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科里部与荷兰村

委员会搬到了悉尼后,传统小弟荷兰村与科里部也都搬了过来,尤其是科里部,巴兰加鲁在委员会的支持下没少骚扰莫迪亚洛克人,现在要是自己一走了之,科里部可能就会直接被团灭了,鉴于他们平时帮委员会干了不少黑活儿,李时珍号在撤退的时候便将他们带了过来,为了方便管理,人力资源部专门设立了一个管理土著的小组,叫做“落后民族帮扶小组”,小组组长由义和担任。

这位义和是何许人也呢?他原来是技术团队的燃气专家,但是现在空有屠龙技,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平时便在家里鼓捣洗煤炼焦等技术,准备将来开炭厂生产蜂窝煤,不过现在这些项目还远远没到上马的时候,闲来无事脑子里便动了歪心思,这位义和祖上原来是京城开煤厂的,厂子大了就得养些猛犬看场子,所以驯猫驯狗的技艺便传了好几代,如今到了澳洲也没闲着,本来从新喀里多尼亚进口了一批东南亚犬,但是这些狗实在太小,根本没意思,他便把歪心思打到了土著身上了,所以他一听说有这个职位,立马主动请求委员会将他调过去。

人资本来为了这个组长的位置很头疼,根本没人愿意干,现在义和主动请缨,便跨部门让他当了这个小组的组长,双方皆大欢喜。义和走马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整合周边部落,原来悉尼地区的是艾奥纳部,这个部落一开始就跟委员会敌对,所以统合起来只能用武力了。科里部作为委员会第一打手,这种任务当然是当仁不让,而且巴兰加鲁也不想多个竞争对手,双方是一拍即合,立马制定了征服艾奥纳部的计划。

巴兰加鲁现在阔气得很,通过黄金换铁器,科里部直接从石器时代飞升至铁器时代,所以对艾奥纳部的征服战争根本就没看头,艾奥纳部直接被彻底征服,所有男女老少直接被巴兰加鲁俘虏打成了奴隶。

作为巴兰加鲁的顶头上司,义和直接把俘虏的青壮给要了过来,私下里开始使实行他的“文明融入计划”,拿出祖传的手艺结合土著的性格加以研究,最后还真被他找到了方法。

义和前期训练了一批稍微机灵点的土著在生活区当仆人和清洁工,有了这批人之后,生活垃圾的清扫基本就被土著承包了,大家反响都还挺好,不过劳力的使用也不是免费的,这笔物业费基本都进了帮扶小组的小金库,有钱了义和的业务自然是越滚越大。所以现在不管在潘坤的火锅店,还是沐清雨的醉仙楼,侍应生基本都是黑皮的澳洲土著,他们的打扮大同小异,都是身着白色棉布做的短袖无领衬衫,藏蓝色棉麻制宽松裤子、袋鼠皮鞋,这已经成了悉尼街区的一道风景。至于义和为啥能把这群野人训得服服帖帖,谁也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法子,关键是人家有本事,所以这个位置还就得他来当。

义和平时喜欢研究各类人类志,要不是委员会现在投射能力不足,他早就想去新西兰抓一帮毛利人了,这次趁徐致远回来,也赶紧过来打打招呼,要徐致远下次去大陆一定要帮他带一批女直人回来,他想和这帮野人驯化专家讨教讨教技术经验,徐致远听了后简直头大如斗,这种要求太奇怪了,不过看在香烟的份上就勉强答应了。

“巴兰加鲁,这次你们部落必须再送一百名成年人过来,男女不限。”义和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他的煤焦化资料,眼皮也没抬一下。

“义大人,我们部落上次才交了两百人,再出人的话整个部落就要伤筋动骨了。”不得不说巴兰加鲁是个语言天才,跟着委员会混了半年,汉语已经学得很熟练了。

“我不管这个,没人你就去抓,布奈人不是才被你收编吗?周边还有几个部落,你最近多搞搞业务,这个月底你必须把人交给我。”义和的话不容置喙,巴兰加鲁看起来很怕他,见这个要求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回去准备去了。

最近由于私营企业增多,服务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义和见状便跟委员会申请成立了一家土著劳务输出公司,这样整个悉尼街区的土著人员便能够统一管辖,委员会对于这个提议没有异议,营业执照立马颁发了下来,这家劳务输出公司就成了帮扶小组名下的资产,盈利资金全部用来培训各地送来的土著,当然现在都是培训服务人员,以后也可以培训仆从军队。

巴兰加鲁的业务能力果然够强,义和下了死命令后他便将方圆一百公里内的小部落全部清扫一空,这些人现在都被送到了土著劳务输出公司的后院里。

几名科里部的管理人员手持木棍对着眼前的土著生气地吼着,对方显然对穿在身上的这层布料感到很不适应,是的,你没有看错,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他们适应穿衣服。盛夏的悉尼气温比较高,脱光了确实比较凉爽。

这些土人被打散了部落,分成了十人一队,队长都是由土著担任,谁要是能完成任务,在这个热天里都能喝到加了糖和薄荷的凉开水,而一个组一旦有人没有坚持下去脱了衣服,整组都要在太阳下罚站,很显然有不少人吃过这样的苦头。

义和巡视完新成立的劳务公司满意地笑了笑,现在公司规模还比较小,他担任总经理,巴兰加鲁担任副经理,草台班子就搭起来了,底下办事的员工都是科里部的人。

“义大人,这帮土怂就是欠管教,按我说您还是对他们太好了,过去在咱们部落,一天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巴兰加鲁现在越来越圆滑了。

“巴兰加鲁,他们是咱们公司的员工,你要懂得关怀,我们又不是在卖奴隶,你可得给我当心点,打坏了你得赔委员会资产!”。义和觉得有必要敲打敲打巴兰加鲁,他不能做得太过分,不然传出去名声不好听,就这样都有人私下里叫他奴隶贩子了。

巴兰加鲁碰到这么个领导也是无语,人是自己抓的,训练也是自己出人训练,弄坏了还得自己赔,合着整件事上下就他一人在出力,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很多事只要交给手下去办就好,他也就认命了。

科里部自从和劳务公司搭上活后是越来越繁荣了,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个荷兰村,荷兰村就在穿越众街区的外围,经过半年的相处,大家觉得他们还算比较安生,这次便没有安排到岛上,算是正式接纳了他们,除去在“泽兰”号上担任水手的二十几个荷兰人,荷兰村里现在还剩六十几个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渔民,剩下来的基本就是铁匠、木匠、皮革匠和鞋匠。

托马斯的铁匠铺还是一如既往地红火,在委员会铁厂建起来之前,他一直都是整个地区的铁器供应商,托马斯的两个侄子如今已经不再跟他打铁了,现在在城区和中国人学习一些商业知识。

迪门斯住在托马斯隔壁,他是个制革匠,委员会在菲利普岛生活的时候捕杀了不少袋鼠,袋鼠体型大,要是把皮给扔掉真的就太浪费了,尤其在整个基地还缺乏布料等物资的情况下。技术部的几个植物学爱好者在莫迪亚洛克的图书馆里穷经皓首终于找到了富含鞣酸的植物,鞣酸是制作皮革的植物鞣制剂的重要材料,不经过鞣制这一过程,皮只能是皮,而算不上革。

鞣酸一般从葡萄藤或者橡树里面提取,但是现在这两种植物在澳洲都比较稀少,根本无法量产鞣酸,还好几个植物学爱好者发现附近地区的葡萄科植物还挺多的,再加上迪门斯这个制革匠,委员会的第一家制革厂便建立了起来,为了感谢荷兰人的贡献,也突出迪门斯家乡的手艺,这家新的皮革厂便取名叫做“尼德兰皮革厂”。

皮革厂里有一个萃取锅,雇佣的土著部落每天都将采集的藤和袋鼠皮送到这里,植物藤下锅萃取鞣酸,鞣酸有个好处是,它既溶于乙醇,也溶于水,虽然后者效率差一些,但是至少以目前的条件能够立马有产出,几个土著负责不停地在大锅里搅拌,下面另外一个人则在控制温度,冷凝管里的液体从另一个端口流了出来,这就是我们制作皮革的原材料鞣酸萃取液。

迪门斯指挥几个打下手的荷兰人将一张张袋鼠皮去毛,然后鞣制,整个皮革厂里一股臭味,还好皮革厂在下风口,不然这味道可有的大家受的呢。

现在皮革厂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每日能产革六十张,完全能满足委员会现在的需求,不过新移民来了后就要扩大规模了,军队的需求尤其大,军靴,武装带都要消耗大量的皮革。迪门斯带着一脸疲倦,但是脸上充满了笑容,他在尼德兰只不过是个小皮匠,没想到在悉尼却成了这么大的一个皮革作坊负责人,真是命运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