”
县试、府试的案首,省试的解元,此次叶行远也是剑指状元,大四喜眼看便要诞生。
而与此同时,封闭的贡院之中,三位大学士正在为定下状元的人选争论不休。
次辅奚明生抱着叶行远的考卷,横眉竖目道:“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不点这个状元实在是说不过去!你们要是因为他早得爵位,有幸进之行便以人废言,这如何是儒者公正之道?”
他气势汹汹,东阁大学士沈孝却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道:“此人确实扭转乾坤,建不世之伟业,便是吾等亲往,也未必能成。但听其言观其行,每每有乖张之举,离经叛道。况且此人德行有疵,不可为天下年轻士子的表率,便压他一位,又能如何?”
奚明生冷笑道:“你要压他一压,那我且问你,这场中千余考生的卷子你都看过了,有何人有面目居于其上?”
沈孝一时语塞,但仍然咬牙不肯松口,“纵然如此,我们可从长计议,断不可让此人上了状元之位,导致流毒无穷!此行乃是为正天下风气,以儆心存侥幸之徒!”
这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奚明生认为天兆已现,文章碾压其余考生,叶行远必须拿下这状元之位。但在揭开糊名之后,沈孝却死活不同意。
他也有理有据,叶行远妄言祥瑞之事,献媚于当今皇帝,这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取。再说叶行远这篇策论虽然已建奇效,但也并不是无可指摘。
首先叶行远的战略思想就不符合“礼”,尤其是弃地弃民的游击战术,更被沈孝视为“不仁”,认为这并非堂堂正正之师,与流寇无异。
此后百崖矶水战,叶行远僭越主帅之职,纵然能说是事急从权。但之后借朝廷名义胡乱封赏,惹得江南各处军头割据,互相攻伐,亦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
此后荆襄守城,叶行远更是各种奇谋妙计,运用各色古怪兵器,劳民伤财,只求效果,不计后果,非圣人善始善终之道。
更关键的是他还用清心圣音蛊惑百姓,以圣人降世自居,这等狂悖实乃罪不可恕!若不是推演幻境之中,沈孝觉得都可以依律论罪了。
现在不过只是拿掉他的状元,还不算将其黜落,沈孝自认为已经很是退了一步。
但奚明生却觉得他这些话全是无稽之谈,圣人亦有“权”“变”之论,值此家国危亡之际,叶行远为得民心,善用流言又算什么?至于战事之中的种种奇诡之行,那更是兵者诡道之正论,真要大军野战,有谁能打得过全盛时期的妖族骑军?
两人争执不下,只能等最后一位主考首辅华盖殿大学士严秉璋做决定。他们各自将理由都陈述完毕,一起转头看着低头不语的严秉璋,等待他的发言。
状元之选,就要由老首辅一言而决。严秉璋睡眼惺忪,似乎是在阅卷之中又偷懒打了个瞌睡,这时候听完两位内阁同僚的话,方才睁眼,叹息道:“以老夫之见,是万万不能让这个叶行远当上状元的!”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