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靠山王
也是用墨家机关术做出来的,在刘辩按下机关按钮后,机关瞬间点燃里面的火药,待到火药爆炸以后,机关供桌就会自动的分开,那个被机关控制的供桌就会将所有的祭品给掀开。
然后漏出在供桌之内的传国玉玺,本来就是绝世美玉制作的传国玉玺,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分外的显眼,而传国玉玺的表层也发出了一层淡淡的彩光。
让它显得更是靓丽夺目,刘辩既然拿到了传国玉玺,一个内侍就捧着几道早就写完的诏书就走上了高台,刘辩先拿出继位诏书,在盖上传国玉玺后给内侍宣读。
内侍接过刘辨盖好章的圣旨读道:“大汉皇帝诏曰:兹有弘农王刘辨,乃汉灵帝刘宏之子,因逆臣董卓之乱而失帝位,其弟陈留王协勉强继位为帝。今刘协陷于逆贼曹操之手。
先遭欺凌于许田,又辱及后妃。弘农王辨为解救我大汉百姓于水火,放弃隐居生活,不计自身安危,大仁大爱受命于天,毅然现身于乱世,即日登基为帝!钦此!”
内侍刚读完,刘辩又把那封质疑刘协正统性的诏书递了过去。内侍把刘晔写的檄文一宣读,董昭当时就慌了。孔融站在君傲麾下文官队列里显得是十分得意。曹操对孔融的心思。
像孔融这种从小就八面玲珑的人如何能看不出来?历史上的孔融,之所以安心就戮,不光是因为忠君,也是因为没有诸侯可以庇佑他。早死晚死都是死,既然是逃脱不了被曹操杀掉的命运。
孔融也就死心了,但是现在刘辨登基了,孔融投效刘辨就是忠君,而君傲又是一个比曹操只强不差的诸侯,所以孔融也就顺势归降了君傲。再说,就凭孔融和蔡邕这俩老头的关系,他也肯定是选择君傲的。
董昭在一旁看着孔融得意的神情,恨的是直咬牙!待到内侍读完了檄文后,也就代表着君傲和曹操是彻底决裂了,不过,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如果不决裂,永远也别想统一天下,而君傲和曹操也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听着内侍宣读檄文,君傲闭上了眼睛,在心里暗暗说道:孟德兄,这条路终究是要走的,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了!
君傲想完以后,再此整开眼睛,抬头一看,就听高台上的内侍说道:“陛下有请冠军侯!”
刘辩这一出让君傲一愣,他记得计划里好向没有这一步啊?刘辨请自己上台并不是计划内的事,可是现在刘辩已经继位为帝了,君傲既然身为臣子,他说话君傲总不能不听。
最起码,现在,人家才是老大!如果自己不去,那就抗旨不尊,所以君傲只好无奈的走上高台,用只有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我说你搞什么?为什么不按照计划行事!”
“无极大哥,你帮我太多了,今天,你就让我任性一次,今天,我说的算!”
刘辨看着和他对视的君傲,然后眼角滑下了一颗眼泪,转过身去,对着高声对台下吼道:“朕自父皇崩逝后,先遭十常侍之乱、后又被董卓罢免了帝为,若非有冠军侯庇护,恐怕朕早已命丧九泉。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如今朕虽为天子,但天子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当报恩!前些时日,有人说冠军侯拥利朕登基为帝,是在学那许昌的曹操。
也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朕要说的是,骠骑大将军冠军侯,才是我大汉真正的忠臣,而且朕早已认下了冠军侯为兄长!朕本想封其为异姓皇兄,摄政王,可是他当时坚辞不受。
故而,朕今日诏告天下,特封冠军侯君傲为我大汉的异姓皇族,封王靠山,兼镇国大将军,总摄军务,天下兵马随意调动,可在任何地方随意驻扎,王位世袭。”
君傲听到刘辩这么说,他当时就傻了,他有点儿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片儿场了,刚刚还是刘辩登基,这怎么就变成隋唐演义了?因为靠山王这个名字啦太熟悉了,这是隋唐演义里面杨林的王号。
而且就连权力都一样,而就在君傲还在发呆的时候,刘辩又说道:“靠山王听令!”
“啊?”他这才反应过来,当下就要对刘辩行跪拜之礼,但是刘辩眼疾手快,一把将要下跪的君傲给扶住了,刘辩说道:“皇兄现在是我大汉王朝的靠山王,如何还能行那跪拜之礼?”
刘辩说着就朝着众人大声说道:“如今朕再封靠山王为丞相,总理朝政,钦此!”刘辩这一番话说的洛阳城的百姓是一片雀跃。毕竟这些百姓,大多数是被他给救下来的。
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是这样的可爱,只要统治者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会无条件支持你,哪怕为此付出生命,刘辩对于君傲这样的封赏,在别的诸侯眼中就是,君傲现在已经把他给架空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他不同于刘协,因为刘辩懂得报恩,所以刘辩也有一些当皇帝的应有的权力,君傲看刘辩这一下子就将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了他自己,心里是一条的黑线划过。
刘辩看着一脸无奈的君傲,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做皇帝,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君傲要是再想反对,那就是抗旨了,必定,君傲现在是臣,刘辩是君。
而刘辨说完没等君傲反应过来,就又大声的说道:“现在,朕宣布,从今而后,我大汉不再新起年号,从明年起为大汉元年,自此往后,都以国号纪年!另外,朕宣布。
我大汉百姓从今往后免除跪拜之礼,除祭天、拜祭先祖和拜父母外,其他人,皆可以不跪!即便是见道朕,只需躬身行礼即可!”刘辩知道君傲一直很讨厌跪礼,但是只免除君傲一个人的话。
未免让君傲处于众矢之的,毕竟像入朝不趋、谒赞不名这种礼节,只有大功臣才能享有,而君傲现在虽然是靠山王,享有一些特殊待遇,但是他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小伙子。
而不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所以刘辩为了堵住这悠悠众口,这才当众把跪拜之礼给废除了,这也好给他和君傲一个台阶下,而且还能让那群老顽固闭嘴,而且刘辩也很讨厌这种繁文缛节。
所以他才当着洛阳城百姓的面给废除了跪拜之礼,反正在他心中,他这个皇帝也是干不了多久的,就凭君傲现在的实力快则七八年,慢则十余年,君傲就可以把天下扫平。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让君傲得到皇家正统的支持,而他就是皇家正统的代言人,刘辩的登基大典除了刘辩出其不意的封赏君傲以外,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所以很快就结束了。
但是大典上发生的事,也是让各个诸侯的使者都感到了很大的危机,而其中最担心的就是跟孔融一起来最后却独自一人的董昭了,所以他在大典结束后直接飞奔到了许昌。
与此同时,君傲这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登基大典不过是君傲为了自己名正言顺的讨伐各大势力而必须要走的一步,让刘辨走到前台来,也是为了改变现在的天下格局而已。
至于其他诸侯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情,君傲是不会去管的,而君傲被自从被刘辩给当众摆了一道后,一天到晚忙的是头晕目眩,而这一天君傲难得忙了一天回到家。
可是他发现,家里居然有两个不速之客,他们看见君傲后就立刻打招呼道:“贤侄回来了!”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融和祢衡。对于孔融能到君傲这里来,君傲倒是不怎么奇怪,他既然来投奔刘辩,自然要来拜会君傲这个实际掌权者,可是就连远在荆州的祢衡也来了。
这却让君傲有些意外。虽然君傲当初给刘表发去了警告,不许他杀祢衡,但却没有请祢衡到他的治下来。君傲笑着问道:“祢叔父,你怎么也来洛阳了?”
“还不是你的功劳!你把弘农王请出山,让天下诸侯大惊,我怎么能不来看看?当年我在许昌狠狠的羞辱了一把曹操,曹操最后受不了他,就把我派去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