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十五章 小伎俩

玄武门,取上古四圣兽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世清朝时,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是皇宫北门,亦是皇宫后门。

玄武门作为皇宫的后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后妃及皇室人员并大内中人出入皇宫皆走此门。

皇帝出外巡幸,可由午门出宫,但随行嫔妃必须由玄武门出宫,如果皇帝侍奉皇太后出宫,则一同出玄武门,而平日非上朝时间内,外臣入宫亦走此门。

成是非因欠赌坊赌资,被赌坊老板卖入宫中做太监,走的就是玄武门,所以阿飞到玄武门外等着,一定能等到人。

已经了解剧情的上官海棠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若非她实在没时间每夜到玄武门外等着,也无需阿飞跑这一趟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沈公子平日用膳……”

阿飞双臂环胸,酷酷的道:“我等早已达辟谷之境,无须用膳。”

虽然阿飞不用吃饭并非是因为已达辟谷之境,但他不用吃饭却是事实,他也没法跟上官海棠解释,所以便干脆如此说了。

“……”

上官海棠这才反应过来,阿飞是群主请来的人,自然跟他一样,都不是凡俗中人,自己倒是问了个蠢问题。

“好吧!那一切就拜托公子了,不过海棠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说。”

上官海棠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等真人过来时,能否请公子前来通知海棠一声,海棠想去当面拜见真人。”

阿飞嘴角抽了抽,你是想去看看,你们那神秘的群主究竟长什么样吧?

“没问题。”

上官海棠欣然抱拳道:“多谢沈兄。”

“不必客气,若无其他事,我先走了。”

“恭送公子。”

阿飞身形一晃,便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上官海棠面前,若非窗户一声轻响,她甚至连阿飞怎么离开的都不知道。

看着瞬间打开又关上的窗户,上官海棠心下一阵惊叹,好快的身法,她自己本身也以轻功见长,但在阿飞面前,她的轻功就像是一个笑话。

……

等到罗长风与群友们交流完毕,安排好诸般事宜,各自休息时,月亮已高高升起,这段时间阿青都是陪着焰灵姬睡,他每天只好独守空房了。

次日卯时三刻,罗长风结束修炼,步出房间时,便见族民们都带着挖掘工具,向部落当中一片广阔的空地聚集。

隔壁的阿青与焰灵姬也已起床,正跟他一起走下居所,祝融夫人与四名侍女则是早已等在住楼前的空地上。

几人会齐,一起往部落中央的广场空地行去,路上,罗长风忽然道:“夫人,贫道手中有一些产量颇高的粮食种子,等到办完制盐之事,你召集有经验的农人,贫道传授他们种植之法。”

“等到今后部落的盐与粮食有了富余,咱们便可将之出售,换取金钱,购买咱们需要的兵器和其他物资。”

“咱们甚至可以将盐粮作为祝融部落的主要产业,当然,这一切得是在祝融部落有了保住这些产业的实力之后。”

“你选四名资质根骨较好的少年,贫道传授他们剑法,阿青会负责传授你四名侍女剑法,等到他们练成,再让他们传授给族中能战之士。”

祝融夫人一听,顿时大喜过望,人想要生存,盐与粮食便是必不可少之物,而武功更是安身立命之本,罗长风如此作为,显然是真正认可了祝融部落,愿为部落的兴盛出力。

祝融夫人止住脚步,恭恭敬敬的对罗长风深深一礼,感激的道:“真人为祝融部落所做的一切,我祝融部落将世代铭记。”

罗长风微笑道:“夫人请起,你既尊贫道为族中大长老,那贫道也是部落的人了,为部落的发展出力不是理所当然么?还是说,夫人潜意识中,依然还当贫道是外人?”

祝融夫人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委屈之色,她本就长得娇媚动人,再露出这样的神色,更多了几分惹人怜爱的韵味。

“非是奴家当真人是外人,而是奴家清楚,真人乃世外高人,只是悯我族民生存艰难,才大发慈悲,小小的祝融部落,又哪里留得下真人这等神仙中人。”

祝融夫人说着,脸上神情越发哀婉,若是寻常男子见了,定是忍不住想要将她拥入怀中,柔声安慰。

“哈哈哈哈……”

谁知罗长风见此,却反而大笑出声,伸指连连虚点祝融夫人,“你呀你呀!对贫道就不必用这些小伎俩了,贫道虽非不近女色,但此生有了阿青,绝不会再为其他女子动心。”

“你也无须试探,贫道于冥冥中,隐隐感到自己与祝融部落有缘,这个大长老,贫道会一直做下去,贫道在世一日,便会为祝融部落之兴盛而出力一日,如此,你可放心了?”

听了罗长风如此直白的话,阿青感动万分,心下甜如食蜜,看向罗长风的目光,更加温柔似水,脉脉含情。

祝融夫人与四名侍女此时看着阿青的目光中,充满了艳羡之色。

正如之前祝融夫人所说的那样,祝融部落太弱了,想要凭武力立世根本不现实,她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上天赋予她们的美貌与娇躯。

所以祝融夫人培养出四名侍女,就是打算走依附之路,说白了,她们都已经做好成为强者玩物的心理准备。

可阿青却能得到一个如此强大的男人毫无保留的宠爱,且是独宠,这如何能不让她们艳羡?

不过听到罗长风说打算扎根祝融部落,不会离开,祝融夫人心下也暗暗松了口气,只剩下无边的欢喜。

有了罗长风带领祝融部落,部落大兴已是指日可待。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一行人高高兴兴的行至部落广场,待被选出的人手聚齐,便在罗长风的带领下,往西南方向的海边行去。

此次前往海边的有八百余人,而罗长风打算传授他们的,则是“晒盐”之法。

此法真正出现,是在明代,而全面替代“煮盐”,更是在解放之后,超前这个时代一千七八百年。

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中有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