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不世
邓之音愣了。
他哪里不认识这一个才纵天下的长禹。
在七岁那年,她就见到了这样一个声名天下的才子。
这样想来。
那是已经是十四年前了,不是么?
十四年前。北亲王世子请命为江南国子监监长。
北亲王世子带着当年才七岁的长禹前来拜访了祖父,祖父邓怀名满天下,却不愿意出山,原本也没有教授弟子的想法,可长禹天纵奇才,别具慧根。
祖父虽没有同意收他当记名弟子,可偏偏又同意教授三月。
从小邓之音都觉得自己天纵奇才,无与伦比,因为他识文断字都极为有慧根。
可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祖父所说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确实存在着。
对于邓之音来说,那时段可怕却又不得不敬佩的记忆。
“当然,我认识长四郎,听说如今长四郎已经是长云侯爷!”
邓之音在得知心中仰慕多年的娘子已经有了夫家之后,又知道素未谋面的二娘子所嫁的夫婿是曾经屡屡打败自己的长四郎,邓之音的内心是复杂的。
“长云侯那真是盖世披靡的大英雄,从冀北到云郡,屡建奇功,实在是当世仅有的郎君,就连祖父也赞叹不已。”
南君指着那红梅树道:“那日红梅折断,妹妹亲自绑好红梅枝,蔺国公和四郎比剑,四郎却能写下诗词。”
“哦?这是先生看重长云侯的原因?可否叫我知道当日的诗词?”
邓之音对于诗词好奇的心情,南君能够理解,但凡好读书之人都有颗求知之心。
南君拍了拍掌,忽而想起那日的场景,妹妹与红梅,如同雪映红梅。
“那日惊鸿说“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今日我便孤自来惜。”是以有绑梅之举。”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邓之音咀嚼着这词句。
“今日我便孤自来惜,当真是极妙。”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是四郎写的诗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邓之音叹了一句,而后感慨道。
“当真是好。”
“怪不得,雪月相宜,暗香黄昏。这也许就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
邓之音感慨。
现下南公见邓之音询问,道:“看重四郎的心思大约就因为他为人诚恳,肯上进。并不以他的天资为傲,在这一点上,是个可造之材。”
而后又看了一眼低头的邓之音,宽慰道。
“三郎亦是如此,当不负初心。,砥砺前行”
“三郎谨遵先生教诲。”
南君忽然想起来如今朝政之事,虽说这话不该在此时提起,可长云侯被召回的消息,四处都该知道的。
“之音,四郎马上就要回来了,届时,你们二人一定有很多话题可言的。”
“南先生,邓大家,蔺楚这厢有礼了。”
蔺楚和何兰一前一后的走进来。
南君顿时闭口不言了,之前所听说的话的确是不当说的。
如今蔺楚,何兰,余跃都与长禹势同水火,他在南园,不能帮长禹,可是却心疼太孙一人对数人还在宫中被斥责。
“余跃前去准备薄礼,想要请两位先生一同去园中设席。”
何兰为人如君子兰,清风拂来,明月可见。
邓之音拱手:“久仰大名,之音见过蔺国公,何大人。”
蔺楚瞧了瞧邓之音,邓三郎,生的体长,发冠束的极好,身穿竹青色的长衫,腰上系着一块碧青色金镶玉,脚踩着一双天蓝色的马头靴子,看上去光滑白皙的额头倒也不显得娘娘腔,看上去也是个正人君子,道:“早些年长云侯提起过邓三郎,倒是个神仙人。请。”
蔺楚将手中的檀木扇子握在了手心。
邓之音等南先生和祖父都走后,而后仔细打量着蔺楚。
蔺楚身穿一袭墨色长袍,腰上有一枚香囊,香囊上绣着一个楚字。香囊里许是藏着玉佩。再看他的墨色长袍无论是领口还是袖口抑或是下摆上都有暗暗的精致云纹。
手心握着的檀木扇子瞧起来也是精致的上了年头的玩物。
“承蒙蔺国公了解。”
“四郎要回来了,阿君心里很高兴?”
蔺楚的扇子敲了敲南君的背。
南君回头低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底的小九九,你拉着表哥余跃搞这些是想怎么?二妹妹声名因你而误,你还好意思来。”
蔺楚摸了摸鼻子。
何兰嗤笑道:“谁让你不信邪,谁不知道阿君最是正义了。”
蔺楚:“二娘子病了?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心病?”
南君:“我呸,蔺楚你这个王八犊子,不过是旧疾复发,染了寒疾罢了。”
蔺楚:“突然想起来,当年还是二娘子救了四郎,不然今日没有四郎,许是我蔺楚还有机会呢?”
“你再胡说,我立即赶你出去。”
南君扬起了拳头。
“闭嘴!”
邓之音皱了皱眉头。
“蔺国公不考虑二妹妹的闺誉,随意说出这种话,实乃非君子所为。”
梅园设宴,却原来是余跃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蔺玉和孙山的文章。
“近日和吏部尚书交流时说今年春闱出了好几个有名的贤能进士,但最出名的是狂妄不已的蔺玉,想来南公和邓公对这文章也很好奇。”
方九知晓梅园这边设宴,忙传来了消息。
“北亲王府报,二娘子病愈,特叫先生不要担心。”
南先生眉头微微展开。“好,命老三家的不必舍不得,捡去些好的绸缎给惊鸿做身衣裳。”
邓之音眉间多了分神采。
“是二妹妹好了?”
南君有些激动。“是呀,二妹妹的病终于好了。”
南先生又看向余跃。“还请余小友将这拓印的副本给老朽看看吧。”
“请两位先生同看。”
首先看这写字的基本功,而后再看风骨。
公正整齐,风骨自然。
“倒是是颗好苗子。”
通览全文,字字珠玑,文章风雨天成。
唯一可惜的是结尾的红点。
这拓印的副本,想必也是爱才惜才之人做的。
“少见!罕见!不世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