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子固新婚大吉(一)
1648年3月12日,已经抵达广州的朱慈烺、傅冠等人宣布,广州再次成为宣武皇帝的行在。这代表着大明朝廷再次回到本土,加强了对本土的控制。不过,朝廷还没正式办公,倒是首先宣布了一条大喜讯,那就是大明的骠骑大将军、琼国公李岩即将迎娶大明长公主朱媺娖。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普通人迎娶公主就是尚,因为是娶皇帝的女儿,必须显得恭敬。若是一般人,娶公主,自然不会激起太大波浪。但是,李岩就不同了。虽然按照礼法,李岩与红娘子算不得夫妻,因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按照大明祖制,公主是没有什么实际地位的,出了嫁的公主甚至比不上普通的贵妇,至于驸马,就更是毫无地位可言。
但是,李岩却是此时大明位高权重的骠骑大将军,且战乱时期,也离不开李岩坐镇朝堂,外御满清,内镇不服。如此,李岩从此成为毫无实权的驸马自然不行。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位高权重的骠骑大将军还尚公主,必然让李岩的政治地位更加高涨,他们所生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威胁皇权,因为,他们的孩子也有朱明的血统,虽然是外孙。
因此朝堂对李岩尚公主也是分歧颇大。以次辅杨廷麟为首的一派,就反对李岩娶公主,认为会威胁朝政的稳定。从他们的主观上看,虽然是反对,但对李岩却是充满了善意。另一派就是丁魁楚为首的广东派了。在朱慈烺掌政初期,广东派由于地理优势,对朝堂有相当大的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由于广东的经济地位,让朝堂在资金分配方面也不得不听从广东的意见。但是,自从朝廷迁往琼州,一切大事都是傅冠与李岩说了算,丁魁楚虽然是次辅,但完全被李岩架空,对朝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丁魁楚都如此,他手下的广东官员就更艰难了。
在他们看来,只要李岩退出朝堂,单凭傅冠一人,其实对抗不了人多势众的广东派。因此,他们一方面主张让李岩尚公主,另一方面却以祖制为由,要求李岩娶了公主后就必须交出骠骑大将军的军职与朝廷的兵部尚书一职,其实就是剥夺了李岩军政两方面的所有权利。
这两派人在朝堂争执良久,竟然没有达成一致。
最后,似乎老神在在的傅冠终于发话了,“李岩与长公主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情愫早生,一力阻挡只会徒留遗憾。而且法理也没有阻碍,那他们就有婚姻的权利。对于双方争执的焦点,即李岩是否要放弃骠骑大将军一职,大家觉得此时的大明朝廷能够没有李岩么?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故唐早有勋贵尚公主的旧例,即使我大明初期,也有不少勋贵尚公主。既如此,让李岩保留军职也未尝不可。而且,李岩尚公主倒也算得上两全其美的好事,既可以安抚李岩,稳定朝堂,也可以让公主得偿所愿,有何不可?”
在傅冠的支持下,终于平息了朝堂纷争。
1648年4月12日,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李岩与公主朱媺娖正式成婚。
在此之前,李岩已经上表辞去了兵部尚书一职,至于骠骑大将军的军职却是一直保留着。虽然不不少文人甚至官员还是柠檬精心里,对此说三道四的,认为李岩在威逼朝廷,不当人子。
但是,李岩控制的报纸也不是吃闲饭的。对于自己与公主的婚事早就进行了一番解读,首先就是从李岩与公主的初次相识说起,李岩与公主共乘一骑,趁着星夜脱离满勤狗鞑子控制的京师南下,气氛虽然紧张,但也充满了旖旎。公主与李岩正是因为这次相处,才暗生情愫。但是,作为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又是一个有着妻妾的丈夫,李岩只能将这份情愫藏在心中,投身到抗清大业中,不顾性命,只为了守护自己心中的女神,能够拥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
大明人自然也不缺乏凄美的爱情故事,比如最有名的《牡丹亭》,但是,李岩二人的故事可读性却要超过它,因为故事的主角,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大英雄,除了二人之间的爱情,还背负着家国情仇,关系之复杂,情节之曲折,还要远超《牡丹亭》。
就这样,原本在文人眼中,算是李岩这个权臣利用权势强逼皇帝嫁妹的恶劣事件,就成了民间争相传唱的一桩美好的爱情故事。李岩的名声不仅没有变坏,还因为多了这段爱情,成了铁汉柔情的代表,更增添了一丝人情味,更加为大家所接受。
新婚当日,李岩在广州的府邸宾客盈门,人山人海。李岩在亲自与傅冠等喝了几杯后,就安排李年代替自己招待客人,自己却来到后堂,与朱媺娖见面。
只是,气氛似乎有些微妙。不仅是身边的宫女殊无笑意,即使是因为李年的缘故一向对李岩另眼相看的林薇也是冷着脸。李岩十分奇怪,走向朱媺娖端坐着的床边,却见床边的玉人身形一阵微颤,似乎有抵触之意。
李岩更加奇怪,正在沉思间,朱媺娖那熟悉的声音闯来,“林薇,你们先暂且退下,本宫与大将军有话要说。”
在林薇等人退下后,朱媺娖说道,“李岩,你为何要娶我?”
李岩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公主觉得李岩是为何而娶你?”
“为了权势,为了威逼朝廷,为了自己更大的野心,等等。”朱媺娖语气有些苦涩的说道。
“公主还记得你我当初从京师如逃亡路上,李岩所发出的誓言?”李岩问道。
“我李岩在此立誓,终此一生,效忠明太子朱慈烺殿下,效忠大明。李岩及后世子孙永不在大明土地上称王,更不会称帝。大明重归一统之时,就是李岩及后代离开大明土地之日。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朱媺娖一字不拉的将李岩当初的誓言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