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机会

张宁狐疑,“姐真的心甘情愿?”

“怎么,兔崽子,你还怀疑爹骗你不成!”周归元呵呵一笑,“咱们父子让她心甘情愿,她就得心甘情愿,哪容一个女儿家家的胡思乱想!”

说着,周归元碰了下酒杯,畅快地一饮而尽。

“我的意思是,姐嫁给宋一飞那个混蛋是羊入虎口,后半辈子肯定毁了!”张宁忧虑道,“难道您真忍心?”

周归元脸色一沉,“嫁给宋一飞是你姐的荣幸,子名你不懂这些,就不要掺和了,爹会安排好!”

“可是……”

张宁刚刚开口,就被周归元打断,“行了,你最近怎么变得磨磨唧唧,爹主意已定,你说什么也没用,下去吧!”

周归元明显有些生气,酒也不想喝了,摆手道。

“是!”

张宁无能为力,这周归元顽固如石,铁齿铜牙都说不动他。

若是再继续说下去,张宁怕是要暴露自己,毕竟真正的周子名绝不会千方百计地替阿寻着想。

离开小亭,张宁回到房间休息。

躺在床上深思熟虑后,他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如今东方先生躲在宋家,很难接近,毕竟宋家是知府大人的府邸,防卫森严。

但眼前正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便是阿寻大婚之日。

到时候,宋家定会宴请各方宾客,来者鱼龙混杂,陈九他们混进去就易如反掌。

翌日。

张宁去了悦来客栈,找到陈九三人。

“周大人,有什么消息?”陈九问。

他们这几日用尽各种方法寻找陈清风的踪迹,结果都失败了。

目前看来,只能在东方先生身上下手。

所以张宁带来的消息极为关键。

张宁点头,“据我所知,东方先生一直躲藏在宋家,难以接近,但明天宋家会举行一场婚事,我可以安排你们混进去,找到东方先生。”

陈九三人一听,全都大喜。

“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周大人,你能弄到请柬么?没有请柬的话,我们也混不进去。”郑莲儿道。

“当然,”张宁轻笑,“这场婚事其实是周家和宋家联姻,给你们弄请柬轻而易举!”

林小玉听着不对劲,眼睛登时瞪了起来,像是两颗黑色宝石,“宋家和周家的婚事?是谁和谁成亲?”

“是我姐和宋一飞!”张宁回道。

啪!

林小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可恶!可恶!阿寻姐居然要嫁给宋一飞,这不是把她推进火坑么,阿寻姐会苦死的!”

“一定是周归元那个王八蛋逼迫阿寻姐!阿寻姐太软弱了,她根本不会反抗!”

“王八蛋!就知道欺负阿寻姐!”

林小玉气冲冲地,连声大骂。

骂了几句,她才想起面前这个人乃是周家公子,愧道“抱歉,周大人,我忘了周归元也是你爹!”

张宁毫不在意,笑道“别说这没用的了,还是商量下明天该如何进府的事。”

陈九点头,“周大人如果能弄到请柬的话,我们混入宋家应该不难。”

“可是,宋一飞和东方先生都认得我们的相貌,恐怕我们刚走到门口就被识破了。”林小玉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张宁也考虑到了,道“只能易容变化!前辈,你们修行人不是懂得幻化之术么?”

陈九摆摆手,“哪有那么容易,我略懂一些变化之术,但登不上台面,很容易露出破绽,本门倒是有一种丹药可以完美幻化,可惜我没带在身上。”

“难道没有其他法子?”

“有!”陈九思忖片刻,道“我们可以弄一张人皮面具,装扮之后混进去,一般人定瞧不出来破绽。”

“对,人皮面具,我以前也用过!”林小玉猛拍了一下手掌,“前几日我在江州城闲逛的时候,还见过有一家卖人皮面具的铺子呢!”

“小玉,那买人皮面具的事就交给你!”陈九喜道。

“行!”林小玉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决定后便立即出发,她不走正门,直接从窗户跳出客栈,如同一只飞鸟,眨眼便不见了。

张宁也迅速离开客栈,坐轿返回府邸。

他有自己的事要做,必须先弄几张请柬。

这事不难。

因为周家要给亲戚朋友广发请柬,所以家中留了许多。

张宁随便拿出几张,写上陈九他们的名字便大功告成,然后派下人送去悦来客栈。

一夜过去。

第二日。

周家和宋家热闹非凡。

且不说府内多么富贵逼人,五彩斑斓,就说府外的大街上也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周家和宋家的婚事实在太轰动,说是江州城第一排场绝对不为过。

周家乃江州城第一富,宋家则是江州城最有权势的家族。

两家联姻不说惊天动地,也足以撼动整个江州城。

晌午,吹吹打打的喧闹声炸响半边天。

迎亲用的是最顶级的仪仗。

敲锣的打鼓的,伴乐的伴舞的。

当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宋一飞骑着一只白色的高头大马,前来周府迎娶,嘴巴笑得咧开,口水直流。

跟在他后面的,是用极品丝布打造的八抬金轿,顶上吊着六十四串珍珠坠子,连轿杆子都镶着一层金。

别的不说,单单这顶轿子打造的花费就超过一万两银子。

整个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排开一字长蛇,挤满了半条街。

人头攒动,声势浩大。

这排场,在江州城绝对找不出第二家。

周府,阿寻一早便在打扮。七八个女子忙忙碌碌,将阿寻装扮得国色天香。

阿寻的姿色本来就是上等,一番打扮后更是明珠耀眼。

她身着凤冠霞帔,腰挂金,头戴玉,在婆子的搀扶下,缓缓登轿。

这个世界的嫁娶,繁文缛节颇多。

活活折腾了好几个时辰,直到正午,轿子才抬起送往宋府。

一路上又是吹吹打打,锣鼓喧天。

百姓们随着迎亲的队伍而走,欢欢喜喜地凑着热闹,议论纷纷。

宋家和周家离得并不远,但为了排场,迎亲之路特意绕了个远,弯弯绕绕踏遍了半个江州城,所以这一路走过去,又耗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