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初见江南
刘婶来到方家时,方义已经跟着章胜离开了百家村。他们一直步行到五里之外的一条大路,乘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向江南的方向驶去。
方义的突然离开,让刘婶好半天都捋不顺思路。她见李婶哭得两只眼睛都肿了,孩子们也个个满脸悲伤,心中虽然有一些莫名的怨恨,无奈面对此情此景,却一点也发作不出来。于是,她没再说什么,带着满腔幽怨回家去了。
李婶对方叔说:“按照常理,这件事的确应该早点告诉刘婶才对。毕竟,她是方义未来的岳母啊。”
方叔蹲在屋檐底下吧嗒吧嗒抽烟,吸完后,随手扔出了烟头,站起身,拍拍褂子上的几处灰尘,说:“这件事要是早点告诉她,也不一定是好事,说不定会节外生枝,引出好多麻烦。你们女人都是一个样子:头发长,见识短!”说着,他便转身进屋去了。
李婶放心不下,还是瞒着方叔悄悄来到了乔家,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告诉了刘婶。没想到,刘婶竟然能够理解,而且眼中充满了希望,“方义毕竟还小,才15岁,还没成年哩,本来就需要多多历练。相比之下,在砖窑厂干一辈子的活儿,那还不如去他慧子姑姑那儿长长见识,毕竟,人人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
刘婶其实是个明白人,尽管她不能像乔叔那样拥有更远的眼光,但她时时都在替乔雪着想,只要是对乔雪的将来有好处的事情,她一律是赞同的。
方义走后,梁四爷的心情一下子落到了谷底。他不敢来给方义送行,担心自己会受不了,只好关上院门,独自坐在那棵大梨树下悄悄落泪。他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方义到了江南后,从此前程锦绣。
平顶山砖窑厂里,又出现了张达丰的身影。在岳父岳母的细心照料下,他现在完全康复了。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呆呆地看着眼前那堆送给方义的书籍,他感到万分难过。他派人悄悄打听了,知道方义已经离开了百家村。因为碍着方叔,他没有去给方义送行。他很后悔,没有送什么礼物给方义留作纪念,除了那把防身的匕首。
张达丰特意弄来一个皮箱子,将那些书全部装在里面,好好保存着,打算哪天想办法寄到江南去。这件事情,他还是能够办得到的。
将对方义的思念和关爱深深埋藏在心底,重新收拾好心情,张达丰从此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他的事业中……
公共汽车缓缓地行驶在砂石公路上,扬起一阵又一阵的漫天灰尘,不断地迷了路边行人的眼。
车上,依在窗边的方义,睁着两眼,呆呆地望着车窗外不断往后退去的山林、田野、树木、流水、小桥、人家,脑中一片空白。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无法接受他已经离开百家村的事实。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坐汽车,却不曾想竟是朝着遥远江南的方向。
匆匆离开百家村之前,方义最想去告别的两个人,一个是张达丰,一个是乔雪。他们两个,一个是慈父和导师,一个是挚友与知音,在他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最终,他谁也没有去见。
人生自古伤离别。方义也害怕难分难舍的分离,更害怕此行之后,或许就是此生再也不见。他想起那天在桃花岗小学的教师宿舍中和乔雪各自吃了一只梨。后来他后悔起来,早知道真的要分离,他就不吃那梨了……
对于江南,方义的感觉是极其朦胧且飘渺的。他对江南最初的印象还是来自于书本上的那一幅幅山水图画,描绘江南的文字也很多,有的说是“鱼米之乡”,有的说是“烟雨江南,风景如画!”,也有的说是“依山傍水,富甲天下!”
可是,无论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好地方,此刻在方义的眼里心里,最好的地方还是百家村,那个四仰八叉躺在山岗上的贫穷却温暖的小山村。
恍恍惚惚中,方义觉得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忽然成了百家村一年四季的模样:春天,一座座低矮茅草屋镶嵌在万花丛中,蜂围蝶阵;夏天,房前屋后树木葱茏,“水鸭子们”在小河边嬉戏,白鹭漫步田野,翠鸟涉水捕鱼;秋天,金黄的稻田连成片,勤劳的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挥着镰刀,挥汗如雨;冬天,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覆盖在茅草屋上,像是一个个雪白的馒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车子渐行渐远,已经远离了方义的家乡。在一个大山路口,他们下了车,换乘下一辆车。
到了此时,章胜的心情越来越明朗,脸上又浮现出往日的笑容。他见方义不说话,只默默地跟在他身后,知道方义心里有一万个不舍。见车子还没到,他带方义进了路边的一个小卖部,弄了些吃的喝的。
方义这次离家,并没有带什么行李,倒是一路轻松自在。不过,在他的衣服里,却贴身藏着那本《少林寺武功秘籍》,那副常用的弹弓,那六支飞镖以及张达丰送他的那把匕首。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但这些宝贝,他将终生收藏,随身携带。
上了第二辆汽车后,行了很远的一段平原公路,然后在一个湖泊边又下车换乘。上了第三辆汽车后,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摇晃了几个小时后,在一处山林边下了车,接着下一趟换乘。换来换去,一会儿平原,一会儿丘陵,一会儿高山,弄得方义头晕眼花,满脑子凌乱。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看看太阳都快要偏西了,方义终于忍不住问章胜:“还要换乘几辆车才能到?”
章胜笑了笑,“快了,就要到了,再也没有汽车了。等一下在前方路口下车后,看够不够幸运遇上一辆拖拉机或者牛车什么的,要是遇不上的话,那我们就只能顺着山路步行回去了。”
“步行需要走多远?我今晚住哪里?”方义迫不及待地问。
章胜偷瞄了一眼方义,笑着回答:“步行山路大约三十里。可能今晚我们只能在山路边随处歇歇脚了,怕是没有床睡的哦。”
方义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凄凉,满心的不欢喜。难怪都说江南在千里之外、万里之遥,这话一点都不假。什么烟雨江南?什么鱼米之乡?什么富甲天下?怕都是骗人的吧。
第四辆汽车停靠在路口,方义和章胜顺着人流下了车。他们就地休息了一会儿,喝了些水,吃了些李婶临行前做的干粮。
方义就着水壶里的水,抹了一把脸,感觉整个人瞬间清爽了很多。看着蹲在地上啃干粮的章胜,他的心中幽幽地升起一种敬佩。这样千里迢迢、七环八绕的长途,章胜居然将慧子姑姑给的那两大箱子的礼物带到了百家村,这是何等的不易啊!
很不幸运的是,他们俩并没有遇到拖拉机或者牛车什么的,因此只好沿着山路步行前进。好在,他们并没有带什么行李,除了一些水和干粮。这让他们行走起来方便多了。
章胜见木已成舟,心中暗自高兴,于是一路上打开了话匣子,跟方义讲起了江南的风土人情。方义一边听一边东张西望。
他们此刻正身处高高的大山之中,一条窄窄的山路蜿蜒在半山腰上。黄昏的初秋山林在霞光的照耀下,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薄衫,煞是好看。倦鸟归林,落叶无声,完全不同于百家村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