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诗会
陈旭与秦沐一边喝酒时不时的逗弄下小夏,完全没有理会周围的糟杂声,陈旭对秦沐的性格有了大概的了解,就是一个大咧咧的中二少年,不过很对他的脾气,正在俩人聊得兴起时一个声音传了进来,“小环见过秦公子,秦公子安好。”
“哦?小环啊,不守着你家小姐,来这里作甚。”
“小婢是来找他的。”小环指着陈旭说道。
陈旭没有在意小环的不礼貌,“找我?有事吗?”
小环干巴巴的说道:“我家小姐让你作诗一首与众才子一较高下。”
“作诗?......不会。”陈旭晃晃脑袋说道。
“果然是庸才,连诗都不会作。”小环鄙夷的说道。
陈旭再怎么落魄也没有沦落到被一个丫头数落的份上,于是怒道:“看你一小丫头不与你一般见识,还蹬鼻子上脸了,哪来回哪去,别扰爷清净。”
“你......哼,有你后悔的时候。”小环甩下一句便气狠狠的走了。
“陈兄真是不懂得怜香惜玉啊,哈哈,不过骂的好,一个下人也敢造次,反了天了,不过陈兄真的放弃这个机会了?”
“机会?什么机会?作诗吗?”
“难道陈兄不知道学正大人要来?今晚可是要评出个高下的,对明年的科考可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科考?没兴趣,累死累活的苦读书,有几个能考中的,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此生做一个富家翁就知足了。”陈旭一边自斟自饮着这个时代的低度酒,一边无所谓的说道。
“呃......没想到陈兄也对舞文弄墨不感兴趣,哈哈跟我一样,不过,陈兄对刘家小姐也无甚想法?”
“这关刘小姐何事?”
“陈兄不知?那刘小姐为什么邀请你来?说不通啊。”
“知道什么?刘小姐就说让我来,我便来了。”
秦沐看陈旭真的不知情,于是说道:“听说刘家小姐欲借这次诗会选拔自己的夫婿,整个南都城都传开了。”
“什么?夫婿?”陈旭顿时一惊,他虽然对刘知秋没什么想法,但毕竟名义上还是自己的未婚妻,如果她的目的果真如此,那场面陈旭就是用屁股也能想到。
“少爷,她们欺人太甚,不要脸。”小夏气嘟嘟的说道。
秦沐看着主仆二人的表情满是不解,问道:“这是怎么了?”
“她与我家少爷有婚约在身又来招婿,不是不要脸是什么。”小夏抢先说道。
“好了小夏不要说了。”陈旭制止了小夏对着秦沐说道:“都是老一辈定下的事情,如今却是做不得数的。”
“哇......没想到陈兄与刘小姐居然有婚约,真是没想到啊,刚才我还好奇为什么刘小姐偏偏替你出头了,哈哈。”秦沐夸张的张大嘴巴说道,“不过刘家的做法确实可恨,要不要小弟帮忙?”
“不用麻烦秦兄了,此事我自己可以解决。”
陈旭对这个婚约是真的无所谓,心里也希望解除,为的就是斩断与前身的一切联系,不过他生气的是,刘知秋既然要重新择婿为什么不说呢,自己又不会为难她,居然还叫自己来参加诗会,想羞辱我?还是要把我当猴子耍呢,越想越是生气,三十年的涵养也顶不住了,总不能把脸伸过去给人打然后拍手叫好,再把另一边脸伸过去让人接着打吧,可是在这里想要挽回颜面必须的作诗的,还得是好诗才行,他虽然在后世读过一些唐宋的诗词,不过能记住的不多,他不敢乱抄,心里有所顾虑,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异于前世的历史,那些名人谁活着谁死了,谁作过什么诗,他一点都不知道,万一抄的诗跟这个时代撞了车,那乐子就大了,看来还的想其他办法,就在陈旭想着对策时,一阵阵的恭迎声打断了陈旭。
“学正大人安好。”
“欢迎学正大人光临。”
“学生拜见学正大人。”
此起彼伏的恭迎声不绝于耳,陈旭看到一便装老者在一众文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刘知秋也带着众女子过来拜见,众人坐定,学正张大人说道:“今日群英聚会,文龙毕至,为我大周贺,如今我朝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少不了诸位的功劳。”
“学正大人抬举了。”
“学生作的一首诗请学正大人指正。”
众人又是一阵恭维,陈旭对此嗤之以鼻,国家安定是将军们带兵打下来的,百姓安居是相公们治理的,与这些酸儒书生有何干系,难道作的两首诗便能安邦治天下?真是无稽之谈。
陈旭看着秦沐也是一脸的鄙夷之色,便说道:“秦兄怎的不去拜见学正大人。”
“谁去管它那个,小爷才不屑与之为伍,如果一篇诗文就能让西蛮退兵,小爷肯定天天作诗弄文,也不至于让我朝兵卒流血牺牲了。”秦沐嗤鼻道。
“秦兄豪迈,来,当浮一大白。”
“哈哈爽快,来干了。”
“你二人倒是悠闲,让在下也来凑个热闹。”这时一个身着华丽的年轻人凑了过来,模样像是20岁上下的样子,身边还跟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
“额.....皇,皇,郭公子好。”秦沐见了来人一下子不淡定了,结结巴巴的说道。
“呵呵,秦公子不给我介绍下这位?”郭公子说道。
陈旭不等秦沐说话,便先起身说道:“在下陈旭,见过黄郭公子。”
“黄郭?哈哈,鄙人姓郭,不姓黄郭,单名一个政字。”
“呃......见谅见谅,见过郭公子。”陈旭一时尴尬起来,颇有怨念的看了秦沐一眼。陈旭的称呼连郭姓男子身后的中年仆人也跟着捂嘴笑了起来,有趣的看着陈旭。
“刚才随便听了几句,还望二位见谅,听到你二人似乎颇有意见,是对文人呢还是诗会呢?不妨说来我也听听。”郭政说道。
“呵呵,随口胡说的,郭公子可不能当真,治理国家还要靠文人呢,怎么会有意见呢。”陈旭不敢在外人面前随便诋毁文人,这里可是古代,他可不想与整个文人集团作对啊。
“我看可不像随口胡诌,没事,说来我听听,不会给你带来祸事的。”
“陈兄你就说吧,郭公子不是外人,不会有麻烦的。”秦沐一边小心的看了郭政一眼,对着陈旭说道。
陈旭看秦沐这么说,思虑了一下,说道:“郭公子见谅,我是真的没啥好说的,这武人守边文人治国乃是常理,只是我个人读书不行,倒是对旁的一些事物颇感兴趣,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无大事。”
“除了生死无大事,倒是至理,那你就说说你感兴趣事物吧?”郭政显然没有放过陈旭的意思。
陈旭无奈,“我对算学,格物之类的比较感兴趣,旁门小道而已,不提也罢。”
“算学?格物?确实是小道。”郭政点了点头,兴趣大减。
“不过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对我这样的平头百姓来说却是至关重要。”陈旭又加了一句。
郭政听到百姓二字顿时提起了兴趣,“哦?仔细说说,怎么就至关重要了。”
“这很简单啊,每日的柴米油盐需要算计着用,田亩收成税赋的缴纳也少不了算学,大到军武的排兵布阵,粮草用度样样少不了算学,你看,是不是这个理。”陈旭说完,不等郭政说话,秦沐抢先说道:“还真是这个理,我父亲每遇战事最头痛的就是算粮草用度了。”秦沐一边说一边点头。
郭政听了也是点头,他平时还真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平时都是将军们报个数,相公们确认可行便完事了,看来回去得好好研究下了,接着问道:“刚说了算学,那格物呢?”
陈旭拿起桌上的酒杯,将酒一饮而尽,将空杯放下说道:“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格物,小到桌椅板凳的发明,大到农具军械的制造,哪样不是格物之学?哎,只是我朝匠人身份低贱,哪怕发明了新事物也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所以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也是没办法的。”
陈旭的话让郭政陷入了沉思,连嘻哈的秦沐也思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