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烧香(上)
大唐的弘文馆里热闹了一天。
确切地说,是热闹地吵了一天。
原因是关于半个月后的贞观朝、第一届殿前比武大会的庆典活动的名义。
日前,由中书侍郎颜师古提议,礼部尚书唐俭附议,提出在殿前比武大会开幕时,搞一系列的庆典活动,皇帝第一时间准许。
而这样的庆典活动,是需要寻找一个正面的历史人物的。
自汉魏开始,文人们开始把历史人物和节日联系在一起,通过追忆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思。
主要还是围绕着渴求明主、表达着自己的怀才不遇。
重论理、爱憎分明的“汉魏文人”,痛恨忘恩负义又称雄一时的霸主吴王夫差、晋文公,把悲悯之心投向了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与功不求报的介子推。
此后,在吴地就有了五月五日迎伍子胥的习俗,而晋地有了端午节追念介子推之说。
学士们争吵的,就是该树立谁为本次庆典活动的纪念人物。
~
兵部临时公馆。
杜泽走了进来:“叔父,陛下令各大学士商讨庆典大会的事宜,连房伯伯都去了,怎么就您在这忙着。”
“呵呵”,杜如晦抬头笑了一下,又继续伏案忙碌。
“叔父,你猜我今天看到谁了。”杜泽到一旁盘腿坐下。
“谁?”,杜如晦头也不抬。
杜如晦身为兵部尚书,此刻异常忙碌。
前几日宇文士及已经出发去凉州调查了,虽然断定长乐王李幼良没有谋反的机会,可兵部还是要做好各种情况下应对的万全之策。
“我师兄褚遂良。”
“褚遂良?就是那个书法水平一直拿来和你比较,而很不巧,他的书法水平又远在你之上的“别人家的孩子”?”。杜如晦打趣到。
“叔父!”,杜泽不满地囔了一声。
杜如晦轻笑了一声。
“叔父,您猜,我这师兄这次来是干什么的?他是负责此次庆典活动的告示誊写的”,杜泽看到杜如晦没有答话:“而且,他是长孙无忌推荐给陛下的。”
终于,杜如晦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想了下,又低头继续动笔:“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也是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又有才能,长孙公把他推荐给陛下也正常。”
杜泽看到自己刺探到的信息,没有想象中那样引起杜如晦的重视,正有些失落,就听到杜如晦的反问:“哎呀,同样是练书法的,我说你小子,怎么就不能够像欧阳询学习,把心思放在书法上。”
“那是因为欧阳询长得难看,只能把心思放在书法上了。哎呀,叔父,您忙,您忙,我先走了。”杜泽看到杜如晦拿起案头的东西就要砸过来,连忙跑了。
杜如晦看着杜泽关门离去,摇头苦笑了一声,尔后,歪了下脖子,自言自语道:“好像是这样的,学书法的,又长得不难看的,心思都不安分啊。”
~
~
封德彝府,又一批访客被送走。
当下,宇文士及前往凉州,调查长乐王李幼良的事情。
朝中几位老臣,裴寂却传出身体不适,不见访客。
只有一直的老好人——封德彝的府上,
人,是来了一波又一波啊。
府内的一间阁楼里,有三双眼睛正盯着看。
“旺财,你看他们,每个人笔直着身子,包裹着朱紫玹衣,像不像一柱柱香。”少年人清幽的声音响起。
大唐的文官,大都是世家出身,从小就有训练仪态,所以几乎个个身子都站得笔挺。
“主人,你这么一说,还真像。”旺财答到。
“他们这是把自己当作香来烧了”,李义府永远一副笑脸:“刚才那位,是许敬宗吧。”
“是的,他是大隋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
“前脚刚走一个孔颖达,后脚又来一个许敬宗。十八学士一天就见到了好几位了。”李义府笑盈盈。
“我倒觉得,他和猫儿你很像“,旺财突然开口说到。
”是吗?哈哈“,李义府干笑两声。
少年人没有加入这个话题,他轻声开口:“猫儿,旺财,你看他们,都跑过来府上烧香,明面上烧的是光明正大,暗地里烧的却是他们各自的小心思。”
~
此刻“身体不适”的裴寂,正在亭子里休息。
裴律师欲言又止:“父亲,您常说,朝中的人脉,是您在朝中立足的根本。”
裴寂点着头:“这话是纵横派的入门训,原话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裴律师小心翼翼:“那,父亲,您这次为何不见他们。”
“这次庆典是大势所趋,大儒世家的颜师古提议,礼部尚书唐俭附议,加上陛下的肯定...现在的问题,只是选择谁做为庆典人物”,裴寂淡然:“师儿,朝中这样的事情,我不能事事都插手,不然陛下...这事,我帮不上他们,不如不见。”
裴律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裴寂突然问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本是夏至烧香日。端午节,自古就有的。师儿,他们这次烧的是哪柱香?伍子胥,还是介子推?”。
裴律师想了一下:“他们说了,好像是叫什么“屈原”的。”
“屈原!?”,裴寂楞了一下,尔后苦笑起来:“也亏了那颜师古,是那大儒世家出身,为了绕过孔家,竟想出这么个法子,推出这么个人。”
~
东宫里,杜如晦离开临时办公馆的时候,刚好看见了礼部尚书唐俭出东宫里出来。
大老远,杜如晦抬手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站在那等着。
看到杜如晦在等他,礼部尚书唐俭,却是一路小跑地跑了过来,毫无身为帝国的一部之长需要保持身份举止的觉悟。
他瘦小的身子,穿着着一身肥大的朱紫长袍,在夕阳下奔跑起来。
远处走过的宫人纷纷侧目。
“杜兄,慢一点”,杜如晦脸上堆着善意的笑。
“哈哈”,唐俭跑得开心。
“又赢了几盘?”等到唐俭跑近,杜如晦压低了点声音,小声问到。
“陛下那棋艺,虽然比当年他七八岁时有进步,但。。。”唐俭也压低了声音,张开手掌伸出五指扬了扬,朝着杜如晦挤眉弄眼。
“哈哈哈”,两人相视,都欢快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