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贸易重镇
翻过二郎山,在地理上,就算正式的进入高原地带了。
四月份的天气,沿途的道路两边还铺着细碎的白雪,河边还冻着冰层,沿途的民居也开始充满了异域风情。
天空,也变得深远起来,空气清新的得感觉喉咙都是凉冰冰的,不时可见的经幡,刷成白漆的房子,五彩的布条,牧民们有着非常原始的五色崇拜,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白云,黄色,代表大地,绿色,代表草地,红色,代表空间。
牧民的传统民居,也大部份是用五色装饰,门楣两旁有白石砌塔,建筑物随处可见彩绘的日月祥云图案,有些还挂着牛角。
牧民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喜欢用颜料进行大量的装饰,但不过他们的颜料不行,大部份是原始的矿物质颜料,不像油漆外面有保护层,也没有清漆的光泽层,所以在外地人的眼中,看起来都是灰扑扑的,掉色也很严重。
就形成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有一段路面状况很差,两栋这样的房子就修在路边,缺一门看着路边的房子,那些风化剥落的颜料,还有惨白惨白的石灰墙,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范阳?咋我感觉这些房子,是不是有点阴森森的?”
“瞎说,这是人的习俗,这些房子都多少年了,风吹日晒的,哪有不掉色,再说了,咋也比你家里那两间泥巴房子强。”
“受不了,受不了。”
“习惯就对了。”
也正是这种五彩,和风化斑驳的颜料,让藏地在外人看起来,总是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山坡上,不时的,也能看见牦牛和绵羊了。
第二天早上8点多钟,司机便带人上来了,赶在下午四点多,到了康定。
一处路边,范阳,缺一门,赵光明三人,正忙着将车上的货物卸下来。
“谢谢了啊,王师傅。”下完货,范阳拿出包烟,塞给王司机,把商量好的200块钱运费付了。
靠着那个火盆,三人在驾驶室里艰难的度过了一夜,但好歹没被冻死。
他还要往里面走几十公里,将货下在路边就走了。
赵光明拧了把鼻涕:“终于到了,对了你们打算咋办?”
共同熬过了艰苦的一夜,三人已经很熟悉了。
“先找个地方吃饭吧。”范阳答道。
“对,对,要不咱们打平伙不?找家馆子先磋一顿?”赵光明说道。
“呵呵,不用,我请。”
听到请客,赵光明嘿嘿一笑:“那行,等下要什么帮忙的不?你们住哪儿?”
“先找个旅馆吧,但这些货是个麻烦事情,对了老哥你知道哪里好租房子不?”
“好找啊,我租的那个房子就还不错,60块钱一个月,楼下好像还有个铺面吧,等会儿我问问房东呢,应该还没租出去。”
“铺面?不需要吧。”范阳担心太贵。
“那啥,没事儿,顶多不过百把块钱,地方偏,别人都拿着当库房呢。”
“库房?嗯,这应该可以,那等会儿麻烦老哥了。”
这里已经是康定城区了,前面不远就是个饭店,三人走了过去,餐馆老板一看就是个汉族人,四十来岁,穿着条围裙坐在门口,远远的就迎接了上来:“几位吃饭?来,里面坐,里面坐。”
“不坐里面了,老板帮我们搬张桌子出来,得看着货呢。”
“好。”老板便搬了张桌子到外面来:“几位吃点什么?”递过来一份菜单。
范阳一看,价格是真的贵,荤菜竟然要8块钱一份。
要知道现在的猪肉才2块钱一斤,蒜苗,莲花白等蔬菜,在外面,不过一两毛钱一斤。
四川那边,一盘回锅肉,普遍就2.5元钱,3块钱的样子。
进来就要8元。
素菜更贵,一碟土豆丝便要4元。
要知道这年头的土豆,不过几分钱一斤而已。
缺一门伸个脑袋过来,看下了,也不免咋舌:“要不算了吧,这么贵,这些车站附近,都宰人得凶,要不咱们另外找个地方?”
“嗨,这算啥贵,全城都这个价。”赵光明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说打平伙吧,两位兄弟也别逞能,大家都是在外面跑的,挣点钱都不容易,老板来盘回锅肉,一个土豆丝,再来个水煮肉片,一个煎蛋汤,你们要喝酒不?”又对范阳和缺一门问道。
赵光明穿得不咋样,但点菜还挺大方的。
“不喝。”
“那行,老板给我打二两梅子酒。”
吃过饭,身上暖和得多了,赵光明脸上喝得红彤彤的,打了个饱嗝,就要摸出钱来付账。
“老板,收我的。”范阳打住,抢着把单买了。
赵光明算了下帐,拿出10块钱递给范阳,要把自己的那份给了。
“不用,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不是还要麻烦你帮忙么。”
“行,那今天这顿先给老哥记着,我住在箭炉新区,咋的?咱们先找个三轮车给拉过去吗?”
“行,那就拜托老哥安排一下。”范阳点点头,人生地不熟的,有个熟悉的人帮忙,无疑要好得多。
“那你们先在这里守一会儿,我进去喊两个三轮过来。”
不一会儿,赵光明便叫了三辆三轮车过来。
蹬三轮的,也显然是汉族人的样子,都四五十岁,康定城区的海拔并不高,只有2500米左右,属于高山型气候,昼夜温差大,一晃太阳就下山了,裹着军大衣的两人也感觉到有点冷了。
谈好了价钱,一辆三轮车4块钱的运费,城区的路面还是很不错,走进康定的县城,和印象中的差别很大,虽然在地理意义上,这里是川藏咽喉,曾经的贸易重镇,但却没有太多古色古香的感觉,反而是现代化的楼房居多。
而当年的茶马古道重镇,到了90年代,也早已褪去了往日的面貌,也正是处在川藏咽喉的缘故,连接着里面2000多公里的垂直路径,这座城市的开发较早,以前的民居好多都拆了,大多数是六七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外墙贴着瓷砖。
看外墙的新旧程度,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就修起来了。
所以一眼看上去,除了气温略低,天空比较高一些,冷清一些,和四川的那些小县城,还真没什么两样。
转过几条街,二十分钟的样子,货就拉到了赵光明住的地方。
一栋居民小区背后,上下两层,临街的商住两用房。
下面是商铺,楼上可以住人。
只不过这条街太偏了,而且是建设初期,铺面大多数都空着,街尾的空地上还堆着烂砖头,建渣,街头上只有两间五金店开着门,卖点水暖,钢筋,工具等等,还有一家副食店。
可能是天色较晚的原因,一路上没看到什么藏民,到是汉族人居多。
语言和生活习俗,都偏向四川这边一些。
更往里面走,过了丹巴,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藏羌风情。
下了货,赵光明却没急着开门:“你们等一下啊,我去叫房东,就住在前面,我看看他在不在。”
“嗯好的,麻烦了老哥。”
这个地方范阳还挺满意,一排的商铺都是铝合金制的卷帘门,拿来作库房很不错,毕竟,20件沙琪玛还是很占地方了。
不一会儿,赵光明带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走了过来,也是汉族人。
“就这两个,兄弟,这是刘叔,房东,人挺好的,你们先谈。”
赵光明便摸出钥匙开门。
卷帘门是双门结构,左边还有道小门。
赵光明租的楼上,租下来,大家就成邻居了。
“来兄弟帮我搭把手。”
赵光明一点都不客气,把灯按亮,招呼两人先把他那三箱货物给抬了进去,放在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