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拿乔
年复说:“想不到你一全真教弟子还懂这些科学的东西?呵呵……”
萧天枢说:“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虚,无为潇洒之门户,乃纯正之家风,是重阳之活计。修仙之士,学道之流,慎勿狂游而参禅,且莫徒劳而问道。”
年复笑道:“嘿嘿,一副官腔给谁看呢!……”
萧天枢笑道:“就没有给你打官腔,你瞧你说的,我们哥俩,我有必要……”
年复说:“呵呵,不打官腔,这样拿乔的说话……”
萧天枢笑道:“呵呵,那我拿乔给你看看,群居慎口累真功,独坐防心积实行,莫为小过而不除,休言微行而不积。心猿紧锁,意马牢擒,三逆散而神宁,六贼剿而意定。缓缓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调息真功。清净寂寥而低下谦和,柔弱而炼心,恭敬于人而有益。般般勘破这行尸,物物休停除走骨。争奈人人舌辨以为能,个个刚强而为胜;无明火大而为尊,人我山高而独是;处众不取其下,闹处不取其静;欲处而神慌,动处而意乱。更有一等专持乞食度日,却言便是真修,如此是慵饶下鬼,愚顽不省之人,迷迷无端之蠢,切不如闻!”
年复笑道:“呵呵,说我呢吧?”
萧天枢说:“早炼顽心,去假修真而了性。若执慧性而皆昏精,着心灯而忽暗,悭吝而难成大道,狠毒而怎悟玄真?贤嫉能而招愆,贪生怕死而造罪,书符货术而谩人,行药治病而图贿,狂道中之贼,喧呼众人之害,不悟妙诀而胡游,心意迷迷而狂走,受了十方善信供养而难消。若谨修而了真心,稍怠堕而沉地狱,得遇真师强寻。妙诀不许愚人得知,只要人人自悟,不用摇筋摆髓之功,亦没惑人采战之术。但会无为之初始,自觉神而冲和。自然丹炉而药就,显现灵砂而照照,明彻神光而灿灿,自见道德之祖宗,认是清闲之源本,乃性命之妙门,是脱神仙之模子,人人悟透此玄机,乃得长生而久视。”
年复说:“呵呵说的好像真的,能修练成这样,得啥时候呀!”
萧天枢说:“不是惑言而说人,亦非邪术而诱你,酷告全真之高士,奉劝世上之迷徒,各各悟取害风言,人人同登于正教。如今说下修行之端的,能绝群迷之疑虑。伏望人人离俗以登真,一一断尘而得道,然愿一切众生皆登仙阙者矣。常人怕生病,对于修行人来说,生病可是“大涨功力”的好时机!不管是何种事情,本身没有好与坏。好与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制造的,是我们自己分别、执着出来的。遇到一种障碍,能增加一种智慧;遇到一种违缘,能提升一个层次。”
年复说:“遇到哪种违缘呢?”
萧天枢说:“比如说今天生病了,不要把它看成是生病,而是去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没有过去种的因,今天不可能生这种病。这些病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的,今天缘分成熟了,病显现了,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我们造下业因,叫“生病”;今天受到报应了,叫去病。有智慧的人,怕造恶业,不怕感受果报。没有智慧的人,怕感受果报,不怕种恶因。种这个因了,将来肯定要受这个果;现在受的这个果,是你以前种过因,这是消业还债,也是去病去魔,是好事!但是我们这些凡夫,种恶因的时候不害怕,受恶报的时候害怕,这是颠倒的。生病了不可怕,如果你真有修行,这是窍诀啊!第一,今天发现有病了,说明你造的业还没有消净,欠的债还没有还完,你要忏悔往昔所做的所有的恶业,尤其是忏悔杀生的恶业。通过忏悔,这些恶业都可以消尽,业消了果就没有了,病就好了。”
年复说:“然后呢,病好了,难道不生病了?”
萧天枢说:“第二,生病肯定也与冤亲债主有关系,还债的机会来了,你不应该害怕,应该面对,对那些冤亲债主要多发慈悲心,让他们满意,这样债就还了。第三,修行的机会来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自轻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希望自己能承担众生的病痛。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懂这些道理,患了病就心慌意乱:“完了,怎么办啊”这样又造业了。这是自己的因果,你不相信因果,就是邪知邪见。怕自己身上有东西,怕其他众生干扰,就去找人算命。算命的人说你身上有何种东西,命里有什么坎坷……这样,你对冤亲债主又增加了怨恨,又增加了恶业;为了营养去杀生,去吃一些不净的东西,又造了杀业。自认为很有福报,其不知“福所居兮祸所依”,新的一轮因果循环又开始了……”
年复说:“那这又牵扯到念经了,你说每次念经总有一句志心皈命礼,志心皈命礼,这句话是啥意思呀?”
萧天枢说:““至心皈命礼”,即道教经文的“宝诰”的开头第一句,是道教经文格式之一。按《玉皇本行经集合注》解释:“至心,乃诚恪不二之意,世本作‘志心’者非。”“志心”是心意坚决之意,而“至心”则有对仙真极为诚恳、一心不二的意思,故应作“至心”为宜。“至心皈命礼”即用最虔诚的心,对仙真皈命信服的礼赞。在道教经典中,宝诰的文体包含着对诸神、仙真、祖师功德的赞颂,和上天对我们的训诫和勉励。道教徒每天都要虔诚诵习各仙真的宝诰,一方面称扬仙真的功德,发愿行效,一方面藉此严以律己,善以待人,使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道教的早晚坛功课经收录了不少宝诰,我们平日可选择部分宝诰念诵,或于上香时诵念供奉仙真的宝诰,只需一字一音,依字行腔便可。念诵的时候,可默想仙真的慈容,想念仙真功行的圆满,这样必能有所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