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红丸案

这几日,见皇帝形容顿减,朝臣们都很担心,有几人给皇帝上了奏折,劝皇帝节制女色,皇帝口头答应了,可回宫之后依然纵情声色如故。于是,叶向高、方从哲和许多朝臣,今天下朝又在乾清宫叩见皇上,想要规劝。王安知道辛明很得皇帝信任,便想让辛明也一起去规劝。

辛明点头答应了,正常历史上朱常洛就是因为放纵女色,淘空了身体,导致生病,又吃错了药,才一命呜呼的。想想也正常,朱常洛压抑了几十年,心情抑郁,身体孱弱。掌权之后,既要忙碌国家大事,私生活再放纵,身体自然要垮掉。

于是和王安来到乾清宫,通报之后,传旨召见。辛明走入宫殿,只见邹元标正摇晃着脑袋,文绉绉的劝谏皇上戒色,“……孟子曰‘食色欲也’,克欲戒色,方为圣贤帝王之道。且圣上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危害甚大,有愧列祖列宗……”

邹元标说完,别的大臣也纷纷劝解,让朱常洛戒色,有的从身体方面,有的从责任方面。朱常洛并不打断众人说话,而是频频点头。辛明仔细端详他的面孔,只见双目无神,脸色十分苍白,一看就是病容。

待到众人说完,朱常洛才站起身,点头道:“众爱卿说的都对,我一定注意。”说完打了一个哈欠,众臣见他只是敷衍,言语并无诚意,显然是接受意见,但坚决不改的样子。

王安望向辛明,辛明拱手道:“圣上,微臣有话说。”

朱常洛此时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不过他还给辛明面子,微笑道:“爱卿请说。”

辛明刚要说话,忽见朱常洛身体一晃,仰面倒在御座上。周围臣子大惊,一起上前,大叫皇上。

几名内监慌忙把朱常洛抬到寝殿,魏忠贤则急忙去太医院请太医。

片刻功夫,一名太医过来进入寝殿给皇帝诊病,辛明和众臣都守在寝殿之外。

许久,这名太医开完了药方出来,向众臣拜了一拜,就要走开。忽听辛明招呼道:“这位太医留步。”

这名太医立刻站住,辛明问:“请问太医尊姓大名?”

这名太医停下脚步拱手道:“回大人,小人崔文升。”

辛明道:“能否把你开的药方给我看一眼。”

崔文升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药方递过来。辛明看了一遍忽然冷笑起来,这跟历史上发生的情形完全一样,朱常洛病倒之后,不知何故,来了一个庸医,本来朱常洛就身体虚弱,可这名庸医却开了通泄的方子,结果朱常洛吃完之后,排泄不止,耗光了元气而死。

辛明道:“太医院没人了吗?派你这庸医过来,还是有人指使,故意让你来加害皇上!”最后一句,辛明音调陡然升高,声色俱厉,周围众臣子都是一惊。围过来问辛明何故。

辛明冷笑道:“皇帝酒色过度,身体亏损太过,损伤了元气,本应当开一些固本培元的药物,可这太医却开了通泄的方子,这不是谋害皇帝么?”

崔文升脸色苍白,颤声道:“各位大人明鉴,我真是太医,今天正当值所以过来。刚才我诊断皇帝是虚火旺盛,用些通泄的药物,正好败火,十分有利于皇帝病情,大人可别冤枉我。”

众臣听了也不知谁对,方从哲道:“辛大人是武将,总不能连治病也通晓吧!还是听太医的为上。”这说法得到大多数大臣的拥赞。

辛明冷笑,“好巧的,我正好是一个通晓医术的武将,这方子有很大问题,绝对不可以给皇帝服用。”

叶向高皱眉道:“圣上的安危事关重大,必须谨慎,既然有疑义,何不把太医院的太医都找来,参详一下这方子,就知道好坏了。”

众臣以为有理,又去找太医,片刻功夫,又找来三个太医,看起来都很老,满脸皱纹,胡子都白了。他们三人依次进去号脉,然后再分别写方子。方子写好了,众臣一看,用的药差不多,都是些温补之物。再一询问这几名大夫,说的也和辛明一致。

辛明冷笑着把刚才崔文升的方子给这三个太医看,这三名太医看了之后都是大惊,皇上现在身体已经虚弱到这样子了,再用这虎狼之药,真的要大大糟糕了!

听完这些太医所言,众臣脸色登时阴沉起来,叶向高冷冷的对崔文升道:“你是有意的,受人指使,对不对?”

吓得崔文升噗嗵跪下,道:“小人在太医院十多年了,勤勤恳恳,并无过错。只是医生看病,法子各不相同,如果这方子不行,那也是小人医术不精,绝不是有人指使,暗害圣上啊!”说完连连叩首。

辛明微微冷笑,自古以来死在庸医手中的病人,比因病而死的人还多。崔文升要一口咬定无人指使,倒也拿他没办法。不过,自己来自现代,知道些黑幕,后世历史学家分析崔文升定然是受人指使的,很有可能就是郑家。

众臣显然也觉得无法给他定罪,互相看看,叶向高道:“给这厮打一百廷杖,然后赶出宫去。”几名侍卫把崔文升拉走,去打板子。

辛明看着众人道:“医者只能医身,不能医心,我以为皇帝的病首先在于心病。”

见众人不解,辛明道:“如果圣上在得病期间,继续纵欲,就是吃灵丹妙药也不管用的。”

几名太医一起点头,皇上身体亏虚的厉害,如果再接近女色,吃多少温补药物也是无用啊!

辛明道:“我建议,朝中大臣轮流为圣上守卫陪伴,防止有不知廉耻的女子勾引圣上。”

大臣们面面相觑,自古以来皇上生病只有妃嫔和内监侍候,还没听说过大臣陪伴,防范妃嫔接近呢!

辛明冷笑,“没有先例,咱们就是先例。难道各位看不出以圣上的定力,能经得起李选侍等人的诱惑么!”

众人一起点头,圣上真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此后,众大臣便轮流值守,防范圣上再近女色。如此过了三四天,朱常洛的身体果然好转了。

这一日,辛明正在给弟子教课,忽然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报告,说王安让辛明快些过去,有人献了一颗红色丹丸给圣上,说能治百病。方从哲把这丹丸推荐给圣上,圣上相信了,想要服用,不过叶向高等人认为不妥,现在正在乾清宫中争辩。

辛明心中突的一跳,该来的终于来了。明末三案中的鼎鼎有名的红丸案如期而至。明末三案中的梃击案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已经过去了。红丸案和移宫案都发生在朱常洛登基到去世,短短的一个月中。

移宫案由于辛明出现,郑家势力被大大消弱,李选侍也翻不起来什么浪花了,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但红丸还是出现了。

正常历史,朱常洛登基仅一个月,身体由于各种原因垮掉了,又遇到庸医崔文升,被下了通泄的方子,一昼夜泄了三四十次,很快大渐,到了弥留之际。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灵丹妙药,上报给方从哲。

鸿胪寺是个管理明朝会见宾客和朝会礼仪的机构,相当于现代的外事部。鸿胪寺丞是个低级官员,只有六品,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处长。他是没资格觐见皇帝的,只能通过首辅。

岂料,病势沉重的朱常洛求生心切,让方从哲速速把仙药送来,这仙药就是一颗红色丹丸。据说,朱常洛吃了这枚丹丸之后,既不喘也不咳,效果明显,朱常洛立刻夸赞李可灼,说了好几声“忠臣”,于是下午又吃了一丸。岂料当天晚上朱常洛就驾崩了。

这红丸是什么成份,有没有猫腻,后人无从知晓,只能猜测。不过当时朱常洛已经病入膏肓,就是真的仙丹也救不了他了,服用红丸之后的好转更像回光返照。这事本来简单明了,但因为此丸是通过方从哲献给皇帝的,这成了东林党攻击方从哲的借口,直接导致了方从哲致仕,丢掉了首辅的位置。

明末三案,本身并不重要,但因为党争的需要,被夸大的特别厉害,牵扯很多官员,整个朝廷像在打官司一样。也正是在这时期,辽东的努尔哈赤趁机扩张,把整个辽东都吞没了。明末三案标示着明朝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拉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辛明立即停下讲课,快步跟着小太监来到乾清宫,刚进大殿,便听到一片吵嚷声音,只见许多朝臣正在争辩,对峙的双方自然还是叶向高为首的东林党和方从哲为首的其余各党。

两方人在七嘴八舌的争辩,

“鸿胪寺是管礼仪的,与治病救人,风马牛——不相及,能献出什么好药,还自称仙丹,我看此事太过离谱。”

“哼!怎么离谱了。鸿胪寺的官就不能治病了?人家是家传的医术,这丹方也是祖传的,秘不外传。”

“皇帝现在身体如此虚弱,能随便吃药吗?万一药丸中有毒怎么办?”

“怎么可能有毒?仙丹献给皇帝前,都有专门的人检查毒性,有的还亲口尝试。”

这时候,又听方从哲高声道:“各位如果信不过,可以请几位太医过来,当场鉴定,有害无害,定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众人没什么好主意,只好同意,片刻之后,给皇帝诊病的三名老太医过来了,一名太监捧来一个极精致的小盒,里面放着几枚红艳艳的丹丸。这三名太医又闻又捏,甚至挖下一点放入口中尝试,许久才道:“这丹丸里面的成份都是补剂,是无毒的。”

方从哲这边登时都冷笑起来,方从哲道:“如此这般,就快快给圣上送去,怕圣上已经有些急了。”

忽然,辛明上前,伸手止住,道:“且慢!”

方从哲微笑道:“辛大人也懂医术,是想鉴定一下这药丸么?”

辛明微微冷笑,道:“这药丸绝对不能给圣上吃,这是一枚毒丸。”

众人一起大惊,方从哲皱眉道:“辛大人可不能信口而言啊!你都没看丹丸,怎知它有毒。”

辛明微微冷笑,拿起一颗丹丸在桌上用力一拍,登时粉碎,捻起碎末,用鼻子嗅了嗅,缓缓道:“这里面的成份有辽东人参、鹿茸血、鹿胎、冬虫夏草、灵芝、海马……”辛明一口气说了七八种名贵补药。

红丸的成份在后世成迷,许多历史学家推测,毒药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像刚才朝臣中所说,皇帝入口的任何食材药物都要经过检测的,有人要毒害皇帝也不会那么蠢,公然进奉毒药。

春药和道家金丹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皇帝都这样子了,把这两种药给皇帝服用,跟毒药效果差不多,很容易被发现,且连累自己。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推测更多的是,这金丹外表看起来高大上,实际并无什么药效,只是一个普通的营养药,吃不死人,也吃不坏人。这是李可灼讨好皇帝和首辅的投机举动,可他倒霉,正好碰到皇帝死掉。

而现在辛明通晓古代医术之后,终于明白这是一枚十分恶意的毒药。

众臣听了这丹丸的成份都有些惊骇,这药丸也太珍贵了吧!包含了这么多大补药材,真是价值不菲。

方从哲皱眉道:“你这么一说,不正好证明此药是真药好药么?”

辛明冷笑:“真药好药得看它对的病人而言,圣上现在身体亏虚,就算是温补都不敢用太大剂量,忽然用上如此猛烈的药物,不论是温补和排泄都会立即加重,让圣上本来虚弱不堪的身体难以承受。”

几名太医一起点头,自言自语道:“的确如此,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有时候人的思维纠结在一处,往往会忽略其它,这叫思维盲区,太医和朝臣都纠结这丹丸是否有毒,而忽略了补剂也能要人性命。

方从哲道:“你这说法听起来有理,可没有事实验证,怎能证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