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堪堪擦身而过再也不见(2)
转眼秋天就要过去,智节果如他说的一样,尚未入冬就已经回来。据他所说商队大部此次并未随行,所以一路快马加鞭才能在此时回转,要不然,恐要过年才能到家。
他的阿娘留在了瓜州照顾胖嘟嘟的小侄子,阿爷则随着商队慢慢回来。智节一边讲着路上的见闻,一边喊人抬了一口小箱进了漱礼家的正堂。
“打开呀,你不是一直羡慕王家小娘那个兔儿灯吗?我看这个上元节你定能抢了她的风头!”漱礼急匆匆地打开箱子,像看见什么稀世珍宝一样瞪大了眼睛,而后小心翼翼地把一盏红色的鲤鱼灯从箱子里拿出,“智节哥哥,好……好漂亮的一盏灯啊!”
尺长的一盏鲤鱼灯,提在了漱礼的手里,大眼睛宽尾巴活灵活现,仿佛还在游动。
“你看,这里有个小轮。”智节仔细地为漱礼讲解:“点起灯时,热气会让小轮转动。小轮转动,就会带动鱼鳍鱼尾一起摆动,鱼嘴也会一张一合。”
智节接过了灯:“你看这鱼鳞,并不是整片绢帛绘上去的,而是一片一片用丝线连接。丝线为金色,灯亮时会从鱼鳞间透出金色的光,仿若金鲤一样。还有这眼睛,其实是一对铜铃,若是风大或是走路摇摆,就会发出丁丁玲玲的声音,甚是悦耳。”
智节脸微微红了:“我在瓜州城中不到一月,倒是有半个月都在为你寻这个东西。若不是办货办得好,我阿爷怕是要请出家法揍我呢!”
漱礼听着智节的解释,愈加兴奋,恨不得明日便到了上元才好。
智节看她喜欢,又和她商量起上元节的事情:“到了上元那日,不知你家是要去哪里看灯?我看你不如寻个由头,只说同王、吴、柳家几个小娘子去乐(yue)意坊猜灯谜。到时我就扮作你娘家表兄与你同去。与她们斗过了灯,我再带你行去平疏坊,边饮酒,边看胡姬的胡旋舞,怎么样?”
漱礼一心都在灯上,只随着智节的话随意点了几下头。智节看她这个样子,只得低声吩咐了小桃些什么,又叫家仆抬了几箱礼品送去了漱礼阿娘的住所。
回到家中,智节坐在自己房里,珍而重之地拿出了一个锦盒。盒中卧着一支成色极佳的金簪,夹层中还有各样杂色宝石,几枚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尤为夺目。
明年漱礼便要及笄,虽苦心寻来,可自己送去却不合礼数,还是要请阿娘想些办法才行。收起锦盒,智节又打开一个箱笼。这盏蝶恋花终究还是没能送出手,虽然做工更精巧,那蝴蝶飞起来也栩栩如生。
“算了,漱礼还小,还是等她长大一点再去试探她的心意。”
过年那天,悟安城里意外地洒了几片雪花。漱礼却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就连阿娘做的炙肉羊脂交耳都没吃几个。她一心想着上元要穿哪件衣服,才能衬得上那盏鲤鱼灯。
阿娘看着漱礼,轻轻叹了口气。还有两年才要及笄,本想着那时再来想议亲的事情就来得及,可现在看来,也不知这几年对她的不约束,到底是好还是坏。智节其实早早就来谈过上元的安排,邻家小郎长大了。
上元节这天,暖和得像春天一样。漱礼穿着鹅黄色的窄袖衫襦,搭了一条点梅洒金的宽幅披帛,双丫髻梳得整整齐齐,佩了一套金镶祖母绿的钗环。红色的鲤鱼灯闪着金色的光,映得她的小脸如桃花一样,来接她上车的智节,觉得心跳得有些喘不过气。
马蹄达达地响,智节第一次找不到话说。马车里只有漱礼絮絮叨叨的声音,一会嫌弃智节玄色的铭袍在夜晚实在是不显眼,若是自己走落了找不到他可怎么办;一会询问智节胡姬的腰到底有多细,跳胡旋舞会不会头晕;看着手中的灯,又会笑出声,说这下王家小娘子可不能那样傲慢。
上元节的几个商坊都明如白昼,街道上更是人山人海。智节担心漱礼的安全,只等几个小娘子都看了彼此的灯,就把她带到了平疏坊的酒肆。
漱礼只想往舞台边上去,智节却怕人气酒气熏到了她,便寻了一个靠窗又视线好的位子带她坐下。
胡姬的胡旋舞跳得精彩,一圈一转许久没有停歇,漱礼看愣了眼,连蒲桃酒已经端上来都没有发现。叫好声起,一曲舞歇,她才发现智节没有看舞蹈,只是盯着她看。
“我从来都没有看过,胡姬的蓝色眼睛真好看。”漱礼低下头,觉得脸上烧烧的。“不是说有加了桂花蜜的糯面圆?我听阿爷讲过,饮酒前要先用些吃食才不伤肠胃。”
蒲桃酒有些微酸,还略有些甜,漱礼喝完了一杯,脸已经变得比那李花还要红,嘟嘟囔囔地吵着智节再给她一杯。
智节只耐心地哄她:“你第一次饮酒,不可饮多,醉酒比着了风寒还要难过。现在已经过了酉时,我还是先送你回去。你阿爷阿娘还在家中等你,若是回去晚了,他们再不许你出来玩耍怎么办?今天过了,等踏青的时候,我再寻些花酿来给你好不好?”
漱礼趴在智节的肩头,仿若睡着了,坐在马车上,智节小声地说,若你嫁了我,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寻来。
踏青之旅终未成行。智节嫂嫂的父亲升了刺史,他与阿爷急急赶去恭贺。夏天已过,树叶都要落了,智节才回来。带着礼物去见漱礼时,没有听到笑声,却看见一双泪汪汪的大眼。
“智节哥哥,你到哪里去了。为何半年都不见影踪,连封书信都不曾给我?我就要有新阿娘,却没有地方找你去说。”
又哄又劝,可漱礼始终停不下哭泣。眼看太阳就要落下,智节只得简短地询问了小桃几句,约好明早带漱礼出门去散心,就匆匆赶回家去。
第二天一早,坊门还未开,智节就已备好马车在大门口。未及敲门,漱礼的阿娘就已带着一身骑装的漱礼出现。“城外西山的野花开得正好,我想小郎今日定是要带着漱礼去骑马的。我家小娘性格跳脱,劳烦小郎君细心照料。”
今日马车行得尤其缓慢,漱礼的眼睛还有些红肿。“鸡子也没敷下去,若是遇见柳家小娘,她定要笑我丑。”漱礼吸吸鼻子“智节哥哥,这半年多你为什么都不在!”
智节想要安慰她,可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不管是朝堂事还是商贾事,都不适合在这时对漱礼说。漱礼昨晚说的新阿娘,智节已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漱礼的阿爷年前升任了太子中舍人,因才貌皆出众,被荥阳郑氏的一位娘子看中。这位娘子是庶出,家中排行三十。可郑氏是贵族著姓,现时在朝堂上又正得重用,家中竟为其求来了封邑,要求入漱礼家中享共嫡之位。
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偏偏漱礼是在赛龙舟时被柳家小娘告知,还在十几位小娘子、小郎君面前被狠狠嘲弄了一番。盛怒之下归家,又听到阿娘与阿爷说要和离归家,分户之后回洛阳外祖家去。
“漱礼,你可知你阿爷已经婉拒了那位郑三十娘?你阿娘不会回洛阳了,你也不会有新阿娘。”
“我知道。我伤心难过的不是这个。智节哥哥,你觉得我阿爷、阿娘恩爱吗?”
智节一句恩爱还没出口,漱礼又自顾自地说起了话:“旁人羡慕我阿爷、阿娘恩爱异常,我也知道阿爷、阿娘举案齐眉,不知有多甜蜜。可即使这样,我阿爷还是险些就负了我阿娘。”
“世间难道就没有不负心的男子吗?阿爷是为什么没有立时就拒绝了郑氏?是因为郑三十娘更年轻貌美,是因为我没有阿兄或者弟弟,还是因为我外祖家没有荥阳郑氏那么大的权势,不能帮阿爷做更大的官?智节哥哥,我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我懂的!”
漱礼语气并不悲伤,相反,还有些隐隐的坚定和豁达:“那日柳家小娘羞辱我之后,我虽恼怒,可却早已想好,若我阿娘和离归家,我定也要跟到洛阳去。”漱礼掀开马车上的帘子看了看窗外“若将来我的夫君负了我,我也是要和离的!”
智节只觉说不出话来,想要说“你说你要跟去洛阳,可曾想过我?”还想说“我定不会负你。”车轴吱扭扭地响着,可智节的话却始终都没有出口。
虽已过了仲秋,天气也只是微凉。西山上漫山遍野的桑子花,还零星点缀着各色的小野菊。漱礼下了马车,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桑子花寓意多子多福,以前我每次遇到都会给阿娘采些回去,现在看来,倒是不必要了。”
没有了哀伤,漱礼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智节哥哥,我早就看见阿康还牵了一匹小马。若是要教我骑马,怎么还磨磨蹭蹭?莫不是怕我学会了骑术超过了你?”
“小毛猴,利嘴皮!若是鞍鞯没有上好,我倒是要看看这位小娘子要如何超过我去!”智节牵着那匹小马走了过来,检查了一下马鞍和辔头。
“这是我夏天就喊阿康买回来的小母马,已经调教了月余,最是温顺。”智节把漱礼扶上马,牵着她在一片缓坡上慢慢地走。
“你初学骑马,切不可贪快,一定要摸清楚马儿的脾性才好。我没有给你马鞭,也是怕你撒起野来出了危险。你手里拉着的是缰绳,你若是想马儿慢些,就轻轻拉一下;若是马儿走神停了下来,你就用缰绳轻轻拍拍它的背,或是用腿夹一下它的肚子。”
“现在只是走走,若是跑起来,马背上会很颠,那时你要脚腕用力才可以。”想到马跑起来会颠了屁股,智节脸红得像李子,左思右想,还是没有告诉漱礼。
漱礼很是开心,一会摸摸马的鬃毛,一会揪揪马的耳朵。智节牵着马只走了两圈,漱礼就觉得没意思,一定要马儿跑快点才行。智节经不住她的吵闹,无奈骑上了自己的马,一再说着千万不能脱开他的手,这才牵着漱礼的马,慢慢在坡上小跑了起来。
仲秋后没有那么多人跑马,西山的草地又松又软,马蹄踏上去都不会发出声响。风偶尔吹过,漱礼的额发飘起来,随之飞扬的还有她的笑声。“智节哥哥,以后若是我的夫君负了我,你一定要帮我去揍他!”
智节一愣神,漱礼一把将辔头抢下,一夹马腹,快速地向前跑去。智节轻轻挥鞭,向前追去,眼看那小母马越跑越快,漱礼在马上也越来越不稳,智节不及思维就站到了马上,向前一跃,刚好接住了从马上摔下的漱礼。
落了地,漱礼还在笑着,智节闻着她的头发,只轻轻在她耳边说了一句:“我想好了。你若嫁我,我定不会负你。”
漱礼羞得脸通红,一下子就从地上站起来:“哪里来的放荡小郎君,竟敢调戏于我,小心我阿爷明日打上门去!”突然,又像想到什么似的,一下子笑起来:“好俊美的小郎君,你若追上我,我就嫁给你!”
漱礼笑着朝马车跑去,智节也不急,把马儿都交给阿康后,只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追。漱礼进了马车,智节却骑上了自己的马。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智节时不时会从车窗递进一些吃食。
有时是一盘毕罗,有时是一份点酥,还有时是一杯果子露。漱礼每样都会吃一点,吃着吃着,偶尔皱皱眉头,偶尔又会笑出声音。
到了大门口,漱礼没有说再见就跑了进去,小桃一头雾水,赶忙向智节行礼赔罪。“郎君,我家小娘子……”智节一直望着门内,小桃话未说完就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而后慢慢骑着马回了家。
智节将装着金簪和宝石的锦盒交给了阿娘,漱礼也破天荒地没有用夜餐。小桃急得不行,以为小娘子生了病,阿娘却笑盈盈地走进了漱礼的闺房。
“小娘子明年便要及笄,不知心中可曾想好,要嫁怎样的小郎君?”阿娘摸着漱礼的头,就像小时那样。“若你心中有了人选,可要早早告诉阿娘。好的小郎君人人都想要,莫要被抢走了,到时反要怪阿娘没有本事。”
漱礼满脸通红,只将脸埋入阿娘怀中,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嘟囔着:“阿娘,智节哥哥……智节哥哥今天说要娶我。”漱礼从未见阿娘如此笑过。“我若是不知,今日便不会送你去骑马!哈哈哈……我的小娘子,终于长大了!”
“漱礼,阿娘问你,你喜欢智节吗?”
“阿娘~漱礼……漱礼不知……”漱礼的脸愈发得红,她自己都觉得又烧又涨。
“那你见到他开心吗?若不见他,会想念吗?若是别的小郎君,你会不会见到时一样欢喜,见不到时也会挂牵?”
“开心,也不开心。独他来寻我时最为开心。但见不到时会想念。李家小郎和阿娘家的几位表兄也时常和我一起玩耍,我却并不会有多牵挂。”
“那阿娘再问你,你牵挂他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智节小郎最俊俏,是因为他最会哄人,总是随顺于你,还是因为他总能给你带来新鲜好玩的玩意?亦或是因为他自小与你一同长大,你们最为熟悉?”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漱礼语塞,每一个理由都像是,可仔细想想,每一个理由都不是。若说俊俏,四表兄比智节要俊俏;若说随顺,李家小郎待她更为细心。
“小娘子,世上哪里有不一样的小郎君,不过是因为你的心罢了。”阿娘扶起漱礼的头,一缕一缕为她理着有些散乱的头发。“若他真心待漱礼,疼惜漱礼,那么你便爱他;若他哪日负了你,厌弃了你,你也勿须伤怀,自再去寻了一个郎君便是。”
漱礼似还有不解,阿娘却没有再做解释,只一再告诉她,记得这些话。
第二日一早,智节的阿娘就带着礼物上了门。她为人爽朗,行事磊落,刚一落座就拿出了锦盒。
“听闻大娘明年春天便要及笄,我特寻了这枚金簪还有宝石数颗。”锦盒打开,内中之物皆非凡品。“不知小娘子喜欢什么样式,故只拿来了裸簪。若是喜欢,便只把宝石镶嵌上去即可;若不喜欢,那自融了造成小娘喜欢的钗环便是。”
漱礼的阿娘接过锦盒,把金簪放置在手中:“这支金簪如此精巧,漱礼怎会不喜欢?我替她接了这个礼,也替她谢谢大娘。只我不常在外行走,不知哪里有工匠能把宝石镶嵌得好,能不能还请大娘帮我寻了匠人来做?”
智节的阿娘朗声大笑:“你也不怕我看这簪子精致,污了去!”
漱礼阿娘便只还嘴:“那我便带人打上门去,看看是谁抢了我家小娘的宝贝!”
这边在偷听的漱礼一脸绯红心中泛着甜蜜,那边智节却像热锅上的蚂蚁。阿娘已去了半个时辰,如何还未归还?是她阿爷不愿,还是阿娘不喜?是否金簪不够精致,还是自己太过莽撞?一边长吁短叹,一边用靴子去试探院中每一样东西的硬度。若不是阿娘进了大门,他家的花草都要遭殃。
急忙忙迎到门口,一眼就看到阿娘手中还捧着那个锦盒。再看阿娘,脸上看不出喜悦,还隐隐在摇着头。一股悲怨之气冲上心头,“我,我要去问问,我到底哪里不好,未合了他们的心意。”
“你这小郎君,怎的如此莽撞?我此时还在想这小娘子如此娇美,我要好生寻些宝贝来做聘礼才是。你竟就要打上门去说理。看你若是惹恼了未来的岳丈,到底要如何收场!”智节的阿娘笑得弯下了腰。
智节又觉欢喜又有些羞愧,涨红了脸:“阿娘,我……这锦盒……”
“还不快快去寻个工匠,把你这些宝啊贝的都镶上去。千万莫要误了时间,错过了及笄礼,你心仪的小娘可就要被抢走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