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幕间和新的波澜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远在格拉茨的腓特烈写了一封信给伊丽莎白,在信中责怪母子两人不辞而别,同时还重申了自己身为监护人的职责,最后还在信中提到拉斯洛的两个姐姐都很想念母亲和弟弟,希望两人能回一次维也纳和姐妹两人见面。伊丽莎白则回信说当初因为事态紧急所以不告而别,不过明确表示腓特烈的监护权只存在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匈牙利有自己帮着儿子主持大局不劳他操心,最后对于自己的两个女儿感谢腓特烈对她们的照顾。因为匈牙利这边事务繁忙,希望腓特烈能把两个女儿送来。拉斯洛的两个姐姐腓特烈当然不会轻易放走,这可是他牵制拉斯洛的一张牌,这是他和盟友定下的计策。伊丽莎白派去送回信的人没见到两姐妹,对此伊丽莎白无可奈何,在和乌利希商量并征得拉斯洛同意后,把奥地利领地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交给腓特烈,作为两姐妹的生活费以及以后的嫁妆直到拉斯洛成年为止。
支援波希米亚的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运送粮食等物资的队伍常常会被胡斯派的人所攻击,运送到目的地的物资往往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但支援并不是没作用,摩拉维亚的领主们在支援下正在逐步清剿境内的胡斯派军队,压制了胡斯派在摩拉维亚扩散的势头,同时也制止了对方对匈牙利北部和奥地利的袭扰。同时借着运送物资,派出去的探子成功打探到了一部分消息,拉斯洛一方对波希米亚终于不是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拉斯洛也开始了他在这个时空的学习生涯,埃涅阿斯.西尔维厄斯.皮洛科米尼被腓特烈派来当他的教师,教授拉斯洛拉丁语,不过在拉斯洛的要求下同时也教授拉斯洛意大利语,并且还时不时给拉斯洛讲述一些他在意大利的见闻。因为腓特烈是自己丈夫定下来的监护人,伊丽莎白对此无可奈何而摄政议会也惧怕腓特烈会借机增加自己对拉斯洛的影响力,两方一合计埃斯泰尔戈姆主教同样被选为拉斯洛的教师,教授他匈牙利语。拉斯洛的德语教育则由海因斯亲自负责。可怜的拉斯洛同时学习四门语言,这让他仿佛回到了以前读高三的时候,可为了以后着想,拉斯洛又不得不尽全力学习。高强度的学习让他无暇他顾,时间就这样流逝着,来到1448年。
两年多的时间里,凭借着强韧的意志,拉斯洛度过了刚开始学习时那段艰难的时光,现在拉斯洛熟练掌握了德语和拉丁语,日常交流和书写都毫无障碍。意大利语和匈牙利语学习效果则差些,不过也只是达不到前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拉斯洛的学习成绩让身边的人感到非常吃惊,这让他得到了聪慧的名声,让支持他的人感到未来是有希望了,同时也让拉斯洛的敌人感到威胁,不过这两年来伊丽莎白和拉斯洛都非常的低调,乌利希也忙着做贸易而没有过多插手政治,敌对分子没找到事由发作,只得在背后串联着,诅咒着。
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国内一派和平景象,经过了王位继承战争和瓦尔纳十字军惨败后元气大伤的国力得到恢复,美中不足的是奥斯曼人时不时对王国边境的袭扰破坏了歌舞升平的景象。
时间是1448年6月一个早上,地点在布达王宫的会议室,拉斯洛坐在主位上,伊丽莎白坐在他身后,长桌两旁是摄政议会的七名成员,今天的会议主题就是讨论对奥斯曼人的对策。这次会议之所以召开是因为匈雅提亚诺什从南部边境带来的消息。作为摄政议会的老大,同时也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匈雅提亚诺什首先发言介绍起情况。
“陛下,还有诸位。自今年年初,奥斯曼人就大肆越境抢掠而不是往常那样的小打小闹,根据往常的经验奥斯曼人怕是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个情况我们不得不注意。”
“有确实的根据吗?”拉斯洛开口问,对于奥斯曼人的一举一动他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和奥斯曼人打起来,匈牙利就不得不集全国之力投入到战争之中,就算他现在还没有亲政,但毕竟还是国王,一言一行还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南部一直是匈雅提亚诺什负责的区域,所以拉斯洛首先要弄清楚情况再表明自己的态度。
“陛下,这是瓦拉几亚的弗拉德德古拉的写给你的亲笔书信,另外还有我前段时间在南部边境收集到的情报汇总。”匈雅提亚诺什把数个羊皮纸卷轴交给了一旁的是从,侍从当面拆开检查没问题后才交给了拉斯洛。
弗拉的德古拉(这个是二世,穿刺公是他儿子)的信是用拉丁语写成的,得益于这两年多来的勤学苦练,拉斯洛看起来毫无障碍。信中提到奥斯曼人自年初以来就开始调集军队,让匈牙利王国早日坐好准备预防奥斯曼人的入侵。拉斯洛看完后,把信交给了坐在身后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看完后让人把信递给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传阅。接着拉斯洛又看起了匈雅提亚诺什的情报,情报中提到奥斯曼人的军队在马其顿地区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以及塞尔维亚的乔治.布兰科维奇在近期调派了一支人数在三千左右的军队南下。
羊皮纸卷轴传递完后,匈雅提亚诺什再次发言。“陛下,还有诸位,我认为现在应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军队,做好应对奥斯曼人的准备。”
“匈雅提摄政,从你提供的证据来看,奥斯曼人的军队是在马其顿集结,这无法直接证明他们会进攻王国。如果集结全国军队的话,会不会引起奥斯曼人的注意,让他们改变目标把进攻的方向转向王国?”约翰斯帕克开口询问匈雅提亚诺什,从他的语气来看看来他并不认为奥斯曼人会攻打匈牙利。除两人外的其它摄政议会成员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表舅乌利希直接出声表明自己的态度。
“没错,奥斯曼人的目标不一定是我们,说不定是要南下攻打威尼斯的雅典或者是西西里王国的伊比鲁斯,我看只需要加强南部边境的防备特别是贝尔格莱德要塞的防御就行了,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军队,这样花费会少很多。”
“诸位,仅加强贝尔格莱德的防御还不够,如果不集结足够的兵力,一旦奥斯曼人绕过要塞,那么王国将来不及召集军队去阻挡奥斯曼人!”匈雅提亚诺什还是坚持要征集全国的军事力量,并且提出了奥斯曼人会绕过贝尔格莱德的可能性。
此时,另一位摄政伊洛克尼古拉斯也出言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认为匈雅提摄政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全国范围征集军队恐怕是小题大作了。奥斯曼人如果不攻下贝尔格莱德,而是绕过要塞的话他们会从哪个方向进攻?从波斯尼亚进攻克罗地亚?在波斯尼亚的山地行军就够奥斯曼人受罪得了。我赞同采列摄政的意见,奥斯曼人不可能放弃攻打贝尔格莱德而进攻王国的其它地方。只有攻下贝尔格莱德,保证后勤无忧,奥斯曼人进攻王国时才能保证他们军队上的优势。”
伊洛克尼古拉斯在数年前的内战期间,与匈雅提亚诺什同属于支持瓦迪斯瓦夫的阵营,他支持瓦迪斯瓦夫只不过是因为乌利希支持拉斯洛。两人在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存在着利益冲突,由于担心拉斯洛上台后会偏向乌利希而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才支持瓦迪斯瓦夫。不过,拉斯洛继承王位后,乌利希就把重心转向与波希米亚的贸易,两人在这数年间没了冲突。再者这数年里,拉斯洛和伊丽莎白并未偏袒乌利希,反观匈雅提亚诺什这数年来的行为俨然就是除了拉斯洛,匈牙利就他说了算的样子,瓦尔纳的大败更是令他损失了不少士兵和金钱而且还没有任何补偿,所以他决定这次不站在匈雅提亚诺什一方。
接着,其它摄政也表了自己的意见,除了一人支持匈雅提亚诺什的意见外,其余两人的意见也是不需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征集。匈雅提亚诺什继续据理力争,其他人则反唇相讥质疑他的动机。发言的众人情绪越来越激动,乌利希甚至开始拍桌子,一直没发话的拉斯洛出声阻止道:“诸位,请冷静。奥斯曼人才是王国的敌人,你们就算在这里赢得辩论的胜利也无法让奥斯曼人退兵。既然你们现在已经充分交流意见,那先休息一下,午餐后再继续会议。”
在刚才众人争吵时,拉斯洛产生了一个想法,不过他打算和母亲伊丽莎白商量,以及和站在自己一方的乌利希、约翰斯帕克沟通好后再公布出来。伊丽莎白觉得拉斯洛的意见并无不妥,并没有表示反对。
眼看暂时无法取得一致,摄政议会众人纷纷表示赞成暂时休会。
就在众人起身离去期间,拉斯洛在伊丽莎白耳边低声说道:“妈妈,等会你让舅舅和约翰斯帕克留下来和我们共进午餐,可以吗?”伊丽莎白知道自己的儿子肯定有事情要说,加上拉斯洛这两年多来不俗的表现,她同意了拉斯洛这一要求。